回眸1991!
莫玉軒總裁動作雷厲風行,第二天上午,當太古股份的價格一路被狠殺突破12港元支撐,麵對絕境,英資財團施懷雅家族終於跪了。
雙方達成全麵收購要約;
太平洋控股公司出資52億港元,取得施懷雅家族在英國注冊的太古集團控製權,取得其手持國泰航空34股權,手持港機工程328股權,手持太古股份337股權。
收購協議規定,施懷雅家族交出港島百餘座物業(包括商鋪,出租房產,工廠地皮)及山頂老宅,全麵退出香港市場。
至此,太平洋控股公司握有國泰航空77股權,持有港機工程722股權,持有太古股份873股權,占據絕對控股權。
英資太古集團最高峰時候,曾經擁有太古股份股權,為何交易時僅剩下337股權,幾乎相差10?
這緣自於莫玉軒總裁狠下殺手,一路將股價殺破12港元生命線,迫使融資做多的施懷雅家族割肉補倉,簡直痛不欲生。
這下,幾乎把全身割的鮮血淋漓,隻剩下骨架了。
交易價格之所以這麼低,是因為太古係三家公司由於“至尊衰神”俞承德先生入主,市值縮水的不成樣子,本來能做身衣服的料子現在隻能縫個口罩了。
再加上莫玉軒先生心狠手辣,議價時攔腰又砍上一刀,千億港元商業帝國最後隻賣出了個白菜價。
事到如今,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資本市場的角逐落下帷幕,施懷雅家族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過百億港元高額短期拆借和證券融資利息高企,就像一杯暫時解渴的毒酒,每一天都要燒掉上千萬港幣高息。
資本市場上的血腥搏殺,留下巨虧的數十億港幣大窟窿,都逼迫著施懷雅家族賣身還債。
再不投降,隻有死路一條。
收購消息一出,全港震驚。
施懷雅家族一次可以說是血虧而遁,曆經百年積蓄的雄厚基業,無以計數的資產全都拱手送人,與含恨而退的怡和洋行,和記洋行不同,太古集團是徹底凋零了。
區區52億港元,便取得價值高達數百億港元的優質資產,一戰摧毀了太古集團的百年基業,這種屈辱性的城下之盟,背後蘊含的是無儘的苦澀。
這筆錢,還不夠填血虧的大窟窿。
想必此時,一向狂妄的施納貝定會悔不當初,痛徹心扉。
這一具有爆炸性的財經消息,迅速通過本港媒體向全世界擴散,世界知名媒體紛紛引用相關報道,從各自的角度進行解讀;
香港《明報》報導;
“13道追命金牌”之戰落下帷幕,王氏財團成為最後贏家。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
新晉富豪王耀城收割英資財團,一戰爆賺數百億港幣。
《星島日報》報導;
勢如狂風掃落葉,王氏財團一戰成名,
《泰晤士報》報導;
日不落帝國的最後挽歌,華人富豪boss王借勢重生。
《讀賣新聞》報導;
香港財經界再現攪局者,或是日資企業契機。
韓《東亞新聞》報導;
從米國殺回港島,boss王再起風雲,祖輩擁有韓裔血統實錘。
《紐約時報》報導;
納斯達克市場遭遇重挫,boss王再戰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