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991!
商場如戰場啊!
王耀城壓抑不住湧動的思緒,邁步走到天台上,這裡是一個綠蔭蔥鬱的園林式景觀,偏向一側還有座屋頂遊泳池,池水碧波蕩漾。
正在屋頂巡查的保鏢鐵頭和小刀見老板一臉思索的走過來,沒有主動打招呼,悄無聲息地從側門退下了。
王耀城舒暢的呼吸著六月草木新鮮的空氣,信馬由韁的走到開遍燦爛花朵的櫻花樹下,感受著初夏的美好時光。
如今,事業的成功自不待言,但是遠遠不夠。
夢想中的商業帝國將要走上“三星之路”,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這將是一條曲折而艱難的坎途,絕非易事。
棒子國三星、現代、lg商業帝國都是高科技綜合商社,在政經兩界都擁有巨大影響力,憑借政府的全力支持發展起來的經濟怪獸。
最成功的莫過於三星財團,幾乎獨力撐起了棒子國14的gd,企業掌舵人李劍熙被譽為“無冕之王”,鋒芒幾乎無人可擋。
但這又怎樣呢?
王耀城是看到底牌的重生者,這個逆天的bug,並不比政府支持差上半分,但是他也不敢絲毫輕視這些強大對手。
扶桑國和棒子國都是典型的財閥國家,這些潛伏在水麵底下的經濟巨獸影響力巨大。
不過,扶桑國財閥雖然更加強大,例如三井財團,住友財團,三菱財團,富士財團,三和財團等等,經濟實力要遠強於棒子國。
但行事更加低調,奉行春風化雨的潛移默化政策,以一種更加隱蔽的形式存在。
這些日韓財團都有一個共同點,掌控核心銀行為其財團發展保駕護航。
三井財團和住友財團共同擁有三井住友銀行,三菱財團和三和財團共同擁有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富士財團和第一勸業銀團共同擁有瑞惠銀行。
這些財團旗下大多擁有全金融牌照,例如;三井財團
擁有三井住友海洋保險,三井信托和三井生命三家實力強勁的保險公司,還擁有sbc證券,信用卡,融資租賃等企業。
麾下企業包括商船三井,三越百貨,三井倉庫,三井ko,三井戰研,豐田,東芝,石川島播磨,新王子造紙,東麗化工等世界著名企業。
形成了財團整個完整矩陣,嚴謹而有序。
尤其是三井財團深遠的戰略目光,十分老辣。
數十年如一日的布局大宗資源行業,參股鐵礦業巨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穀,英國力拓集團三大巨頭,是舉足輕重的大股東。
用不了幾年,華國就會在鐵礦石進口上吃大苦頭,損失高達千億美金的寶貴外彙。
王耀城雖然知道曆史走向,但也不敢說出來,他也害怕被拖出去切片,更何況三井財團這是陽謀,幾乎無懈可擊。
在這種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行業,再給王耀城一個膽子也不敢染指,鐵礦石價格暴漲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事兒,誰也阻止不了。
一旦參與其中,就是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口水都能把人淹死。
華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在世界市場上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這是市場最基本的供需經濟規律決定的,非人力可以挽回。
彆的國家進口鐵礦石都是幾百萬噸或者上千萬噸,華國進口動輒數億噸,乃至於數十億噸,這麼好的胃口鐵礦石不漲價,說出去都沒人信。
王耀城商業帝國版圖中,缺少了最核心的銀行業,他的目光早已經盯住了英資彙豐銀行,香港的那些中小銀行他看不上眼,要乾就摸個大的。
現在還不是最好時機,最好的時期應該是九七年金融危機時刻,還需要再等兩年。
財團銀行就像掌控者手裡一根無形的線,利用金融的力量將企業整合在一起,又像是無形的沾合劑,令眾多的企業形成合力,同時又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更強的發展動力。
一個生態完整的大型財團,沒有自己掌控的銀行,整個版圖終究缺一塊最重要的拚圖。
借與彙豐銀行建立企業間戰略合作關係,王族基金出手63億美金,持有彙豐銀行287的股權,位居排行第15位股東。
現在的英資跨國銀行股票價格不高,但是收集困難,而且很難進入董事會,更難以取得決策權。
這與英國人保守僵化的性格有關,他們高傲而排外,不喜歡彆人踏入自己的領域。
雖然英資彙豐銀行的股權比較分散,但是有影響力的大股東多是一些長期持股的養老基金,古老的英國家族,頑固守舊的老錢錢。
相互之間搞小圈子,比如英國鄉村俱樂部,橋牌協會,貴族獵狐活動,馬球俱樂部等等,外人很難進入。
這都是很不好搞的強驢子,不是一般二般的費勁兒。
在香港
餘承德擔任太平洋公司副總裁之後,主管港島三家上市公司整合。
由於占據管理層大部分的華人文化相近,溝通起來沒有隔閡,對於換了主人這個現實隻能捏鼻子接受了。
加之政策得當,挽留了大批公司精英,經過初期的動蕩之後,企業的運轉迅速的回到了正軌。
三家上市公司1995年第二財季,合計貢獻了37億港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