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電子科技發展_回眸1991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回眸1991 > 第315章 電子科技發展

第315章 電子科技發展(2 / 2)

與正在漢城的大西洋公司總裁張汝鯨通話完畢,放下電話,王耀城苦笑著搖搖頭,這些韓棒子真是杠。

在當地政府和警方配合下,大西洋晶科集團采取一手大棒一手黃油的政策,罷工事件至今快一個月了,差不多解決大半。

一些領頭鬨事工人被警方抓捕,還有部分工人陸續屈服草簽了用工合同,這部分大概有5200多人,正在進行安全和管理培訓。

結束培訓之後,可以維持兩條八英寸晶圓生產線正常開工。

僵局時至今日一個多月了,部分工人逐漸散去,或者另找出路,或者另尋工作,或者前往大城市漢城尋找機會。

還有一小半的工人死硬分子,近兩千人之多依然在采取對抗態度,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產生很大影響。

他們在群山生產基地附近舉行抗議活動,在道路上設置障礙,阻攔進入企業上工的職工,煽動家屬對立情緒製造麻煩,甚至襲擊資方人員。

這已經不是罷工工人,而是製造騷亂的暴徒。

在工廠外麵發生的事情,晶科集團沒必要過問了,特意從國內抽調600多名骨乾人員,其中13是安全保衛人員,在廠裡招募員工組成護廠隊維持治安。

對於王耀城來說,他關注的焦點並非群山工廠,而是位於漢城的海力士研究中心。

海力士研究中心人員高達1400多人,其中核心高級研究員300多人,這部分人員有一多半被派往國內深市未來科技園,還有百餘人派往矽穀紅帽公司實驗室。

剩餘人員經過篩選分離,很快完成了整合工作,除了近兩百名底層科技人員辭職之外,最主要的科研力量得到保存,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海力士研究中心最新的科技產品,將會在第一時間由金陵j1,j2工廠生產,估計在一個月後全麵推向市場,淘汰落後的產品。

隨後在半年之內,淮州h1,h2廠也會引入新產品拓展銷路,跳出主流大路貨血拚的格局,用新產品給企業帶來豐厚回報。

根據計劃

群山工廠兩座八英寸晶圓生產廠將會遷移到深市晶圓生產基地,組成新的s2,s3廠投入生產,這將會在半年之內完成。

海力士八英寸晶圓廠采用韓棒子國特有生產工藝,每家廠擁有18條內存芯片封裝線,比晶科集團同類晶圓廠12條線多出一半來,生產效率高出一頭。

吸收了海力士的獨有科技,晶科集團可以改造自己的生產線,平白多出來一小半產能。

在應用科技領域,韓棒子國還是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的,海力士科研中心從三星集團挖來一位世界頂級水平專家樸舜真,令科研中心躋身於世界一流水準。

樸舜真團隊帶來先進科研理念的同時,同時創造了許多達到一流水準的獨有專利技術,包括海力士最新研發的兩個拳頭產品,都是這個科研團隊的傑出成果。

一個科研團隊提升整個研究中心水平,這在十多年後是難以想象的,如今卻真實的發生了。

王耀城知道

整個八九十年代,正是大規模集成電路騰飛時期,一個科研團隊幾個月的努力,加上天才的想法,就可以創造出暢銷全球的經典級cu微處理器。

根據經典的摩爾定律;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增長率,研發的難度以幾何倍數增長。

直觀的看;

單個芯片上的晶體管數目,從1971年4004處理器上的2300個,增長到1997年entiuii處理器上的七百五十萬個,速龍riscv微處理器上的九百七十七萬個,26年內增加了4200倍。

按“每兩年翻一番”的預測,26年中應包括13個翻番周期,每經過一個周期,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數應提高2xn倍。

對於後發者而言,追趕的難度從困難級提升到地獄級,用不了幾年就會提升到史詩級。

在1994年未,速龍公司開始研發核心產權的riscv微處理器。

整個開發過程中,動用了多達1770名高水平研究員,組成數十個專題公關研究小組,耗時一年半才研發完成,研究資金高達68億美金。

如今,麵對嚴酷的市場競爭,英特爾在大力開發新一代奔騰3高性能微處理器。

英特爾公司使用了二千人的設計團隊和頂尖半導體技術,來減少x86和riscv的性能差距,尖端研發投入巨大,這是一個強者恒強的競爭領域。

根據最新的科技情報顯示

英特爾公司科研人員受到簡單流水線vs複雜指令性能優勢的啟發,科技攻關重點集中在指令解碼器在運行中將複雜的x86指令轉換為類似rsic-v的內部微指令方麵。

然後,將risc-v微指令的執行流水線化。

英特爾公司天才的研究人員發現,riscv設計師關於性能分離指令、數據緩存、芯片二級緩存、深度流水線,以及同時獲取和執行多個指令的任何想法,都可以用在x86的設計上,可以借鑒發展。

進入90年代後,電子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

以1989年為曆史分割,16內存芯片問世以後,一平方厘米的矽片上集成了3500萬個晶體管,真正進入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而先進的八英寸晶圓生產廠,生產製程也從此進入了亞微米vlsi時代。

芯片尺寸持續減小,最小加工尺寸為1μ以下,硬件的進步持續推進。

韓棒子國,寶島和大陸半導體產業也在急速成長,台灣的半導體主要以代工廠方式為主,成功扮演半導體生產基地的角色。

韓棒子國與王氏財團的大陸晶圓生產廠則以自用為主,世界市場為輔,全麵展開競爭。

當前的典型產品為速龍一處理器,奔騰1代處理器,采用035μ工藝,後進一步降低至025μ製程工藝,生產要求急劇提高。

科技促進總是相輔相成,水漲船高的,速龍公司有幸趕上了曆史機遇的末班車,在微處理研發領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之所以上市融資,就在於速龍公司需要不斷地投入巨額資金研發

這筆科研費用之高,連世界首富王耀城都無力獨自承擔。

僅速龍公司1998年,速龍2項目列支的研發費用計劃,就達到86億美金之巨,以後還將連年增長,到了21世紀初,將會突破16億美金的水平,甚至需要更多。

由此可見

在這個世界頂尖研發領域,有多少錢都不夠燒的,必須集社會民眾之力,彙集社會資源共同研發,始終維持世界先進研究水平。

同樣的,九四年建造一座八英寸晶圓生產廠耗資8~9億美金。

到了九八年之後,建造同樣的八英寸晶圓生產廠,因為生產工藝提升到65~90水準,高精密度設備投入資金巨幅增長,建廠資金迅猛增長14~15億美金水準。

十幾年之後,當芯片尺寸縮小到01微米水平時,十二英寸晶圓建廠成本將超過百億美金,比建造一座核電站成本還高,投資總額高的驚人。


最新小说: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 簽到,從獅吼功開始 葬仙,葬帝,葬自己 打造聖僧人設 女王從頂流做起 夫人來自山裡 我就是教你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