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閣下,今年2月以來,格立集團在全世界市場發起大規模的降價潮,普遍降幅在二~三成,對三星和lg的產品全麵發起挑戰。
由於產品定位和價格定位重疊,格立電器與我們的產品是直接的競爭關係。
在這一輪降價中,格立集團貨源準備充分,迅速搶占了原本屬於我們的市場份額。
預計,損失銷售額達35之多,同時受到嚴重影響的還有lg集團家電產品,逼得我們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
三星電子家電事業部隻能降價應戰,與對手大打價格戰,竭力鞏固原有市場份額。
這種糟糕的局麵,造成家電事業部庫存增加,產品滯銷,財報中顯示不盈反虧。
雖然經過我們竭力挖潛增效,勉強保持小範圍輕微虧損局麵,但是卻沒有能力反哺半導體事業部。
如此一來,凸顯出半導體事業部大額虧損局麵,實在是非戰之罪,請董事長名查。”
“王氏財團……”
咬牙切齒吐出這四個字,李建熙棱角分明的臉上已經氣得變形;“混蛋,他們這是要開戰嗎?”
三星經濟研究所長李金哲在董事長極具壓迫力的眼光下,默默點頭;
“研究表明,
戰火已經燒起來了,目前在家用電器和內存芯片領域,對方都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壓價競爭,三星集團的形勢不容樂觀。
華夏企業對價格戰並不陌生,從生產成本上來說占有極大優勢,這給他們發動價格戰了底氣。
雖然,我們在技術和市場上占據全麵優勢,卻無法抵消對方價格優勢。
三星電子雖然一直都希望擊敗日資家電廠商,向產業鏈的上遊攀升,但這是日資家電廠商傳統的優勢領域,在品牌和產品美譽度上都高於我們,需要一個漫長過程。
三星,lg和格立基本上圍繞著世界中低端家電產品市場競爭,可是格立成長的速度令人驚訝,迅速的發展壯大起來,成為我們必須要正視的對手。”
李建熙忽然有點尿急的感覺,他困獸一般的在辦公室裡來回轉了幾圈,旁邊的高級乾部大氣都不敢喘,畢恭畢敬的侍立在一旁。
李建熙有些心力交瘁的感覺;
東南亞金融風暴席卷韓日台,所有的銀行都收緊銀根苦捱寒冬,恰恰在這個要命的時候,王氏財團落井下石,真的非常難應付。
從實力上說;
李建熙家族雖然掌控龐大的三星集團,可是家族財產僅20多億美金,分散在眾多企業中交叉持股,通過聯姻和關聯家族複雜的關係,勉強掌控這艘巨輪在金融風暴中不偏離航向。
棒子國第一大財閥是現代集團,第二大財閥是剛剛破產的起亞集團,三星集團與lg集團實力在伯仲之間,還沒有展現出逆天之處。
旗艦企業三星電子公司中;
半導體事業部的內存芯片項目血虧,暫時還看不到止血的希望。
顯示器事業部的液晶顯示屏生產線同樣虧損,二代生產線盈利也有限,正在上馬的四代生產線還沒有竣工,依然處於建設期。
現在,盈利大戶家用電器事業部麵臨對手的惡意降價競爭,所有的麻煩事全都集中到一起了,讓人頭皮發麻。
至於說壓製王氏財團,徹底擊敗這個強勁對手。
在家裡麵吹吹牛逼可以,出去要緊緊的閉上嘴,免得被人笑話,雙方實力明顯不在一條線上。
王氏財團金融實力雄厚,明顯要高上一籌不止,儲備的現金流更是雄厚,加上擁有彙豐銀行這個亞洲巨無霸,實力太強了。
三星集團唯一保持優勢的,就是深耕多年的家用電器產品,尤其是電視機產品類擁有絕對優勢,與lg電子牢牢占據世界中低檔市場。
可是在其他方麵就不行了。
個人計算機產品、複印機產品、辦公設備產品以及小家電產品被降價競爭這個大殺器,打的落花流水,市場份額丟失一半還多。
孰去孰從,這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