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991!
燕京城太平洋廣場項目占地極大,規模遠勝於曆史上的同期,最後完成的建築麵積高達235萬平方米,規模是原來曆史上的三倍。
投入高,收益自然就大。
整個項目,在2001年,可以帶來高達117億元租賃收入。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燕京城高端寫字樓項目單位租金,迅速比肩國際水平,而且租金上漲的潛力很大,勢頭很猛。
由於太平洋廣場主要定位於商業,休閒領域,致力於打造燕京城核心商圈。
因此,可供租賃的商務區範圍並不大。
王耀城視察了生意紅紅火火的地下商城,太平洋至尊廣場,最後來到古建築一條街。
順著高高佇立九個石質牌坊前行,街道兩側是古色古香的二至三層明清風格舊居,有很多特色古建築,完全是從燕京城各處搜羅來的,整體搬遷修舊如舊。
現在這年月,燕京城內大搞城市建設,拆遷的胡同多如牛毛,搞這些舊居真的不費勁。
當然,也不是啥樣都要的。
必須要得有特色的,比如磚雕,鬥拱,帶著江南特色的木雕欄杆,門窗,年深日久的古井,大戶人家的飛簷鬥閣,官宦王府的特色建築。
這1000多米古街,大半都是這樣淘來的,可見耗費之巨。
即便是優中選優,依然還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古建築,無法展現在這條千米古街上,隻能躺在倉庫裡沉睡。
在王耀城計劃中,今後在其他地方再複建一條古街。
地址還沒有選好,也許是蘇杭,也許是金陵,也許是明珠,或者乾脆是老家淮州。
肯定不會放在燕京城,這玩意兒搞多就不香了,也有審美疲勞的。
因此,在緊鄰不遠的金寶街,就沒有再搞古建築一條街,那等於是重複建設,沒有任何意義。
一路前行
腳下磨礪光滑的大塊石板路,深褐色的斑駁痕跡記憶著深刻的曆史年輪,這是從閩省山城運過來鋪砌的,擁有數百年的曆史,代價是給原地重新鋪一條高等級水泥路。
徜徉在這條古街上,入目之處重簷鬥閣,石拱古門,都是從各處尋來的老東西,老玩意兒。
彙集在此,精心打造了重現數百年前時光風韻的古街。
這條古街上,唯一不同的是先進的下水係統,隱藏在地底暗處,擁有令人吃驚的排澇排汙能力。
水電氣全部深埋地下,抬頭看過去清清爽爽,沒有任何阻礙。
順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王耀城一行參觀了古街上的三清觀,戶部尚書府,還有正在舉辦的書畫展。
戶部尚書府裡尤其熱鬨
裡麵有很多喝茶休閒的老人,遛鳥下棋的閒漢,看西洋景的遊客,充滿了濃重的生活氣息。
正殿大堂裡京韻大鼓聲聲入耳,帶著濃濃的京腔京韻,令人似乎回到了遙遠的曆史長河中。
出門前行不遠,就來到了迷你中心公園,這裡範圍並不大,大約千餘個平方。
順著古建築一條街的蜿蜒小溪,穿過中心公園流向金水河,溪水清澈見底,還可以看見小魚在其中歡快的遊動。
一座半圓形石拱橋,彎月一樣的連接兩岸,跨過不到兩米寬的小溪。
鬱鬱蔥蔥的蒼鬆翠柏中,點綴著古典休閒亭閣。
搭眼看一下:
好家夥,全都擠擠挨挨坐滿了人。
甚至連台階過道,都有大半坐滿了人,在這涼風習習的秋天,搖頭晃腦聽著不遠處傳來的京劇選段。
再往前幾十米,穿過蜿蜒的月亮門,眼前豁然開朗。
小廣場上,有一個兩層的戲台子,高高的飛簷看起來格外氣派。
不大的戲台上,正演繹著京劇打龍袍的選段,四周或坐或站的京劇票友們,津津有味的在這裡欣賞著。
聽戲到精彩處,票友們爆發出陣陣叫好聲,掌聲雷動。
國人就圖這個熱鬨勁兒,紅紅火火的過日子。
看戲得叫好,精彩得鼓掌。
過年過節放鞭炮,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的劃旱船,蚌精姑娘,踩高蹺,連吃個飯兒都要砸吧嘴,就是要活的有聲有色,響響亮亮的。
而不是像國外看歌劇一樣大氣兒不敢喘,忒悶了。
吃個西餐叉子也不能碰盤子響,還不讓叭唧嘴,這有啥可高興的?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呐!
這個戲台並不賣票,而是太平洋廣場一個舞台,給傳統藝術團體登台表演的機會。
不管是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還是古老的秦腔雅韻,都有機會登上了這個公眾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