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991!
從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開始,到了九八年未金融危機結束,國際芯片市場價格稍稍回暖。
由於大西洋晶科價格壓製,世界芯片廠商賺頭並不大。
好日子過了一年,2000年3月初,網絡高科技泡沫破裂,給世界芯片生產廠商帶來當頭一擊。
國際市場需求極大萎縮,帶來芯片價格的急劇跌落,加上大西洋晶科刻意的打壓價格,至今依然處於苦苦的掙紮中。
周期性行業周期沒了,賺取暴利的希望也沒有了,完全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中。
大西洋晶科憑借殘酷的價格競爭手段,領先的科技研發,始終遏製住其他芯片生產廠商的發展壯大,不給與其賺取豐厚利潤的機會,沉重的債務負擔和巨額投資越背越重。
肥的拖瘦了,壯的拖殘了,好的拖死了。
三星也好,台積電也好,全都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跋涉前行。
根本沒有機會舔舐流血不止的傷口,也沒有機會賺取超額利潤回血,現在都處於臉青唇白的亞健康狀況。
騰飛?
就彆提這茬兒了,生死都在邊緣之間。
投入巨資研發?
好吧,三星和台積電確實投入極大的資本用於先進製程研發,可一旦收不回來,到了納米級製程如何追趕?
台積電一旦投資改造生產線,生產013微米製程先進cu微處理器,參與市場競爭。
這邊廂
大西洋晶科立馬會大幅降價,把芯片產品降低到成本線左右,令其無利可圖。
反正
大西洋晶科手握著世界頂尖的90納米先進製程工藝,依然可以高價生產尖端cu產品,繼續占有金字塔尖的超額利潤。
如此一來,始終占據著一代優勢,令其他的競爭者根本沒有翻身的希望。
台積電不管是前期投入的巨資研發,還是後期投入的巨資產線改造,大量的金錢根本無法收回投資。
難道一直就往這無底洞裡扔錢?
不求效益,不求回報,這完全是天方夜譚的想法,絕對不可能的。
一旦看清了這點,投資機構會果斷止損,關緊資金龍頭。
到那時
嗬嗬!
樂子可就大了。
在東南亞地區,王耀城率領的代表團繼續在各國訪問,與各國政要頻繁會談,探討進一步商業合作的可能。
三月末
國內神舟電腦率先發起“冰點”價格風暴,將市場主流電腦產品巨幅降價元,拉低市場整體水平。
原本主流4800元左右的品牌個人電腦,3500元左右就可以抱回家。
價格最低的一款12寸液晶電腦,2999元就可以搬回家。
此舉
立馬在國內個人電腦市場掀起一片的風雲動蕩,神舟電腦各項銷售數據火箭般的攀升,一戰打響了名聲。
四月初
長江科技集團戴爾品牌電腦加入戰團,隨後宣布大幅降價舉措,再度擾動品牌電腦市場格局。
不久之後
熊貓電子開始全國範圍內的大降價,主打產品是中高端液晶彩電,形成了一股市場颶風,令這個春天不再平靜。
2002年4月9日。
海力士宣布:
馬來西亞工業園二期工程投入80億美金巨資,建設三條八英寸晶圓生產線,三期工程進入籌備階段。
大西洋晶科宣布:
預計在未來三年,將陸續投入400億美金,提升芯片產能,打造世界領先的綜合性芯片生產廠商
僅僅相隔兩天工夫
4月11日
眼看著沒有生路,在沉重的債務壓力下苦苦掙紮的台資芯片廠商“聯電”宣布破產清盤,結束了自己的痛苦之旅,這是倒閉的第二家台資企業。
4月12日
台積電宣布放棄並購“聯瑞”公司,此時,“聯瑞”已經成了市場棄兒,沒有人願意伸手救一把。
4月28日
王耀城剛剛結束在亞洲博鼇論壇之行,返回燕京城做短暫休整。
台積電傳來喜訊:
經過科技人員夜以繼日的研發,無私的奉獻和辛勤的汗水積累,終於突破了世界尖端的013微米先進製程工藝,打破了某些跨國大廠商壟斷地位,正式進軍尖端科技領域。
台島及東南亞和世界媒體紛紛就此進行報道,宣稱:
世界芯片製造尖端領域,從此進入兩強爭霸的格局,給世界帶來更多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