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建設規模宏大,廟宇依托轉蓮花湖畔美麗景色鱗次櫛比的展開,成為整個沐陽縣及周邊數縣規模最大的佛教寺廟。
建成以來香火鼎盛,佛教信眾往來絡繹不絕。
認真說起來,蓮花古寺隻有一個古老的井欄擁有500多年曆史,是蓮花湖農場邊上曆史悠久的城隍廟舊物,其它幾乎都是新建的。
數百年的香樟樹,一些老的建築構件都是鄉間收集而來,彙集在這座占地一百六十多畝地寺廟中。
但這並不影響人們的熱情,尤其是逢年過節更是熱鬨,燒香拜佛的信眾從四麵八方趕來。
由此
帶動蓮花中心街商業進一步興盛,隱隱有比肩沐陽縣城的勢頭。
按照沐陽縣城市規劃;
下一步的城市發展就是以蓮花湖農場方向為重心,將原本的啞鈴城市結構,發展成為一條龍結構依次展開。
形成一個縣城兩個商業中心,依托一個縣域開發區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觀光經濟,物流經濟結構,目標是建成宿州市最強的縣域經濟。
一切發展的宏願,最終還要落在世界首富王耀城肩頭上。
俗話說的好;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話沒毛病。
仔細審視;
陳家四姐弟這一排三層的古典建築,長約一百多米,其中分為四家。
大舅陳秀德,二舅陳秀才,小舅陳秀通和陳秀蓮家,姐弟四個一排數過來,尤其以陳秀蓮家最寬大,是八上八下結構,其他人隻有一半的規模。
沒辦法
陳秀蓮家人口最多,兒媳婦多孫輩也多,一家人吃飯就要兩桌子,地方小了也住不下。
建房的地皮都是買人家的宅基地,幾家連在一起,正好相互也有個照應,串門兒什麼的也方便。
反正現在陳家家大業大,尤其是陳秀通家裡大兒子陳實,在王氏基金擔任會計審核處主任要職,也是不折不扣的億萬富豪,根本不差錢。
所以說,有人天生就是享福的命,這裡就包括小舅陳秀通。
窮苦的時候遊手好閒,有淮洲大姐陳秀蓮不時的接濟,哪怕自己餓著也不能少他一口,生活無憂無慮。
發達以後
大兒子陳實脫穎而出,扛起了一家經濟重擔,在小一輩兒裡麵僅次於王耀城,甚至做的比王耀陽還要出色,簡直讓人羨慕不來。
不是享福的命怎麼解釋?
陳家四姐弟新宅倚山傍湖,緊靠著蓮花古寺,風景優美。
這裡即有獨立的庭院,又形成有機的整體,距離蓮花湖畔一條蜿蜒的瀝青道路約數十米,門口栽種著姹紫嫣紅的花樹,一派鄉間美景。
隨行的車隊停在家門口,停不下的隻能沿著路邊停放。
從街裡一直跟過來的鄉親們熱情不減,當仁不讓的進入陳秀蓮家院子裡,不一會兒就擠得滿滿當當,都在好奇的議論著。
反正是各種家常裡短,道聽途說,都是鄉親們的最愛。
好在家裡早有準備,陳秀德,陳秀才,陳秀通三人忙裡忙外的招呼著客人,從家裡麵拿出一百多個板凳,椅子,安排人一直坐到院門之外小樹林裡。
還有很多沒座的,花壇上,門檻邊,或者乾脆靠在小樹上,完全不影響熱鬨聊天的心情。
然後
是陳家流水介般送出瓜子、花生、水果、茶水、點心招待,鄉親們坐在一起嘮大嗑,沒有人招呼自己玩的也很歡樂。
不時的,還有宗族裡麵的男性長輩陸續趕過來,人群是越聚越多。
一會兒工夫
就將陳秀蓮姐弟四個門口圍得水泄不通,趕集一樣的熱鬨非凡。
看這架勢,恐怕聊到天黑都不會散的。
最起碼等王國棟爺仨兒回來,又有一番的熱鬨勁兒。
還是陳秀通有眼力勁兒,安排自家廚房準備的同時,知道無法同時招待那麼多人的午飯。
趕緊派人到街上飯店裡訂桌子,看著架勢最少要訂30桌以上,也不知道夠不夠。
這不是宴請賓客,心裡多少有個數。
蓮花湖農場距離縣城六、七公裡,陳氏姐弟回鄉祭祖的消息傳開,還有很多在沐陽縣城裡鄉親們趕回來,人數肯定會進一步增長。
具體多少人,隻有天曉得。
鄉村裡就是這樣,現在生活好了,大家也不圖這一頓飯。
為的就是心中對淮州大姐的感激之情,幾十年來一直有情有義拉扯兄弟,口碑爆棚,自家發達了也帶著鄉親們致富,更贏得鄉親們的尊敬。
陳秀蓮還在全國範圍內做慈善,把愛心撒向全國,簡直活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真是活菩薩一樣的人物。
蓮花湖農場鄉親們以淮州大姐為驕傲,都願意過來沾沾這份貴氣。
這邊廂
胖嬸兒跟著司婉茹來到三樓臥室,這裡有王國棟陳秀蓮夫婦房間,王耀陽夫婦房間,王耀城的書房和司婉茹房間等等。
還有寬大的正堂,供奉著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香火。
“婉如,老太太對咱們還是不錯的,其他幾房夫人臥室都在二樓,可就咱們房間在三樓,這說明在老太太心裡邊還是最重咱們,畢竟是正房啊!”
王耀城犧牲了身邊的鐵頭,卻贏得了胖嬸兒一片真心,那真是有機會就說好話。
效果杠杠滴!
“哎呀,這裡的老鄉真是熱情,一下子圍的水泄不通,方才真是嚇死我啦!”司婉茹疲憊在床上坐下,心有餘悸的說;“我可真怕那麼多人擠過來,再把孩子弄傷了。”
“沒事兒,孩子都喜歡熱鬨,你看孩子們在樓下玩的多歡快。”
“這樣正好,我也可以歇一歇。”
胖嬸兒笑著把薄被子展開,隨手打開了空調;“老太太做人有口皆碑,鄉親們把她當成現世佛供著,這份真誠和熱情一點都不帶虛假的,你先休息一會兒,等吃飯時候我叫你。”
“老鄉們的熱情招架不住,我也真累了,躺一會兒就好,你幫我看著點孩子們。”
“沒事兒的,孩子們正好到農村可以撒歡了玩,都有貼身女管家看著出不了什麼事兒。”
司婉茹聽了,臉上浮出溫柔的微笑;“老太太也是這個意思,小孩子不能過分嬌慣,城哥小時候回鄉可是到處竄,掏鳥窩摸魚啥都乾,跟野小子一樣的,每天都要玩到天黑了才回家,吃飯都忘了。”
“他呀……就跟孫猴子一樣,沒人約束得了。”胖嬸兒由衷的感歎說;“要不是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勁兒,也不可能赤手空拳打下這麼大的江山,真是好厲害!讓人不得不從心底佩服。”
“可不是嘛!他呀,從來就不走尋常路,嘻嘻……”
兩個人正說著小話,外麵傳來一陣“劈裡啪啦”的鞭炮轟響,夾雜著“咣咣”的禮花彈飛上天空,炸開絢麗的五彩禮花。
“這是怎麼啦?”
陡然聽到喧囂的鞭炮聲,司婉茹趕緊站起身來,和胖嬸兒兩個人走到欄杆邊向外看。
院子外麵陸續趕過來的人群中,或是手上抱著,自行車推著,汽車拉著都是鞭炮禮花,在距離門口幾十米的柏油馬路上就拉開了陣勢。
高高的鞭炮禮花已經堆成小山,這都是鄉親們自發買來慶賀的。
地麵上鞭炮連起來數百米長,正在“劈裡啪啦”的炸響,火藥味兒伴隨著青色的煙霧嫋繞不去。
禮花彈一枚接一枚升上天空爆炸,展開絢麗的火花,在陽光下分外的顯眼。
雖然時值中午,可是這熱鬨勁兒半分都不停歇。
小夥子們不斷地拆開鞭炮、禮花包裝,在鞭炮炸開的硝煙中忙碌著,看這樣子是準備一直放下去,一直到天黑。
見此
胖嬸兒和司婉茹兩人相顧駭然,我的天,這個場麵搞的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