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991!
8月2日
從台島傳來勁爆消息,內地“麵板采購團”紛紛出手,在瀕臨破產的台島液晶麵板企業采購價值高達43億美金的貨品,幫助對方度過難關。
這個最大的難關,就是王族基金麾下黃河科技集團的“價格屠刀”。
僅僅不到一周時間
液晶麵板市場價格暴漲這讓命懸一線的日韓台麵板企業回過魂來,默契地繼續推動價格上漲,最終達到了上漲4744的巨大漲幅。
曆史的車輪沒有偏移,按著既定方向前進。
台島液晶麵板廠商沒有戰勝內心的貪婪,恩將仇報的與日韓麵板企業達成默契,形成了一致的漲價風潮,最終讓內地的家電企業咽下了這個苦果。
在紐約
王耀城聽到了這個消息後,隻能默默地站立在窗前看著遠方,什麼也做不了。
手指一根一根的攥緊,捏成了鐵拳。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人虧天不虧,世道輪轉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2002年8月16日
經過一番艱難的拉鋸談判,王族基金旗下海力士宣布以286億美元現金價格,並購三星半導體事業部,並且承擔其62的債務,約為166億美金,並購付出的代價452億美元。
這項大額並購交易的達成,預示著世界dra芯片市場王者誕生。
並購之後的大西洋晶科加上海力士,兩者占據整個市場的形成了壟斷性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
海力士半導體宣布一項重要任命,任命扶桑板本幸雄同誌為海力士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全麵主導這一家重要的半導體公司。
在王族基金舉杯歡慶的同時,美資財團同樣獲得豐厚收益,唯一的輸家是李建熙和他領導的三星集團。
消息傳出
世界dra芯片市場價格立刻大幅反彈,隔日上漲56,預期將迎來一輪迅猛反彈,再次呈現dra芯片市場極為顯著的特點。
此後幾乎是一日一價,在二個多月時間裡暴漲幾乎將市場規模擴大了接近三倍,達到了337億美金規模,這其中利潤驚人。
這幾年,包括美光在內的廠商,真的被壓製慘了。
所謂壓迫越大,反彈就越強勁,這些歐美廠家率先上調了出貨價格,在世界市場上掀起一輪瘋狂的價格上漲風暴。
對於這種局麵,大西洋晶科和海力士自然樂見其成,這上漲的都是巨額利潤呐。
真應了那句話;
賺起錢來數鈔票到手軟,賠起錢來恨不得拿刀把自己雙手砍了。
世界dra芯片市場價格波動,簡直比賭博還厲害,從1980年代一路走過來的發展史,連成波浪線可以發現;
整個市場規模呈現陡峭的筆直上漲和下降曲線,就像一個心律失常的患者心電圖。
80年代的日資存儲企業為了擊敗美資企業,奠定市場霸主地位,主動挑起了瘋狂的價格戰。
一枚dra存儲芯片從1981年的50美金,暴降到1982年的5美金,降價幅度達到90。
1984年
日資存儲企業進入產業爆發期,用低價瘋狂衝擊米國市場,打的美資企業節節敗退,一舉奠定市場霸主地位。
1990年代初
日資存儲企業進入巔峰,市場占有率達到八成,在米國爸爸製裁大棒的揮舞下,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市場份額出現急劇縮水。
dra存儲芯片市場上出現了新的玩家,包括三星,海力士和大西洋晶科,以及一些台資中小廠商。
此時
大西洋晶科趁勢進入市場橫插一腳,利用短暫的市場周期獲取暴利,維持企業裂變式的增長速率,迅速的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王耀城抓住了曆史性機遇,迅速的發展壯大起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留給偷看底牌的人。
大西洋晶科抓住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時機,耗費巨資並購了dra芯片市場實力企業“海力士半導體”。
一舉反超競爭對手,成為dra芯片市場新的領軍企業,對日韓存儲企業形成強有力的挑戰。
從此,市場進入大西洋晶科主導的時代。
以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為分界點;
在危機爆發前
世界dra芯片市場規模達到262億美金,危機爆發後一度降到107億美金水平。
這個血淋淋的市場規模,在大西洋晶科海量低價產品的衝擊下維持了很長時間,幾乎全產業嚴重虧損,無一例外。
最終導致dra芯片市場主要玩家海力士破產清算,被前者收入囊中。
1999年2000年3月,世界dra芯片市場大幅反彈至411億美金規模。
產品數量增長不到30,市場規模擴大了384,可謂瘋狂。
好日子沒過多久,災難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