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曆的一個個輝煌瞬間,在記憶中清晰的回放……
這些被擊敗的對手已經被遠遠拋在身後,對於王氏財團不構成威脅,成為了過去式。
如今
王耀城的對手,同樣是史前巨獸級彆的龐然大物,從等級和分量上來說,這才是王氏財團今後要超越的目標。
龐大的王氏財團商業帝國在手中一點點雕琢成型,不管是麾下企業陣容還是實力,已經不遜色於底蘊深厚的老牌美資、日資財團。
與這些老牌財團相比較,王氏財團在政界的影響力和積累都欠缺一籌,發展潛力很大。
老話說得好;
師夷長技以製夷。
王耀城抱著學習的心態,處處模仿老牌日資財團內部結構,學習它長盛不衰的秘訣。
扶桑六大財團當中,三菱是規模最大的一家,並且被稱為最有凝聚力、實力最強日資財團。
三菱標誌被旗下各公司廣泛采用,帶有三菱相關標識的企業多達400多家,這在世界各國的財團中是很少見的。
在華夏,經常會看到的三菱家電產品和汽車,這兩項並非是財團的主要業務。
三菱財團旗下擁有九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彆是三菱商事,jx控股,三菱日聯金融集團,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明治安田生命保險,新日本石油,三菱化學。
規模最大的三菱商事經營範圍極廣,包括石油、機械、金屬、食品以及化學等眾多領域,年營業額達到1100億美金,位居世界500強第27位,是超大型綜合貿易集團。
在國際上的競爭對手有瑞士嘉能可,新加坡托克集團等等,
規模最小的三菱化學年營業額達到350億美金,主要產品包括功能材料,塑料製品和化肥等等,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行第372位。
三菱集團旗下包括規模稍小些的旭硝子玻璃,尼康相機,麒麟啤酒,nyk日本郵船,三菱汽車等等財團企業,實力極為雄厚。
過去的2002年
華夏進入世界500強企業隻有13家,由此可見,三菱財團實力之雄厚令人咋舌。
與三菱集團相比較,王氏財團需要走的道路還很漫長。
進入2003年後
王耀城可以倚仗的金手指越來越少了,可以撿的大漏也越來越少,財團的發展更多的要靠自身動力,靠科技進步帶動。
旗下企業經營範圍涵蓋網絡高科技,電子半導體原材料,芯片設計製造,無線通訊設備及通信產業,液晶麵板產業,百貨零售和物流,地產及娛樂業等方麵,涉獵十分廣泛。
為了適應這種轉變,王耀城主動調整財團發展方向;
有意的減少虛擬經濟的比重,增加實業經濟的投資,為財團的穩健發展源源不斷的分紅收益。
出售網景公司和雅虎網站,增加在康寧公司和各大跨國藥業公司股權,就是這一發展方向的具體舉措。
如今看來效果很好;
原來略有虛浮的腳步變得沉穩了,走得更踏實了。
作為能夠穩定收益的商業地產,如今也受到了王耀城的重視,出手掀翻李氏家族旗艦企業長實集團與和記黃埔公司,同樣是在這一考慮下實行的戰略性舉措。
此後
將以香港為根據地向整個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發展,擴張商業地產和百貨零售業規模,取得穩定的經營利潤和租金收益。
對世界各大藥企,蘋果公司,時代華納,微軟公司,水電等公用設施和地產類的金融投資,都是財團穩定收入的錨,不管國際金融風雲如何變幻,這部分的收入依然是穩健的。
經過一番處心積慮的謀劃,王族基金羽翼逐漸豐滿起來,具備了大型財團的一切要素。
以老牌日資財團為例,大都擁有自己的核心金融企業作為支撐,基本上具備銀行,保險,證券投資,投行業務等全金融牌照,可以為財團企業廣泛的金融支持;
三井財團擁有三井住友銀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井住友海險,三井信用卡,融資租賃,sbc證券等金融企業。
三菱財團擁有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東京海上日動,明治安田生命,三菱日聯證券等金融企業。
富士財團擁有瑞惠銀行,瑞彙信托銀行,日本損險,朝日生命,日產海上保險等金融企業。
與之相比較
王族基金同樣擁有彙豐銀行,英國斯敏士銀行,彙豐生命保險,斯敏士信托,彙豐證券等金融企業,擁有全金融牌照,在這一點上並不遜色於上述老牌財團。
正是擁有強大的金融企業支持,王族基金才可以憑借巨額金融貸款,一舉拿下長實集團與和記黃埔這兩家旗艦企業,彰顯國際性大銀行在企業並購中至關重要的地位。
老牌日資財團擁有自己的政商情報機構,緊緊追隨著世界經濟脈動,對財團發展進行科學論證,展望十年,20年,甚至50年之後的世界大勢,為財團發展明確的方向。
這種內部的智囊機構是老牌日資財團長盛不衰的秘訣,王耀城也學到了這一招。
三井財團擁有三井戰研,住友財團擁有日本綜研,三菱財團擁有三菱綜研,三和財團擁有雙日綜研,富士財團擁有丸紅經研,第一勸銀擁有三菱市研
這些秘而不宣的智囊機構,能夠左右決策者的最終決定,重要性無可比擬。
王氏財團從善如流,同樣建立了香港觀風雲經濟研究中心。
通過科學論證和模型分析,為掌舵者的決策科學依據,減少因為決策失誤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如今,王耀城在決策中越來越依賴觀風雲經研的報告,通過與自己通曉前世今生金手指的對比,逐漸發掘出一批有獨到見解的經濟學家。
一切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王耀城暗暗的告訴自己不要浪,走的要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