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彤和張翔兩人心中一方麵為自己接下來的任務相對輕鬆感到高興,另一方麵張翔就開始為他們的伏擊戰擔心。這麼強大的實力,還有契丹兵,這一仗隻怕很難打!而預設戰場這邊,半夜時分,戰士們都在緊張的挖掘工事,段誌賢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麵滿臉心事重重,望著遙遠的虛空不言不語。
楊二丫的秘密渠道得到消息,契丹人的事故調查組已經提交了事故分析報告,報告裡麵的結果,竟然把幽州事件安到了鋤奸隊身上!並且信誓旦旦地說:“有確鑿證據表明,鋤奸隊和飛燕子聯合行動,才製造了這一件慘絕人寰的大事件!希望大宋嚴懲凶手,確保幽州和平雲雲。”
“宋真宗會不會頭腦發熱,真的相信了契丹的胡說八道?”段誌賢最近非常頭痛,萬一大宋官家來勁了,一定要找大宋鋤奸隊複仇,那才是天大的麻煩!正因為如此,段誌賢臉上才會陰雲密布,愁眉不展。胡秉章雖然是楊鵬一手帶出來的,但是段誌賢隊長到底為什麼發愁,他也不知道。不光他不知道,就連楊彤也不知道。
吃晚飯的時候,看見段誌賢一臉的晦氣,楊彤也問過兩次,最終自然啥也沒有弄明白,隻能在心裡暗暗著急、心疼。午夜時分,楊二丫派回來送信的通信兵到了。這個叫秋菊的小姑娘滿頭大汗,氣喘籲籲。來到段誌賢麵前,就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來了。段誌賢趕緊倒了一杯水遞過去:“喝口水,歇歇再說話。”
秋菊咕咚咕咚把水喝完,用手背一抹嘴巴,大聲說道:“報告團長:康品卿按時出發,目前在上馬過夜,我們班長預計敵人明天中午時分就會趕到三塊石。不過,情況還是出了很大變化。”“什麼變化?”楊鵬心中一驚,但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
“這次來的還有契丹兵,而且是12人!”秋菊喘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六掛大車倒沒什麼,關鍵是契丹兵。還有一個契丹將軍和康品卿騎著高頭大馬,整個護衛隊一共有38人。”“好了,辛苦你了!下去吃點兒東西,好好休息。”段誌賢打發走秋菊,吩咐四班副班長宋遠程趕緊通知占金國、程世傑、段誌賢和劉智亮過來,有要事商量。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四個人已經趕過來。
“情況比預想的要麻煩得多!”張翔開門見山,把秋菊帶回來的情報說了一遍,這才問道:“你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程世傑扳著手指頭算了一下,這才說道:“我們四個班60人,在人數上占據一定的優勢。而且地形有利,又是以逸待勞,突然襲擊。我覺得隻要做到出其不意,取勝應該沒有問題!”
“不是取勝的問題!”張翔搖搖頭說道:“現在是契丹人摻乎進來,這個比較麻煩。”段誌賢不以為意:“有什麼麻煩的?既然來了,那就一鍋燴!各班都抽出一挺機弩專門招呼他們,不就12個人嗎?”“哈哈哈,如果是這樣,那當然沒有任何問題。”看著自己部下意氣風發的樣子,張翔笑著說道:“我想的問題和你們不一樣!我關心的是這個契丹將軍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有12個契丹兵當護衛?”
在原地轉了幾十個圈子之後,張翔把牙一咬,這才說道:“現在有了新情況,明天我們的對手當中有契丹狗,所以就要重新調整一下部署。”“四個陣地,沒有問題。關鍵問題就是不能把契丹人都給打死了,要儘可能抓活的!其次,敵人有兩挺機弩,這對我們的威脅最大!還有,一旦戰鬥打響,要儘可能讓敵人遠離大車,這樣他們才沒有可以依托的地方。”
“按照楊二丫傳回來的消息,敵人的兩挺機弩分彆在第一輛和最後一輛車上。所以我命令:程世傑照顧第一輛車上的機槍,段誌賢照顧最後一輛車上的機槍,最後讓他們一支箭都射不出來!”段誌賢和劉智亮大聲回答:“是!保證不讓任何敵人碰到機弩!”“我不需要你們保證什麼,但一定要把注意力儘可能放到敵人的機弩上。我估計這裡麵很可能有什麼陰謀,大家千萬要小心在意,隨時做好應付最壞結果的準備。”
張翔接續說道:“程世傑,最後麵的段誌賢槍一響,你的第一槍,就要把車上麵的機弩手給我敲掉!然後就盯著機弩,儘可能不讓其他人靠近。所有的步槍和機弩,首先打擊契丹兵,其次就專打車旁邊的家夥,千萬要注意!”
“還有,下去以後告訴所有的人,不要打騎馬的那兩個家夥,要抓活的!至於那12個帶刀的契丹兵,如果不能抓活的,就立即解決掉!”“殷明德,你們機弩班的任務是打阻擊。如果敵人的衝擊不強,那就安排一挺機弩隨時支援其他方向。這一點就需要你靈活掌握,既不能讓敵人衝過去,也要儘可能發揮機槍的威力。”
“最後強調一點兒,抓俘虜的時候,千萬不要太靠近契丹兵。當心他們臨死反撲,和你們同歸於儘!隻要沒有看見契丹兵的兩隻手空著,就不要走到他身邊!好了,就這麼多!回去以後要重申戰場紀律,沒有命令,不準開槍!”
淩晨五點半,全體戰士就在戰壕裡飽餐一頓,然後進入各自的射擊位置。張翔把每個陣地、每個戰位都檢查了兩遍,反複叮囑注意隱蔽,確保安全。尤其是要等到段誌賢和程世傑的槍響了之後,才能瞄準敵人開槍。負責在山頂上了望的楊彤,雙眼緊緊地盯著大路的西北方向。一直等到太陽當頂,楊彤終於發現了第一掛大車,然後是第二掛大車。當地六掛大車出現在視線中,她麵對三個陣地做出了手勢,然後匍匐身子隱蔽起來。
又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一支長長的隊伍終於進入眾人的視線中。所有的戰士,呼吸都開始變得粗重起來。大車最先從段誌賢所在的三班麵走過,後麵果然是兩匹馬,再後麵三米多就是12個契丹兵!拖後十多米,就是康品卿的衛隊22人。“啪!啪!”就在大車全部轉入彎道的一瞬間,響起了兩聲清脆的槍聲,打破了曠野的平靜!
緊接著,四周的槍聲激烈起來,哀嚎聲、慘叫聲也隨之響起。張翔的望遠鏡緊張的掃視著戰場的各個角落,隻不過一個短暫的慌亂,就有四個契丹兵把掛著指揮刀的老契丹將軍拉下馬,然後圍成一圈趴在地上,箭一致朝外保護起來。
另外八個契丹兵一分為三,兩個契丹兵往後一退,就和黑衣手弩彙合在一起,充當臨時指揮官。本來那些黑衣人亂成一團,但在兩個契丹兵不停地呼喝下,很快就穩住了陣腳。另外六個契丹兵分成兩組,分彆撲向一前一後兩掛大車。在張翔看來,這個架勢毫無疑問,契丹兵是要拚死搶機弩。
誰知道這六個契丹兵根本就沒有這麼做,從是從大車上拖下兩個木箱子,直接從裡麵拿出了兩挺機弩!然後就利用木箱子作為掩體,不到一分鐘,就已經開始射擊!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張翔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敵人竟然還有隱藏的機弩!也沒有料到契丹兵的護衛隊,竟然事先都有明確的分工。看起來一片慌亂,其實契丹兵忙而有序,有條不紊!
兩分鐘不到,雙方就已經形成了僵持狀態。張翔雖然恨死了契丹兵,但也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戰鬥素養還是心理素質,契丹兵的確不容小覷。輕視自己的敵人,最後很可能就會被反咬一口。好在張翔極其重視這次戰鬥,投入的機弩達到了九挺。雖然契丹兵又增加了兩挺機弩,戰場上還是九比四!張翔這邊的火力密度占據了絕對優勢,就算契丹兵的箭法法精準,但也不可能搬回劣勢!
有人曾經說過:“在戰場上,數量優勢達到一定程度,就代表著質量!”敵人就地防守,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組織突圍,張翔趕緊調整原來的計劃:“胡秉章,你們班的機弩專門壓製契丹兵的機弩!宋遠程,立即迂回過去,讓機弩班抽出兩挺機弩,專門打擊契丹兵的另一挺機弩。快去!”就這個功夫,契丹兵的兩挺機弩已經形成交叉火力,後麵指揮黑衣手弩的契丹兵終於抓住機會,組織隊伍衝向西南突出部高地。因為到現在為止,這個地方還寂靜無聲。隻要拿下這個製高點,就可以全盤皆活。
都說契丹人一根筋,不撞南牆不回頭,那還是很有道理的!楊彤上一次奉命堅守突出部,一直到最後也沒有讓契丹兵越雷池一步。這一次,張翔故技重施,而且把機弩就是出於這種考慮。但是,機怒的支架卻采用伸縮方式,可以隨時調整射線高度。這些東西,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楊鵬講過多次,還帶著大家同時采用機弩和燧發槍現場比對過。
楊彤一來到陣地,就讓史連城和崔三兒調整支架的高度,所以契丹兵在下麵沒有發現這個突出部竟然有兩挺機弩!“所有人沉住氣,機弩暫時不要射擊。”楊彤看見契丹兵帶著所有的黑衣人往上爬,頓時低聲吩咐:“燧發槍槍全部調整到連射位置,聽我的命令再開槍!”這個突出部,整個高度也就是不到八十米,隻不過坡度太陡。黑衣人費了半天勁,才爬了一半。直到這個時候,突出部仍然沒有絲毫反應,黑衣人就有些放鬆。然後繼續往上攀登,就需要雙手幫忙了,否則沒有辦法站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