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個月,總管府亦或是大都督府,都要派人來檢閱隊伍。
當然,這種情況,已經很久看不到了。各地的軍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拉老百姓過來湊數。
可謂是武備廢弛到了極點,這也是孫彪鳩占鵲巢的根本原因。
此時,偌大的校場,已經荒廢得不成樣子,甚至連閱兵的高台之上,都被一人多高的蓬蒿給遮掩了。
葉家軍占據大澤山城之後,立刻控製了此地,並且在戰鬥結束之後,做了清理工作,並且在此地修繕了營房。
算是臨時有個駐紮的地方,同時傷員和犧牲的袍澤屍體,也被安放在這裡。
至於之前的營房全都荒廢了,木材也都被拆卸了做了燒火材料,此地隻剩下些許帳篷,歸農奴使用,想要在此地駐軍,隻能從頭來。
校場的麵基很大,可以容納兩三萬人。
孫彪便是在此地被鄉親們處以極刑的,至於怎麼個極刑法,葉渡並沒有過問。
葉渡來到校場的時候,葉家軍的將士,老兵,心病,還有百姓,齊齊的發出了山崩海嘯一般的呐喊聲。
大家主動給葉渡讓開道路,葉渡從道路中經過時,每一個附近的軍民都心情異常激動。
他們的辛苦,努力,夢想在這一刻,終於實現了。
葉渡向大家揮手示意,呐喊聲終於停止了。
葉渡站在高台上,高聲道,“將士們,鄉親們!”
“我說過,要搬走壓在你們身上的四座大山,如今這其中一座,我葉某今日給你們搬走。”
葉渡的開場,豪邁有力,且簡單明快。
葉渡從貧寒之中走來,跟這些百姓打交道久了,他就養成了如今的性格。
跟窮人打交道,彆整太高深的東西。
要直接,要明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拐彎抹角就是蠢貨。
葉渡從始至終都知道,大家夥的需求,他們就是需要土地,急切向搬走身上的枷鎖。
所以葉渡單刀直入,一針見血。
“現在我宣布,大澤山折衝府分天田正式開始。”
葉渡的這句話,直擊百姓們的心靈。
“分地啦!”
“大人仁義啊!”
要不是今天下麵的支團長警告過,估計們百姓就該喊萬歲了。
但即便是不喊萬歲,也耐不住大家的激動,大家不停地歡呼,掌聲如雷動。
大澤山腳下,無數百姓麵含熱淚。
他們不停的鼓掌,手都拍腫了,也不肯停下。
仿佛渾身有用不完的力氣,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表達他們內心的激動。
甚至有人忍不住給了自己好幾巴掌,生怕眼前的一切都是一場夢而已。
直到抽的自己嘴巴腫了,疼得厲害,才意識到,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真實實的。
他們這群在大澤山下,任人欺淩的賤民,不僅以後不必受大澤山賊欺負了,還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這意味著,他們以後可以過上正常人的日子了。
牛保田、範大錘、彭威等支團長,同樣在人群之中,一臉仰慕的看著葉渡。
儘管他們是最早知道分田設想的,也知道葉渡會堅定的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甚至於有些村子,已經開始將那些劣跡斑斑的地主,打成了梁山賊的同夥,給鄉親們分配了一些土地。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葉渡竟然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解決大澤山賊這麼恐怖的一個大家夥。
一口氣解決那麼多人的土地問題。
當下,幾個支團長根本忍不住的哭了,尤其是周大海,更是哭的熱鬨,鼻涕沾染了白色的胡須。
實在是以前大家過得日子太辛苦了。
葉渡一下子讓他們上了天堂。
這讓他們飽受震撼的同時,一個個在心裡發誓,無論如何都不能回到以前的日子。
現在的幸福,是他們在大人的指引下拚殺來,誰也不能從他們手裡奪走。
男人尚且如此,女眷更不必多說了。
聽到葉渡親口宣布,給他們分配土地,給他們安置戶籍,給他們平等的身份,允許他們孩子讀書、做官的時候,很多女人直接抱頭痛哭。
沒有誰比他們更了解,他們這些百姓日常要受到的困難。
因為大澤山賊的存在,很多人沒有錢繳納糧食,最後被迫成為野人,他們的地位完全得不到保證,男人食不果腹,女人為奴為婢,甚至還不如牲口。
而今天,雖然其他三座大山依然存在,但他們終於是個人了。
目睹眼前鄉親們的精神狀態,要麼激動萬分,要麼痛苦流涕,葉渡的內心,也是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是誰讓他們變得如此的痛苦?
是誰讓活生生的百姓,活的成了牛馬?
無論是誰,都是極其可惡,罪該萬死的。
人類生兒平等,憑什麼分為高低貴賤到了這種地步。
統治者已經占據了那麼多的財富,為什麼還要如此的逼迫他們?
“大澤山折衝府作為葉家軍在河南道第一個大型治理區域,下麵我將宣布執行以下法令,各鄉鎮需同時執行,我為大家宣讀一遍,諸位有什麼疑惑的,可以看各村張貼的告示,以及谘詢各地的擁軍團。”
等大家情緒稍微穩定一些,葉渡開始頒布一係列新政。
當然,主要內容其實就那麼幾個。
第一個就是分配田地,之前就有所涉及,身高達到一定要求的百姓,不分男女,隻要配合在戶籍上做登記,就可以分到土地。
歸屬權乃是葉家軍,個人不得私自轉讓,不得荒廢。
主人死後,土地要交還葉家軍,由葉家軍重新分配。
除了大澤山城內部的土地,外圍的土地已經測量完成,在消滅了大澤山賊之後,即刻會準備編號,等待百姓抽簽分配。
葉渡已經命人準備了很多竹片、木片,等到百姓抽完土地之後,就會插在他們的農田裡。
到時候他們就是農田的主人。
此外,除了分田之外,葉家軍海鼓勵墾荒。
法令之中,明確規定,開墾出來的土地,歸墾荒人所有,頭三年,隻需要繳納正常田地三分之一的賦稅,第四到五年隻需要繳納二分之一的賦稅,從第六年開始,才跟其他土地一致。
根據司馬先生和劉向的計算,隻要大澤山下的鄉親們足夠勤奮,很多人家可以開墾三四十畝的土地。
大澤山下的土地非常多,而且臨近黃河頗為肥沃,足夠鄉親們開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