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隨著戰場的頻繁以及擴大,犧牲的會越來越多,誰都無法避免。
戰爭從來都是冷酷的,他可以大規模地殺傷敵人,但是自己人也不可避免的犧牲。
這便是戰爭的代價,戰爭之中,從來沒有勝利者。
擁軍團的成員,來得也相當早,他們負責打掃英烈祠,以及日常的維護。
巳時,葬禮正式舉行。
每一口棺槨的下葬,都代表著一副靈位出現在英烈祠。
這些將士們身披軍旗,葬在他們深愛的這片土地上。
黃大膽和許飛騰的親人,雖然不是葉家軍,但是他們因為葉家軍的戰事犧牲,也破格允許被葬入英烈祠,獲得了葉家軍同等的待遇。
“好兄弟,不要走,你們在英烈祠好好地看著我。”
“我會背著你剩下的命,繼續去戰鬥。”
“你的母親從此以後便是我的母親,你的娃娃便是我的娃娃。”
“我會用手裡的長槍,去鬥爭,去砸碎壓在我們頭上的大山。”士兵們在心裡默默的念叨著。
當所有的棺槨都下葬之後,葉家軍將士親自將他們掩埋起來。
葉家軍將士、遊擊隊成員、擁軍團、百姓、滑口鎮的援軍,大家都肅穆的站在陵園周圍,默默的行著葉家軍的軍禮。
“鳴禮槍!”
“砰砰砰!”
嶄新的衛民一式對著蒼穹射出連續射出了十二發彈丸。
當硝煙逐漸散去,葉渡沉聲說道,“唱哀歌!”
“豈曰無衣”葉家軍將士們,在戰場上活下來的每一個士兵,高聲齊唱。
待哀思之曲唱完,葉渡高聲道,“將你們的眼淚收起來,我們的袍澤在英烈祠看著我們呢!”
無數觀瞻送彆禮的人,都心懷激蕩,心裡對於葉家軍的敬仰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無數人希望加入葉家軍,死後也獲得同樣的禮物。
豈曰無
隆重的葬禮,進行了整整一個上午。
最後再一聲聲送英雄中,結束。
對於犧牲、負傷士兵的補償,已經由魏如玉發放完畢,軍官獲得土地都是三十畝以上,士兵也在十五畝到二十畝之間。
另外,每個犧牲的將士,還有三十貫的撫恤金,以及郡守府發放的兩年的口糧,同時戰事遺孀,會優先安排工作,子女立刻送入公辦學堂。
待遇不算多高,但已經是葉渡可以給予的極限,每個家屬都非常的感激。
五日後,道長們的法會結束了。
那些可憐的女子,葬在大澤山上,一處無名的土坡之上,葉渡給他們立了石碑,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也應該被人記住。
眼下葉渡隻能做到這麼多了,誰都知道,契丹人,突厥人隻要在一天,這樣的悲劇就還會發生,葉渡的行徑,也隻是縫縫補補罷了。
但是他起碼有這顆心。
古人雲,仁者無敵,不是胡言亂語。
這一戰過後,有不少讀書人,千裡迢迢來投奔,不是因為葉家軍戰勝了契丹人,而是因為葉渡親自埋葬這些無辜女子的行為,感染了他們。
他們堅信,葉渡連一群素未謀麵的女子,都能如此善待,對待身邊兒人,隻會更好。
“現在,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法事結束之後,葉渡將小道姑和道長送走,臨彆前送了他一副,他自己製作的顯微鏡,此外還有一批精致的手術刀、銀針,酒精和碘伏。
小道姑知道此物非常珍貴,推辭不肯收下。
葉渡誠懇的說道,“仙子,諸位道長,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懸壺濟世,救死扶傷,這些東西都用得到。”
“你們在災難之中,願意伸以援手,而且這麼多年,你們也是一直堅持著懸壺濟世,這份清歡非常難得。”
“這些東西之中,最為珍貴的是顯微鏡,你們可以用他們做一些研究,他可以看清楚細微的世界,而這些藥品,你們也可以用來救治更多的百姓。”
“這其實是給你們添麻煩,可算不上什麼大禮。”
小道姑遲疑片刻,看向自己的師傅。
老道長微微點頭。
小道姑這才收下。
“各位道長,貴觀如果遇到什麼困難,還請第一時間通知大澤山,葉某隨時願意效勞。”
葉渡神色誠懇的說道。
葉渡其實非常想留下道觀眾人,直接並入葉家軍的軍醫體係。
這些人可以平日裡為百姓看病,戰時救治傷員。
這樣的體係,根本不需要自己太多的指導,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隻是這個要求,太過於過分了,對方畢竟是修道中人,喜歡了無牽掛。
老道長微微頷首,很是禮貌的道,“謝謝葉郡守的好意,將來博平郡若是再有戰事,我們還會下山的。”
葉渡並未勉強他們,含笑送彆。
葬禮結束之後,過了許久,悲傷的氛圍才逐漸散去。
葉渡一直與高層商議,如何處置這些契丹人。
這一次戰鬥,除了死去的契丹人之外,後續陸陸續續搜捕到的契丹俘虜,高達六百餘人。
其中尤以在水裡打撈出來的人居多。
儘管葉渡要求手下不要讓他們自殺,但是很多輕傷的契丹人傷勢惡化死掉了。
最後隻剩下三百多人。
對於葉渡要如何處理這些契丹人,不少人都有猜測,但是誰都不敢肯定。
換做以前,早就毀滅他們了。
但是這一次,葉渡卻沒有交給鄉親們處置的意思,也沒有讓新兵拿他們練手,這就意味著葉渡對於他們有重用。
六月十五,葉渡終於打定了主意。
“諸位,準備的如何了?”
天剛亮,葉渡就對一早過來的張橫等人說道。
虎子、張橫、童威、徐進、李鐵衣等人來的很早。
一戰消滅了好幾千契丹人,他們都興奮的不行。
尤其是在河北道和河東道被契丹人蹂躪的不行,大乾的官兵萎靡不振的情況下。
典型的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相較之下,大家都覺得,朝廷的兵馬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可以直接裁汰了。
眼下,河南道各地的流言蜚語不斷,說什麼的都有,但是這些流言蜚語在博平郡的鄉下一點用處都沒有。
原因很簡單,契丹人不是葉渡的對手,誰敢來博平郡鬨事,誰就是死路一條,契丹人也一樣。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