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立功製度,在原有的立功製度上,進行迭代升級。
在以後,並不是在戰場上獲取敵人的首級,才能取得軍功。
隻要是對於葉家軍,有著突出的貢獻,就可以獲得。而獲取的方式,則是團隊內部評選,由擁軍團給出評審意見,最後由葉渡審核。
同時,以後也不僅僅是前線作戰部隊可以獲取軍功,隻要是有異於常人的表現,就可以酌情評定功勞。
當然,評定功勞的很多原則是不可以拋棄的。
比如犧牲的掉的戰士,受傷殘疾的戰士,重傷的戰士,他們首先天然比尋常士兵的功勞要大,這是不用質疑的。
因為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戰鬥的勝利。
而可以評選的功勞等級,分為四種,分彆是特等軍功、甲等軍功、乙等軍功和普通軍功。
一般團級作戰單位,就有權評選普通戰功。
至於甲等和乙等戰功的評判條件則相對比較苛刻,尤其是甲等戰功,必須有折衝府進行推舉評判。
經過葉渡與手下武人們的研究商議之後,又走訪了大量的士兵,最後在葉家軍麵前,頒布了新的軍功製度。
新的軍功製度下,分為團體軍功和個人軍功。
軍功等級分為,特等,甲等,乙等,和普通軍功,每一級彆的軍功,目前暫時按照二十畝,十畝,五畝,三畝土地進行賞賜。
新的軍功製度,對於如何獲取軍功,有了明確的描述。
首先斬首隻能作為評判軍功的一個方麵,還有很多方向可以獲取軍功,比如說技術、戰術的研發、後勤、文化教育等等方麵,都可以獲取。
比如說,某個士兵,研究出了新式的火銃,有很高的推廣前景,就可以給予軍功。
獲取,有些戰士,沒有辦法核算到底殺了殺了多少人,比如說炮兵,但隻要在戰場上表現優異,就應該獲得獎勵。
再比如說,一些敵後戰線的士兵,他們本身就是情報工作者,或者執行刺殺任務,最後他們的戰績,也沒有辦法用人頭來評判。
但是他們的犧牲,也應該有所獎勵。
此外便是傳統兵種,首先新的軍功製度適用於他們,同時因為要去前線與敵人肉搏,犧牲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所以他們獲取軍功的難度,比一般的士兵要低一些。
軍功的獎勵,也不會在按照之前的樣子,非要在戰後舉行。
不過,戰鬥的獎勵,依然是最為豐富的。
葉渡不可能不重視軍隊,自古以來,不重視軍隊的組織,都死得老慘了。
當然,任何的製度,都是不完美的。
葉渡明顯感覺到,現在的功勞製度也有很大的漏洞和不足。
但是葉渡卻認為,隻要自己沒有私心,就可以儘可能的讓這項製度做到最起碼的公平。
同時,有必要的話,自己還會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葉家軍,尤其是戰鬥頻發的河南道,士兵經過裁撤、犧牲,目前隻能維持到四千人左右。
大家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單純的,沒有必要搞什麼監督。
士兵的思想,經過夜校和擁軍團的教育,也相對比較淳樸,大家的競爭關係,是建立在團結之上的。
目前還不存在,背後使用陰招的情況。
不過,未來是肯定要建立監督機構的,這一點葉渡是有心理準備的。
自古以來,每個王朝都在軍中設有監察機構,隻是有些是背地裡的,有些是擺在明麵上的。
但是這其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監督者權利過小,就會出現武人當他們是個屁的現象,權利過大,則有可能淩駕於原有的軍隊之上。
還存在一種雙方同流合汙的可能。
這些問題,每一個封建王朝都遇到過。
事實上,現在的大乾,朝廷對於監察體係的掌控,就出現了很大問題。
不是說,朝廷沒有辦法裁撤監督機構的負責人,而是沒有辦法改變這種製度存在本身的種種麻煩。
用朝中大人們的話來說,派監軍,監軍很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利,影響軍隊的戰鬥。最後仗打輸了,他們就會甩鍋,是朝廷用人不利。
不派監軍,就有可能胡作非為,甚至有可能黃袍加身。
有何建立一個行之有效,卻又可以合理掌控,並且不影響軍隊戰鬥力的監察機構,是相當困難的。
葉渡知道,這是一個係統性,任重而到的工程。
同時,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葉渡也準備開始限製上次的土地數目。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有些士兵,尤其是軍官,他手裡掌握的土地增長的速度比較快,用不了多久,就會達到一個恐怖的數字。
太多的土地,也不是好事兒。他有了土地過多之後,就會成為軍事地主,他天然的就會變得怕死。
所以葉渡準備給賞賜的土地,加一個上限。
比如說,一百畝土地。
超過一百畝,就不賞賜土地了。
可有些士兵,卻是很厲害,總是能打破常規,獲取戰功。
葉渡思前想後,想到了兩條道路。
第一條,是可造之材的,又立下了那麼多軍功,肯定是要升任軍官,或者更高級的指揮官的。
這種情況下,他們屬於更高級的股東,手中又掌握著權利。
他獲得的賞賜,就比較多元化,房屋、金銀、榮譽頭銜,這些都可以。
第二條,並非可造之材的。若是他獲取了一定軍功之後,厭倦了軍旅生活,可以允許他退役,很多人在土地和財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不願意繼續在軍中服役了。
他們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這種該放人家走的,就要放人家走。
不要小瞧小富即安的心理,這種人在軍中大有人在。
同時,葉家軍也有擁軍團,對於那些滿足於現狀,懈怠訓練,作戰不積極的士兵,也會進行勸退。
但隻要此人擁有戰功,葉家軍都會頒給他一個退伍勳章。
讓他即便是脫離了軍隊,隻要是在葉家軍體係之中,將會獲得更多的尊榮,他的子孫後代,也可以以此為榮。
若是人家想要繼續服役,葉家軍也不會虧待他們。但也不會給予他們更多獲取軍功的機會,而是將他們在最危險的前線退下來。
讓他們擔任教官,或者地方遊擊隊、武裝隊的負責人亦或是軍官。
這樣儘可能保存一部分老兵的生命,同時讓他們成為葉家軍的造血骨髓,為葉家軍源源不斷地生產新鮮血液。
這些在一場場大戰之中活下來的老兵,即便是沒有上升空間,他們也是寶貴的財富。
不到萬不得已,葉家軍肯定是不會放棄他們的。
因為他們掌握著寶貴的戰場經驗,這些經驗都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他們在非前線的休整狀態下,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對自己進行一種積累、完善,提升自己。
這樣軍功的循環係統就打開了,會變得越來越強。
大乾王朝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大乾王朝立國之初,雖然比起突厥來說,實力還是相對比較弱小,但是大乾的軍隊,戰鬥力相當彪悍,可以起到一種震懾效果。
可是隨著兩代帝王的征伐,老兵越發的稀少,最後淪落到讓契丹人直接欺負的地步,可以說是相當的唏噓。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