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歲點頭。
她離開那會兒,鄭鎣就說去京城讀書了,鄭妍信裡說過這事。還當人已經去了京城,原來還要過了八月半!
至於送李長安書籍,不是第一回了。鄭家是名副其實的書香世家,不奢望人家送孤本、真跡,就是手抄本,他們該到哪裡弄去?
李長安說是明後年準備下場,他本身,天資聰穎是一方麵,鄭家送的書籍幫了大忙。特彆是李秋歲回家的那次,鄭鎣親自給抄了家裡考上進士的長輩注釋。
李秋歲知道這玩意的價值,鄭鎣拿過來,她並沒有拒絕,這東西並不是花多少銀錢能買到的。小四哥出身農門,想走科舉,縱然有幾分天資,也是千難萬難,那些書籍多少能給他添些底氣。
她在鄭家生活了兩年,不說鄭鎣,就是不著調的鄭斌,也是才開口說話就給啟蒙了。能去鬆雲書院,縱然家世占了優勢,聽說進去那會兒也是要考試,他本身若是草包,人家也不會收他進門。
“等我小四哥回來,你把書交給他吧!”
人家既然給了,李秋歲也不會故作姿態,說不收之類的話。友情後補,前頭的事翻篇不提,鄭家有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不會不管。
至於果子,鄭家是個什麼反應?
趙大給人送過去就不管了,他著急回李家村。正如李秋歲說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成員外和姓胡的商販那裡還不知道果子長字這一碼事。先給他們一些尋常的果子,二十個大錢不算少了,一斤大肉才值二十個錢呢!
家裡的宅子還要幾天上梁,這邊果子陸陸續續的成熟。
李三祝喊來老爺子,商量之後,不打算找村裡人幫忙摘果子了。自家人,還有趙大、周平他們,再不濟,還有翠屏這些丫頭。
李秋歲專門想了法子,利用竹竿和布袋子,做了許多摘果神器。
開始摘果子這天,張氏把李秀兒帶過來幫忙,李秀兒能委屈死!
李秋歲這死丫頭,仗著識幾個字兒,會背兩本書,見著麵就提問她這那的。記得上一回,《三字經》她勉強能背誦一半了,這丫頭一見麵,竟然不讓她背誦,問起大意來了!她到哪知道大意是啥?
天知道,能背誦下來,她都費了老鼻子的勁兒!啥意思?關她什麼事兒,她又不用去科考。偏偏她娘就像李秋歲的親娘似的,人家說什麼她都當真。
聽聽,又在那跟三嬸兒誇李秋歲呢!
張氏把李秀兒帶過來,往李秋歲那邊一扔,她就不管了,忙著跟柳氏說話呢!
“歲歲就是聰明,看看鼓搗出來的這東西,摘果子,多好使的,可省了咱們老鼻子勁兒了!三弟妹,你說,這讀了書的孩子就是聰明懂事啊,還能讓人越來越文靜的!看看我家秀秀,以前多鬨騰,我和娘怎麼說,她都聽不進耳裡!如今讀了點書,越來越有姑娘家的樣子!”
柳氏心說,你閨女那是文靜嗎?都要委屈死了!
都是自家小閨女乾的好事!
柳氏就笑說:“看了幾本書,就喜歡瞎折騰,如今主意大著呢,淨折騰我和她爹!還是咱家的秀秀好,小時候還要你和娘說,如今讀了書,越發的乖巧聽話!”
柳氏並沒否認讀了書的好處,實際上,如今,李秋歲有了什麼想法,她也自動給歸功到讀書上頭了。
李秀兒委屈的抿著唇,三嬸嬸才是我親娘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