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鄭福帶過來的小廝遞過來一個大包袱,李秋歲點頭,翠竹伸手接了。
這番你來我往,胡海就站在邊上,自然從頭看到尾。
他想打李三祝家裡果子的主意,人家什麼情況,事先自然打聽清楚了。
他家小閨女的名聲可謂極大了,不說上河鎮,就說臨山縣城,那些說嘴的人或許都不認識李三祝是誰,說起他家的事兒卻是頭頭是道的。
有人這樣說,他聽見也就一笑而過。主要是人家一個小姑娘,在山上見過兩回,看樣子也就七八歲,那嘴裡換的牙還沒長出來呢!
跟他買果子這事,根本不搭嘎嘛!
進門那會,聽李三祝說家裡還有那麼些果子,本來可以裝糊塗,當做沒聽見了事。
可人家的果子太好了,他的話一點沒誇張,真就沒出臨山縣就被人搶完了。
不說那些沒買到的,就是今早出門,遇上那些買了下了肚子的,都跟他打聽什麼時候還有貨。
當時念頭一轉,就想多要一些果子,直接出言挑破了。也是看出李三祝這人雖然精明,骨子裡卻是厚道之人。
就拿他說的那些話,擱在老油條做慣了生意的人身上,真不值當去尷尬。
還有就是給果子命名這事了,當時他和他表兄陳七隻顧得上眼熱人家的果子,還有就是急於促成這樁買賣。
等晚上回到家,人一躺到床上,才算尋思開!再有果子受歡迎的程度,就知道人家怎麼個打算。
這明顯就是奔著打響自家果子名聲去的!
今早要過來這裡,昨晚上胡海就去陳七家裡了,兩人湊一起嘀咕,隻覺得是湊巧了,人家壓根沒想這麼長遠。
不管怎麼著,對待李三祝的態度都該更謹慎。
一進門,聽見李三祝跟人說的話,自覺拿到人家話裡的短處了,盤算著能多弄些果子回去,這才出言直接給挑破了。
李三祝的小閨女跟那什麼鄭府的大管家寒暄,開始他隻當人家在寒暄。還心說這小丫頭行啊,你看那說話做事,不知道的真當是哪家的閨秀了,這話實心誠意,真不是諷刺人!
越想越是那麼回事兒!
被晾的久了,這小丫頭也不是沒禮貌沒見識的,不說打聲招呼,壓根沒朝他看一眼。
胡海總算回過味了!
鄭福多精明的,哪能看不出李秋歲的小心機!
這人乾什麼來的,剛才的話裡也能猜出一二了。
果子他們家也要啊,多少都要!這還是夫人的原話。
鄭福故意幫忙搭台子,繼續往下唱這出戲,“……趙管家走後,夫人把您送過去的東西,各個院子都給分了!您給送的果子不少了,幾大筐子呢,奈何家裡的人口多,小姐公子們一償味道,都極喜歡,二回頭又去夫人屋裡要。為此,二小姐請了小姊妹來家裡,聽說還給果子賦了詩了!這就又催著老奴過來看看……老奴帶來了三四輛馬車,果子用不著再尋一間屋子存放,多少果子都能拉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