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半賣半送給了一整個山頭,不成想這就有收益了!
縣令是同進士出身,想晉升本就比同期的進士艱難許多,臨山縣地處偏僻,又山地居多,想興修水利十分不易。十多年了,在臨山縣沒做出亮眼的成績,硬是沒挪過窩,迫切想做出業績。
李三祝能開墾山地,種果樹創收,也屬農桑墾殖的範圍了。
如今李家村那麼些人模仿,這要真能都有收益,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手頭寬裕起來,就是他的功績呀!
升官還不是指日可待嘛!
縣太爺大手一揮,直接吩咐主簿,利索給辦理了契書。
就是銀錢上讓的利,沒有李三祝那會兒的多,因著裡正先前提過,大家心裡都有準備了,倒是沒人在縣衙裡唧唧歪歪。
他們都盤算,買山頭了,下半年先給地整理出來,開春了就種上果樹,就像李三祝家那樣,買四五年生的果苗,等到秋裡就該有收成了。
這一次去縣城買山頭,李廣平也跟著了。
鄭家給的那兩百畝地,說是族裡的,多少雙眼睛盯著,也就莊頭兒給家裡偷摸送點雞鴨鵝蛋的好處了。
自從脫口說出休了柳氏的話,李廣茂那一家人對他就沒有以往親近,他心裡有氣兒,也不愛跟他們家處了。
李三祝家裡種的果樹就在那裡,他早悄悄去瞧兒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收成幾何,聽村裡幫工的人說,那果子都是按個賣。
你就說那是多少銀錢?
要說沒眼熱,連李廣平自己都不信。
二回頭又聽說李廣茂家裡又去買了山地,就連嫁了本村的閨女,挨著他們家都給買了一片。
李廣平摸了摸心口,那裡放著新鮮出爐的契書。
李三祝從劉一刀家裡回來,與李廣平走了照麵。
遠遠就看見人了,懷裡像揣了寶貝一樣,時不時就要摸一把。
都走碰頭兒了,總沒有避讓的道理,李三祝一邊腳步不停,一邊道:“族長大伯,這是從哪兒回來?”
李廣平一驚,回過神兒來了。
極為平常打招呼的話,聽在耳朵裡,怎麼聽怎麼不對味!
李廣平撚了撚手指,把手背在身後,就有些意味深長的感歎道:“三祝啊,你以前可沒這般客氣!”
大伯就大伯,族長就族長,哪門子的族長大伯!
李三祝早已不是當初的李三祝,自從這人算計他家小閨女,還一副對他家有恩的嘴臉。進出他家當自個家了,甚至揚言要休了他媳婦,他就不拿這人當長輩了。
見了麵,還能客氣的喊一聲族長大伯,都是他接觸人多,見了世麵,心胸才算開闊了。
李三祝不理會李廣平的陰陽怪氣,笑說:“以前我不懂事,隻當您是德高望重的長輩兒了,可忘了您還是咱們李氏一族的族長,說話做事自有一番道理的!如今,我見了您,哪還敢不客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