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做了一半,土匪窩被燒,一幫子強盜土匪沒了安身之所,跑著跑著反應過來,邊塞魚龍混雜,機會多,更適合他們這群亡命之徒。
這時候,李長雷死活不同意李秋歲再冒險。
李秋歲這邊幾人通完氣商量好說辭,就各回各家了。
她們提過的方啟主仆,早一步回到了臨山縣這邊的官署。
“公子,事情辦完,咱們是不是也該啟程回京城了?這回的事,這般順利,還真是多虧了李姑娘。”
鬆義對李秋歲的第一印象不好,這回也點頭認同了鬆原的話,“不是臥虎寨那幫土匪走投無路,正巧起了大撈一筆的心思,咱們想抓謝馮嚴三家的現行,且有的磨!”
“可不是巧麼?臥虎寨那個大當家,跟打傷李姑娘父親的幾個亡命徒,是多年的結拜兄弟。情誼深啊!還真是心大,什麼人都敢收留,李姑娘什麼人,一個人掀翻裕升武館,還臥虎寨,你就是真虎,李姑娘也不會怕呀,人家可是六歲就能打死老虎了……”
越吹越沒邊兒了,那是李老爺領了村裡十多個人幫忙打的好不好。
鬆義怕話題越扯越偏,趕忙問起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公子,你說這一切是不是太過巧合了?”
鬆原雖然是個碎嘴子,李秋歲送的幾個石榴,輕易把人收買了,但能跟在方啟身邊,並不是真的笨蛋。
小冊子是他親手交給李秋歲,之後這三家和四海鏢局一塊兒玩完,怎麼想怎麼覺得太過巧合了?
還有他家公子,裕升武館查到打傷李三祝那群人的蹤跡,回來就讓他送小冊子,是不是早就猜測到李姑娘之後的行動了。
送小冊子這事鬆義不知道,鬆原看他家公子,猶豫道:“這事、也不算巧合吧?”
方啟笑笑,沒有要阻止鬆原的意思。
鬆原挺著胸脯把小冊子的事說了。
鬆義恍然,原來是公子的謀劃。
事情這就說的通了,就說李姑娘一個鄉下姑娘,哪來那麼多的心思?
鬆義實事求是說,“李姑娘也不錯了!”
“意會到公子的意圖,把土匪一個勁的往肅州趕,那幫子土匪享受慣了,沒銀錢,沒物資,人多勢眾,想發展勢力,可不就要去搶嗎!他們中有人正好在四海鏢局走過鏢,謝馮嚴三家的底細他們最清楚,也知道他們最肥,私鹽生鐵這些,搶了他們,他們也不敢聲張,成不成的,悶虧都吃定了。有臥虎寨的土匪和四海鏢局的人攀咬著不放,讓咱們人贓並獲,名正言順的去抄家。”
這裡邊兒還有許多說不通的地方。
比如他們家公子什麼時候,怎麼說服的李姑娘,明明有實力親手抓住人,非要把人整整齊齊的往邊塞趕。
又是誰提議關外養馬容易,無拘無束,日子特彆逍遙?
沒有前麵的鋪墊,他們也不會冒險去搶劫。
鬆原和鬆義你一句我一句,隻顧著往他們家公子臉上貼金。
方啟沒去提醒。
李秋歲!
方啟在心裡默念了一遍李秋歲的名字,並沒有出言反駁鬆原鬆義的說辭。
想片葉不沾身是吧?
置身事外也好!
黑鍋他給背了。
四海鏢局在臨縣這邊的名聲不小,被一鍋端了,這樣的消息傳揚的很快。
昌順,大東家找來了白管事和黃管事過來說話,“李家村老爺那邊,你們再派個人過去看望……不,你們兩個親自去走一趟。唉!我這兩日不巧去府城有點事兒,不然我該親自走一趟的,李家這樣的清正人家,咱們就是不深交也不能疏遠了。”
白管事和黃管事麵麵相覷,李三祝出事,他們第一時間過去看望,忙前忙後跟著打聽消息,就是怕那位小姑奶奶誤會是他們的人做的。
四海鏢局早前過來送賠禮,他們聽說,李家也收下了,還以為事情就這麼完了,這都過去小一個月了……
黃管事跟大東家有親,湊近了小聲問,“東家,四海鏢局真的完了?聽說是叛國罪,都得殺頭?”
大東家給了他一個禁聲的眼神,“小心禍從口出!”
就是背後也不能亂議論。
大東家整理了一下下裳站起身,“好了,你們先去看望李老爺,替我美言兩句,得空了,我親自上門。”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