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娘嘍!迎新娘嘍!”
街道上,一群孩童跳著腳,拍手叫嚷著在人群裡穿梭。
滿大街都是出門瞧熱鬨的民眾,但後方隊伍裡的新郎卻不是乘馬,而是坐車。
馬車周邊圍上了許多的刀盾護衛。
這樣的場麵,平常人家迎親可見不到。
有士族子弟譏諷道
“咱們這位征東大將軍可真是惜命。”
立即引起友人們的哄笑。
然而,哄笑過後,又有些惋惜,像謝道韞這樣的才女,居然嫁入了武家。
馬車內的桓熙並不在乎彆人怎麼看待他坐馬車去迎親的行為。
今日人山人海,不同於去襄陽時的臨時起意,如果有人想要謀刺自己,這麼長的時間,足夠對方做出安排,真要騎著馬走在街上,那不成了人肉靶子。
就他今日所坐的馬車,都在內部鑲有鐵板,能擋弩箭。
隊伍敲鑼打鼓來到謝府門口,負責張望的婢女趕忙朝門裡喊道
“夫人,接親的隊伍來了!”
話音剛落,謝玄就從府裡衝了出來,攔住了正要進門的桓熙:
“姊夫,阿姊說了,得讓你就今日大喜之事,賦詩一首,才可進門見她。”
謝道韞自然以為桓熙是能吟詩作賦的,畢竟當初追求她的時候,就沒少展現才情。
但桓熙熟讀許多詩詞,偏偏不知道有哪一首描寫新婚之喜。
好在他自有辦法,與謝玄附耳幾句,謝玄聞言雙目一亮,便匆匆跑了回去。
謝府,眾人見到謝玄回來,紛紛追問,就連謝道韞也抱有一絲期待。
謝玄說道
“姊夫說,今日就不作詩了,隻有一句話讓我帶給阿姊”
說著,卻又賣起了關子,在眾人屏息以待的時候,就是不說下文。
謝家第二女謝道粲催促道
“究竟是什麼話,阿弟你倒是快說呀!”
彆說謝道粲,就連謝道韞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謝玄也不再捉弄眾人,他傳話道
“姊夫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謝道韞聽到這句話,一顆心仿佛浸到了蜜罐裡,當即就要出門,卻被謝母一把拉住。
“母親你這是作甚,我不讓桓郎作詩了!”
謝道韞以為母親非得讓桓熙做出一首詩來。
謝母無奈道
“我的傻女兒呀,你著什麼急,還得蓋上蓋頭,捧著團扇呢!”
謝母又怎會在女兒大喜的日子挑事。
謝家兄妹們大笑,鬨得謝道韞又羞又臊,趕緊把團扇拿上,蓋上蓋頭,眼不見為淨。
不久,謝家眾人就簇擁著新娘出門,桓熙興奮的迎了上去。
謝母讓桓熙牽起謝道韞的手,說道
“熙兒,老身今日就把令薑托付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