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深入河套,如今想要退兵,等待他的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
梁軍回到銀川城,稍作休整,來不及開一場慶功宴,謝艾便派出大量的胡騎,監視虞軍的動向,防著苻堅等人悄悄溜走。
銀川城內多的是胡騎,這些人打硬仗不行,可是在占據絕對優勢,打起順風仗來,卻是個頂個的好用。
現在虞軍的士氣幾乎跌至穀底,尤其是那些逃回來的精銳步騎,在受到一場驚嚇過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恢複過來。
這時候,自然到了那些梁軍弓騎逞威風的時候。
北線的戰鬥尚未完結,但局勢已經注定,隻要不出現意外情況,苻堅必然是要灰頭土臉的退回河東。
翌日,清晨,僅僅隻是大戰後的第二天,謝艾就從城外的哨騎口中得知消息,虞軍拔營撤兵了。
《孫子兵法·軍爭篇》有雲: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即:對撤退回國的敵軍不要去阻攔,對被包圍的軍隊必須留下讓他們逃走的缺口,對瀕臨絕境的敵軍不要逼迫太甚。
這些道理謝艾自然清楚,但他可不會讓苻堅走得這麼輕鬆。
銀川城外,謝艾看向前來送行的索遐、車胤,囑托道:
“索左輔,車右輔,銀川的城防便交由二位了。”
謝艾自然是要親自領軍追逐,與他同行的還有鄧遐。
彆看謝艾在戰場上乘坐輕便小馬車指揮作戰,但他出生在涼州,自然也是會騎馬的。
車胤與謝艾的交情並不深,隻是點點頭應下此事,索遐則忍不住提醒道:
“子秀(謝艾字)切莫掉以輕心,需得謹慎,可不要中了虞人的全套。”
索遐擔心苻堅半道設伏,在擊敗了謝艾與鄧遐的追兵以後,提振了士氣,回過頭來繼續進攻銀川。
謝艾聞言笑道:
“我並非是要阻斷虞人的歸路,隻不過是要沿途襲擾他們,拖慢虞人行軍的速度而已。”
謝艾所言不假,此戰,他隻帶一萬輕騎兵,與鄧遐的百保鮮卑配合,合計也不足兩萬人馬。
而苻堅尚有九萬步騎,假如謝艾是抱著將苻堅留在河套的想法,前往阻擊敵軍。
誰也不能保住,隻盼著能夠回家,卻被逼上絕路的虞軍,是否會將恐懼轉化為憤怒,在絕金剛之中又能迸發出怎樣驚人的力量。
這也就是兵法中為何要提起歸師勿遏,窮寇勿迫。
如果桓熙並沒有進攻河東郡,而是召集各路援軍趕赴河套,謝艾哪怕不惜傷亡,也得留下苻堅,等待桓熙前來將其圍殲。
但現實是桓熙選擇了河東郡,選擇了鹽池,他不能保證在自己率軍救援銀川的時候,苻堅聽說消息,非但不跑,還會頭鐵的留在銀川等待自己前來。
既然謝艾沒有能力圍殺苻堅,他所要做的,便是通過不斷的襲擾,儘可能拖慢虞軍撤離河套的速度。
畢竟在甩不開身後追兵的情況下,苻堅也不可能一路急行軍。
而如果分出部隊斷後,則等同於是壁虎斷尾。
分得多了,苻堅心疼,分得少了,又攔不住謝艾、鄧遐。
因此,隻能是全軍徐徐而退。
畢竟在苻堅看來,自己並不需要急著回援河東。
此時李威已經率軍南下,燕國也已經出兵,這些都是得到了證實的消息,足夠讓苻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