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是一門學問,譬如阿滿,生來就是好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自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同樣精通投胎這門學問的,還有桓濟剛降生的庶次子。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比阿滿更幸運,因為他不需要像阿滿那樣的努力,去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當然,這對於阿滿來說,無疑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他能擔負起這份責任。
常言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桓熙養著的也不是一群庸醫,阿滿在未央宮安養數日之後,總算是康複了。
隻是身體並沒有完全好利索,但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回到尚書台,跟隨王猛學習如何處理政務。
對於桓熙來說,遠離了戰爭,生活看上去波瀾不驚,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
“這算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吧。”
看罷從晉陽傳回來的情報,桓熙朝著王猛無奈搖頭道。
說著,桓熙將情報遞給王猛過目。
情報顯示,虞、燕兩國正如桓熙、王猛所預測的那樣,準備聯合出兵,奪回河東郡,事成之後,兩家約定共分鹽利。
對於苻堅來說,這也是無奈之舉。
以虞國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從桓熙的手中奪回河東郡,因此,苻堅必須要借助燕國的力量。
與其坐視梁國源源不斷地開采食鹽,牟取暴利,倒不如選擇與燕國共享。
這份情報的來源真實可靠,桓熙已經基本確定,春耕之後,兩家就會向河東郡用兵。
王猛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因而並不驚慌,他將情報交還給桓熙:
“看這情況,王淵已經能夠接觸到虞國的機密了。”
桓熙微微頷首。
王淵沒有浪費自己為他創造的機會,他順利地接近了李威,並且得到了對方的信任。
如今李威早已被其家人贖了回去,苟太後與苻堅他們母子對其信任不改,王淵在密信中就有提到,李威時常被苟太後召入寢宮,而苻堅也仍然事之如父。
這對桓熙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有王淵潛伏在李威的身邊,虞國等同於對桓熙單向透明。
情報戰從來不可輕視。
就比如這一次,桓熙甚至已經提前知道苻堅準備在春耕之後大舉用兵。
因此,他必須提前做好應對。
“先生,我欲在河東調集十萬步騎,還需先生為我保障後勤。”
桓熙正色道。
他知道,自己輕飄飄的一句話,背後不知王猛要付出多少的心血。
然而,對於王猛來說,被桓熙倚重的感覺如同毒藥,是會上癮的,相較於如今的勞心費力,他更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不被桓熙所需要。
“這是微臣分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