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媚體_絕色單親媽媽的冒牌未婚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0章 媚體(1 / 2)

南宮晴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讓夏如風陪同一起去辦公室。

主要是,她真的不擅長應付那個獨孤水仙。

前往教師辦公樓的途中,夏如風心緒紛雜。

從小到大,‘母親’這個詞對他來說是非常陌生的。

在他二十三年的人生中,母親為他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把他生了下來。

除此之外,他的人生再也沒有母親參與。

人生的每一個值得慶祝的節點,譬如周歲生日,五歲生日,成年禮,都沒有母親這個角色在身邊。

他以為自己並不在意。

但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還有母親後,夏如風的心態發生了一些變化。

他內心有重逢的期待,但也有不安、迷茫和不解。

他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問母親。

尤其是偷換孩子的事。

暗忖間,南宮晴的聲音突然響起。

“到了,就是這間辦公室。”

夏如風收拾下情緒,抬頭一看,他已經隨南宮晴進了教師辦公大樓,並且已經來到三樓的一間辦公室門口。

“我敲門了啊。”南宮晴又道。

夏如風點點頭。

隨後,南宮晴敲了敲門,並隨後打開了門。

辦公室裡隻有一個女人。

一個相貌看起來隻有三十歲左右的女人,身材曼妙,曲線優美,眼睛深邃而美麗,就像是璀璨的星辰。

看久了,一不留神仿佛就能被那雙星辰般的眼眸迷失心智。

即便夏如風身邊美女如雲,但他還是被女人驚豔的姿色給吸住了目光。

這時,女人走了過來。

她來到夏如風身邊,饒有趣味道:“哎呀,被姐姐迷住了?”

咳咳!

夏如風直接嗆著了。

“這女人怎麼回事?雖然她17年前就離開了夏家,當時,自己那雙胞胎哥哥才六歲,但不至於連自己兒子都不認識吧?”

夏如風懷裡就有夏家的全家福照片。

拍照時間就在母親離開夏家不久前。

照片上的雙胞胎哥哥其實跟長大後很像的。

“彆人認不出也就算了,你可是我們的母親啊!”

這時,夏如風還沒開口,南宮晴卻已經忍不住道:“獨孤老師,你連自己的兒子都勾引嗎?”

“兒子?”獨孤水仙瞅著夏如風,眨了眨眼:“仔細看,這鼻子和眼睛的確有點像姐姐呢。”

“姐姐?”

“哦,我是你媽媽的雙胞胎妹妹。”獨孤水仙道。

夏如風一臉黑線道:“你在開玩笑嗎?獨孤水仙明明是我母親的名字。”

“錯,是她用的我的名字。”獨孤水仙道。

“我怎麼沒聽說過你的存在?”夏如風又道。

不隻是她沒聽說過,夏家人就從來不知道夏母還有一個雙胞胎妹妹。

“難道是母親不想認我,故意這麼說的?不過...”

夏如風看著獨孤水仙,瞳孔微縮。

“兩人的性格的確完全不同。聽夏如煙說,母親是一個非常溫柔的女人,從來沒有跟任何人吵過架。很多接觸過母親的人,對她的評價最多的話就是溫柔如天使。但眼前這個女人充滿了性感和野性,就像狂野的精靈。更重要的是!”

“母親是17年前離開家的,她現在的年齡應該在五十歲上下,但眼前這個女人看起來最多三十歲。她說她和母親是雙胞胎,但年齡上完全對不上。不過...”

夏如風目光閃爍。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駐顏丹,但武道境界突破到大宗師境後,人體的所有機能都會有一次質的蛻變,細胞活性增加,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的衰老速度就會大幅減緩。雖然不能青春永駐,但五十歲的人看起來像三十歲,是可以做到的。”

“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要突破到武道大宗師境。”

夏如風目光再次落在獨孤水仙身上。

“這女人,大宗師境了??”

這時,獨孤水仙攤了攤手道:“一言難儘啊。”

夏如風嘴角微抽。

“什麼一言難儘,就是不想說!”

這時,獨孤水仙突然伸手在夏如風亂摸一通,然後驚訝道:“喔,大外甥,你這身體不錯啊,要跟著小姨學武嗎?”

“嗬嗬嗬,不必了。”夏如風斷然拒絕。

大宗師境的武者都是有尊嚴的。

除非一開始就是師徒關係,否則,到了大宗師境,沒人願意再拜其他人為師的。

“小姨門下有個女弟子,很漂亮哦,而且身材超頂,胸大臀翹的。”獨孤水仙又用充滿誘惑的口氣道。

“不了,我...”夏如風頓了頓,硬著頭皮,又道:“不近女色。”

南宮晴:...

她很想對著夏如風的襠部來一腳。

“不近女色?老娘差點被你玷汙,你在這裡裝什麼白蓮花呢!”

獨孤水仙並不了解夏如風,她用手攬著夏如風的肩膀,又道:“大外甥啊,古人又雲:食色,性也。你要是不懂女色的美妙,將是你人生一大憾事啊。”

南宮晴扛不住了。

“喂,獨孤老師,你們即便不是母子,也算是親戚吧。你作為一個小姨跟自己的外甥談論這種黃暴的問題,合適嗎?”南宮晴忍不住道。

獨孤水仙另外一隻手突然攬著南宮晴的肩膀,然後咧嘴一笑道:“晴晴,彆這麼呆板。年輕人要想修習至高武道,首先要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首先要解放自己的身體。男女之事可是蘊含著天道法則啊。”

噗!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