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這種賴上門來的,還有什麼事乾不出?”
“你,你不要亂說,如果凳子沒問題,我才不會上門來找你。”
元妮收了收據,把錢遞給呂同誌,“凳子沒問題,這是明代四足鼓凳,之所以看起來新,是因為保存得當,你想看木頭,不能從麵上看。”
“那從哪裡看?”
姥爺忍不住了,“當然是從裡麵看。”
他走上前,雙手一拍凳麵,也不知用了什麼巧勁,剛才還完整的圓凳,就散開變成了四條腿和一個凳子麵。
明代紅木家具,完全使用榫卯結構,不用一點膠,不打一根釘。
姥爺手腳利索,接住了凳子麵,元妮則拿起凳子腿。
“這,你是怎麼拆開的?”呂同誌被驚呆了。
“這你彆管,你不是要看木頭嗎?從這裡看。”元妮指著凳子腿的榫卯部分,讓呂同誌看。
榫卯部分不上漆,能真實反映木料的情況。
這個凳子,是用上好黃花梨木做的,雖百年卻不腐朽,隻是顏色變得暗沉,特彆有層次感。
看到榫卯結構的凸起部分,呂同誌隻覺得腦袋轟轟響,她不懂古紅木家具,隻是覺得凳子太新,又不相信元妮的眼光,這才上門找麻煩。
可是,從元妮指點的位置看去,木料凸顯出來的色澤和層次,十分符合姨夫說過的明代家具特征。
難道,這兩個凳子竟然是真的?
在這一瞬間,後悔的情緒猶如排山倒海般襲來,她就不該不懂裝懂,雞蛋裡挑骨頭。
要知道,明代紅木家具,在這個窮鄉僻壤賣不上價錢,可在大城市那些識貨的人眼中,可是很值錢的。
呂同誌記得很清楚,姨夫曾經說過,有喜好老紅木的有錢人,曾出過三百塊,就為了收購一個品相好的紅木凳。
什麼叫品相好?
自然是像眼前這紅木凳一樣,完整,新嶄嶄的。
呂同誌呆若木雞,後悔不已。
元妮冷眼看著,“錢都拿到手了,你咋還不走啊?”
“我,我,我不要錢了,你把凳子給我吧?”呂同誌臉皮也是真厚,伸手就想去搶紅木凳。
她反應奇快,如果紅木凳是真的,一對的價格比單個更高,她隻要花五十塊錢,就能以小博大,賺到好幾百。
“做夢呢?”元妮伸手,啪的一聲,就打到了呂同誌手上。
如果不是看在顧超的麵子上,元妮就會找機會,自己掏錢買下這對紅木圓凳了。
畢竟,這對凳子可是大頭那裡,唯二的真貨。
陳家人瞪大了眼睛,這下子他們也看出來了,並不是元妮看走了眼,而是這姓呂的不識貨。
姥爺得意洋洋,哼唱著紅燈記,然後慢悠悠地把圓凳裝了回去。
大舅舅則打開門,冷冰冰的對呂同誌說道,“錢,你都拿到手了,快走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