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舊磚,肯定原來就有。”
“哎呀,舊磚也挺好,這屋子真齊全,該有的都有了。”大舅母無比羨慕。
最愛說酸話的二舅母趙富花沒來,所有人嘴裡都是發自內心的羨慕,卻不妒忌。
“都是一家人哩,妮兒進城了,我們以後進城也有個落腳的地方,這就夠了。”四舅母笑眯眯的說道。
她打開隨身拎的籃子,從裡麵取出幾塊繡花的布,“俺娘聽說妮兒進城了,特地做了幾塊蓋布。”
啥是蓋布呢?就是用來苫東西的布。
現在人節儉,啥都怕弄臟了,有點好東西,比方說杯子呀,收音機呀,都要弄塊好看的布苫一苫。
四舅母娘手巧,她弄的白色苫布全都剪出了鏤空的花紋,還繡了邊,有菱形的,有圓形的。
大家把苫布一塊塊拿在手裡瞧,一邊看一邊讚歎。
大舅母也把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了,“我沒有那麼好的手藝,就給你做了幾個門簾。”
門簾兒跟苫布是一個道理,既是點綴也是用品。
這幾個門簾都是淺桃紅色的,掛在房門上,映襯著綠樹,還挺喜慶。
元妮笑道,“大舅母,四舅母,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們來就行了,還拿啥東西?”
“溫鍋暖瓶,多少拿一點,這是心意。”姥姥說著,從姥爺的背簍裡拿出一個新暖瓶,放到了桌上。
暖瓶是鐵皮的,元妮知道這個東西很貴,供銷社要賣十塊錢一個,竹編皮的暖瓶最便宜,一個也要五六塊。
不論貴賤,這都是大家的一片心,看看時候也不早了,元妮兒把招娣叫過來,給了她十塊錢,“買五斤肉,再買條魚,菜你看著買。”
“妮兒姐,咱中午吃啥?”
在村裡過日子,最常做的就是麵食,紅旗大隊不產米,輕易也吃不到一回大米飯。
“做米飯吧,我現在就把米飯蒸上,你回來就炒菜。”
招娣答應一聲就要走,姥姥把她叫住,“招娣,這城裡你都熟了吧?把你幾個表兄弟都帶上,讓他們出去轉轉。”
大表哥八一,二表哥建軍,四舅舅的兩個孩子貓蛋和狗蛋,都眼巴巴的看著呢。
招娣也大方,“姐,再給我點兒錢,我們吃個奶油冰棍,再喝瓶汽水。”
元妮摸了摸招娣的頭發,又給她兜裡塞了十塊,“再買點鈣奶餅乾,還有瓜子兒糖啥的回來吃。”
奶油冰棍,汽水,這都是在村裡接觸不到的東西,八一和建軍歲數不小,還矜持著,貓蛋狗蛋的口水都要下來了。
四舅母搖頭,“該多帶幾個孩子出來見識一下,你看招娣和盼娣,比過去大方多了。”
大舅也在一旁看,可不是嗎?
以前在村裡的時候,招娣和盼娣的頭發像枯草,整個人都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這才進城幾天呀,倆丫頭小臉圓了,穿的也精神了。
這一方麵是進城長了見識,另一方麵主要還是錢養著。
元妮娘本以為自己是親娘,她一進門,閨女咋都得對她親熱著,可說了半天話,元妮愣是沒跟她主動打招呼。
元妮娘倍受冷落,突然看見盼娣在一旁站著,就趕緊把盼娣拉過來,“盼娣,你想娘了沒有?”
盼娣歲數小,最好哄,隻要盼娣一說想娘了,元妮娘就趁機留下,不走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