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妮趕緊指著清理出來的桌麵,“在那裡。”
跟著範教授一起衝進來的,還有一位頭發胡須花白的老者,他一看到畫,立刻摸出放大鏡,認認真真觀摩起來。
搞古董收藏的人並不是什麼都懂,金石玉器,書畫絹帛,各有所長。
這老者是範教授領過來的,應該是懂書畫。
老者越看越激動,“是張?的話,而且是他晚年的作品,這個時候,他的畫風已經成熟,你們看……”
老者說著,指點起山水細節,頭頭是道講了起來。
跟著範教授一起衝進來的,還有幾個學生,那都是高年級考古係學生,他們己窺門牆聽得很認真。
元妮也能聽個大概,隻有李鳳霞聽不懂。
等老者講完,他才想起來,“這畫是學生發現的?人呢?”
李鳳霞趕緊把元妮推出來,“這是元妮同學發現的,我都沒想到畫框裡有東西。”
範教授和老者都用讚許的目光看向元妮,“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你很不錯,有眼力啊。”
接著範教授又問起一些細節,比方說,元妮怎知畫框墊紙裡有東西?
元妮就按照早就想好的套路說了,“墊紙剛好破了,我看到裡麵有畫。”
“是這幅畫的運氣啊,幸虧遇到你,要不然它也跟著進廢品堆了。
但這幅畫沒有得到好的收藏,畫麵損毀的厲害,接下來我要對它進行修複。
你們兩個孩子,願不願意跟著我一起做這項工作啊?”老者看向元妮和李鳳霞笑眯眯的問道。
修複古畫,這是一項了不得的本事。
耿老爺子和耿老太太在這方麵有獨到的研究,然而據他們說,夫妻倆的手藝,在這行裡隻算平常。
這位老者名為找助手,實則是要傳授她倆修複技術了。
雖然已經進入大學考古係,但有些東西學校會教,有些內容學校可是教不了。
就比方說這修複技術,各家各派的獨門技術,都是不外傳的。
跟著老者的幾位高年級學生,都露出了複雜的眼神,羨慕嫉妒恨……兼而有之。
李鳳霞張大嘴巴,“可我們還要參加集體勞動……”
這傻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老者說的是啥意思,元妮趕緊拽拽她的袖子,“我們願意的。”
範教授也笑著說道,“盧老從不收徒,你們跟著盧老好好學習吧,你倆給盧老當助手,也給記勞動分,就不用再參加集體勞動了。”
這下子李鳳霞也聽懂了,她忙不迭點頭,“好啊。”
範教授笑了笑,這是元妮用眼力和本事換來的機會,彆人妒忌不來。
他一邊這麼想著,一邊用專業工具把這張古畫裝了起來。
一行人拿著畫就往外走,盧老已經開始講解修複古畫的基本知識了。
就在這時,杜蘭和方苗苗才氣喘籲籲的跑回教室。
果然元妮說的對,收廢品的根本不收廢舊木料,尤其是相框和廢桌椅,木料實在是太消薄了,沒辦法派上用場,隻能當劈柴用。
走在路上的時候,杜蘭和方苗苗已經商量出章程,實在不行,隻能分組往外搬木料,元妮和李鳳霞,都在農村生活過,體力應該不錯……
因此看到元妮和李鳳霞往外走,兩人就急了,原本剩的時間就不多了,這倆人還往外跑,那活誰來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