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妮打開燈,認真研究起青石印章,沒看出什麼端倪,她又拿出放大鏡細看,這回就看出問題來了。
青石上竟然有均勻的孔洞?
照理說,天然形成的石塊,不管是大理石還是玉石上邊,肯定是有氣孔,但這氣孔大小不一樣,有的有,有的沒有。
天然的石頭上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孔洞。
一旦所有的孔洞都一樣,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東西是人造的。
或者說,覆蓋在印章上的那一層石皮,是人造物品。
想明白這裡邊的道道之後,元妮就開始琢磨,準備把這層石皮弄下來,這樣就能看到裡邊的寶貝了。
可青石皮早已凝固,牢牢的覆蓋在印章之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要不然,也不會過了這麼多人的眼兒,愣是沒人看出來寶貝的真麵目。
該怎麼辦呢?
元妮猛然想到一個辦法,用熱水,她找來小鐵鍋,燒了一鍋熱水,然後把青石印章泡在裡頭。
能做印章的材料,質地都很堅硬,至少是不怕熱水的。
如此泡了半天,那青石皮果然變得軟塌塌。
元妮就明白了,這個法子可行。
臨睡覺之前,她又把水加熱了一下,重新把印章泡了進去。
元妮醒的很早,天還沒亮,她就一個機靈,從夢中醒來。
披好衣服,再去看熱水裡的印章,外表那層輕石皮已泡的膨脹,用手輕輕一碰就脫落下來,裡邊是一枚白玉印章。
這枚白玉印章很小,長三厘米,寬度隻有兩厘米,印章是上方刻著一隻鳳凰,造型古樸大氣,端莊典雅。
乍見鳳印,元妮整個人都精神起來,在封建皇朝,什麼人才能用鳳印?
自然是皇後了,難道這竟是一枚皇後印?
印章上都是陰刻小篆,元妮蘸了點印泥,把章踏在白紙上,白紙上赫然呈現出四個字,呂雉之印。
曆史上隻有一位皇後叫呂雉,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可不是普通人。
從手部傳來的灼熱感判斷,這枚印章是真品,既然是真正鳳印,又是呂雉的,那絕對是價值連城。
考慮到今天還要上課,元妮顧不上再研究,直接找了個盒子,把印章收起來,然後藏入夾牆之中。
包裹在白玉印章外邊那層青石皮兒,已經完成曆史使命,元妮兒直接把它弄碎,然後埋到了院子裡。
等她做完這一切,剛好聽見大花在叫。
元妮家是三進院子,大花就在第二進院子裡養著,左鄰右舍能聽到點動靜,但遠遠達不到擾民的程度,所以也沒人計較他家養雞。
為了吃個雞蛋,在城裡養雞的人也很多,彆說元妮住的這種深宅大院,就是大雜院裡,還有人想方設法壘雞窩呢。
姥姥起床做飯了,今天早上吃的是白菜雞蛋盒子,玉米麵糊糊。
盒子一個一個的捏起來麻煩,元妮過去幫忙,祖孫倆正聊著,四舅母也起來了,“媽,你早上做這個乾啥?太麻煩了,隨便餾塊饃就行了。”
“麻煩啥,孩子們都要長身體,以前是沒錢,舍不得吃好的,現在有錢了,還不給他們做點好的呀?”
早飯剛做好,姥爺就回來了,他要扔垃圾,起的比大家夥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