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陳大勇和妻子小霞一起來了四合院,兩人對這院子是讚不絕口,房子大,院子更大,收拾的又乾淨又敞亮。
“跟你們這房子一比,我們住的那就是小黑屋。”小霞羨慕不已。
“慢慢來,房子總會有的。”四舅母笑著說道。
四舅舅拉著陳大勇的手,給他兜裡塞了一張大團結,“早就說要去看看你,結果成天忙,你喜歡吃啥,就自己買點補補。”
陳大勇急忙給他塞回去,“兄弟,你家幫的太多了,我咋好意思要你的錢?”
“拿去,不拿就是看不起我。”
最後還是小霞拚命使眼色,陳大勇這才把錢收下。
雖然收下錢,他還是滿心慚愧,他這個病身子,也不知啥時能把四舅舅一家的人情還完。
當天小霞和陳大勇批發了一百個玉米拐棍,約定第二天下午,再去小人書店訂貨。
就這樣連續訂了兩三天,小霞的批發量就漲了,從一百根漲成了兩百根。
原本坐等收錢是件好事,可從這天開始,姥爺發現了件怪事。
“下午有兩個小孩來看書,他們進來的時候,手裡就拿著玉米棍。”吃晚飯的時候,姥爺就特地提了一嘴。
四舅舅喝了一大口玉米麵粥,“不是你早上賣出去的?”
“不是,這倆小孩早上沒來。”
那就奇怪了,四舅母一直騎車在附近收破爛,她很肯定的說道,“不應該啊,我一直在這附近轉,就沒見彆家鋪子有賣玉米棍的?”
“你明天多轉幾圈,幫咱爹看看。”
四舅母答應了,她和四舅舅也指著玉米拐棍掙錢呢,如果這附近出現了競爭對手,那他們就得少賺一點。
“會不會是小霞在這附近賣了?”姥姥有點懷疑。
像玉米拐棍這種膨化食品,大商店看不上且不耐儲存。隻有小本經營的鋪麵才會賣。
現在天寒地凍的,誰有心情去開辟新業務呀?
所以她第一個就懷疑上了陳大勇家,畢竟小霞的批發量是漲了的。
“沒憑沒據的不要亂說,大勇一家子也不容易。”姥爺頭一次跟姥姥持反對意見。
“我也沒說肯定是她,我就是瞎猜。”
“好了,爹娘,好好吃飯,等明天看看不就知道了?”四舅母是個好兒媳,眼看著公公婆婆要吵架,她急忙出麵勸道。
第二天一出門,四舅母沒急著收破爛,而是登上三輪車先在附近轉轉。
附近有幾家小鋪,她心裡都是有數的。
走到第三家小鋪,四舅母心裡就是咯噔一下,因為這家小鋪的櫃台上,也擺了金黃的玉米拐棍,且售價是五分錢一根。
這不跟小人書店一模一樣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