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太太笑著點頭,“沒想到蒸饃也能這麼掙錢。”
蒸饃走的是量,老虎饃壽桃還有手工藝,所以說更賺。
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吃食,顧超端了幾碗醋粉涼皮過來,大家守著攤子,簡單吃了一口就算完了。
到下午兩三點的時候,過來的人越來越少,元妮準備收攤。
在收攤之前,她還專門跟戴科長打了一聲招呼,同時把管理費也交清了。
戴科長遺憾的歎了口氣,“沒想到能來這麼些人,上頭的領導也說這種形式好,早知道就應該辦三天。”
元妮笑而不語,以後肯定會越來越熱鬨的,雖然隻擺了一天,但她成交了一個金鑲葫蘆,已經把成本翻十倍賺回來了。
大舅母沒跟著一起出攤,就在家裡等著呢,看見大家夥回來,就趕緊問情況,“生意怎麼樣?饃能賣出去嗎?”
姥姥讓她看饃筐,“都空了,還訂出去好幾百斤,歇一會兒,就燒水和麵,準備蒸饃。”
丁老太太把大舅母拉到一旁算賬,“一雙鞋墊五毛,你一共給了我二十雙……”
大舅母拿到錢,一臉喜滋滋的,不知道啥時候還有這樣的機會,反正就費點功夫等她閒了,還可以織點圍巾襪子啥的放著,萬一能賣出去呢?
今天都有收獲,最高興的要數幾個老太太,她們都沒想到花饃的生意會這麼火,還訂出去這麼多。
要是能在約定的時間做完,光靠花饃,她們都能小賺一筆,今年可是個大肥年啊。
年前的日子忙忙碌碌,掃屋子,擦玻璃,清灶台,炸豆腐,燉肘子,每天家裡飄出來的,都是不一樣的香味。
貓蛋狗蛋幾個小孩,嘴角都是油滋滋的。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上午,總算是把所有的訂單都給出清了,丁老太太拿著小本子給大家算賬,幾個老姐妹,每人都賺了二三十。
分完錢之後,姥姥要留丁老太太吃飯,丁老太太搖頭謝絕了,“小兵不是看上一雙白球鞋嗎?一直也沒有閒錢買那個,現在有了錢,我得趕緊給孩子買回來。”
丁老太太走了,姥姥又惦記起在外邊的人。
“你大舅舅也該回來了吧?”姥姥跟元妮念叨。
“再等等,也許等會他們就到了。”
從時間上算是快到了,但現在是春運,沒人能保證按時按點到地方。
四舅舅和四舅母已經在為搬家做準備,兩人一大清早就把新房子的爐灶都燒起來,等屋裡有熱火氣了,隨時可以入住。
中午就簡單吃了點兒燴菜貼餅子,下午大家都坐一塊包餃子。
大舅母說起了自己調班的事,“從初一到初五都是三倍的工資,搶著去值班的人可多了,我隻搶上了初四一天,八一搶上了初五一天。”
“那也行,好歹搶上了一天。”
平時上一天隻拿一天的錢,年節期間上一天拿三天的錢,大家夥覺得,還是去值班更劃算。
聊得正熱鬨,院子大門被人推開,大舅舅一行人,終於頂風冒雪的回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