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剛離開始發站,無論是水還是食材,目前都比較充足,餐車菜品豐富,主食有大米飯和麵條。
盧老和老侯大夫歲數大了,要的都是麵條,元妮給自己要了一份米飯,然後點了兩葷兩素。
吃飯的時候,元妮兒就提點了一句,說是接下來可能會缺水。
老侯大夫嘿嘿一笑,小聲說道,“我帶水了,用酒壇子裝的。”
盧老也點頭。
怪不得彭大林說他們行李多,原來也做了跟元妮一樣的準備。
接下來幾天都很平靜,綠皮小火車一路走走停停,考古隊員們打起了撲克,還有些跟乘客混在一起談地。
老侯大夫和元妮幾人,隨身都攜帶了水壺,每次供應開水,都把水壺灌得滿滿的。
見元妮如此小心,劉穎搖頭,“列車到站就可以補水,真是小家子氣。”
元妮瞥她一眼,“我記住你說的話了,我就是小家子氣,就算你要渴死了,我也不會給你一口水。”
“怎麼可能缺水?你以為現在還是一百年前啊,如果真缺水,把我的劉字倒過來寫。”
“我對你姓什麼不感興趣,你真要臉,彆問我開口要水就行,”元妮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也彆問我要飯。”
劉穎氣的拍案而起,“你知道我是啥家庭嗎?把我家的地縫子隨便掃一掃,都夠你花一輩子的。”
元妮笑道,“我對你家沒興趣,你留著自己吃喝吧。”
周圍的乘客都看過來,劉穎咬唇不再吭聲了。
其實話說到這份上,但凡聰明人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
其他考古隊員,老成些的旅客,在聽到元妮說的話之後,都不約而同把自己的水杯加滿,鋁皮飯盒也存滿了水。
出門在外,小心無大錯。
隻有劉穎不信邪,壓根兒沒把缺水當一回事。
到了第三天,鍋爐突然停了。
這時劉穎還沒覺著渴,她隻覺得冷,雖說已經入春,但往北走溫度還是很低,全靠鍋爐撐著,車上的人才不至於凍僵。
元妮從床底下取出一個旅行袋,取出一件棉大衣穿上,然後問隔壁,“師傅,候大夫,你們倆有衣裳嗎?”
老侯大夫探個腦袋過來,“有呢,已經加上了。”
三個人穿得棉墩墩,滿足地歎了口氣。
出門在外,多少都有所準備。
乘客們一邊抱怨,一邊開始翻找行李。
然而也有準備不足的人,為了輕裝簡行,劉穎最厚的衣裳,就是身上穿的這件了。
沒有衣裳可加,劉穎氣呼呼的瞪了元妮一眼,跑去質問乘務員,“為什麼要停鍋爐?是不是帶的煤不夠?”
“煤還有,水沒了。”乘務員十分無奈。
燒鍋爐靠的是煤炭,但也需要水,沒有水降溫,列車上的鍋爐沒法用。
劉穎大為驚訝,“好好的怎麼會缺水?你們沒上水嗎?”
乘務員歎了口氣,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