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祥哼了一聲,說道“你還不知道吧,梅姑娘要開酒樓呢我聽賣酒的老陳說,她一個豬頭肉的方子就賣了五百兩銀子”
想起梁坤前不久才跟梅娘退了親,他冷笑道“這麼一個搖錢樹要是進了你家的門,嘖嘖”
他隨即想到梅娘這棵搖錢樹也不能落到彆人家,連話都不想再跟梁坤多說,趕緊追梅娘去了。
梁坤站在原地,一時間回不過神來。
梅娘要開酒樓了
五百兩銀子
他一時間隻覺得天旋地轉。
梅娘不就是會做個飯嗎怎麼一個方子就能賣這麼多錢
看梅娘拿了風車回去,武月和小石頭立刻歡呼著跑了過來。
梅娘趕緊扶住小石頭,把一個風車塞到他手裡,另一個則給了武月。
“小石頭,這樣用嘴吹,呼呼,風車就轉起來啦”
這會兒客人剛好沒那麼多了,武大娘見她回來了,忙問道“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鋪子看得怎麼樣”
梅娘不想讓武大娘擔心,含糊道“金祥取鑰匙去了,晚點兒咱們一起再去看吧。”
偏偏這時金祥追了過來,一見梅娘就說道“梅姑娘彆跟那麼一個沒眼色的東西生氣,咱們該看鋪子還得看啊”
武大娘兩道眉毛一下子就立了起來“哪個沒眼色的東西怎麼回事梅兒被人欺負了”
梅娘見瞞不過去,隻好說道“遇到了梁坤,我罵了他幾句。”
武大娘還不知道梅娘的性子要不是梁坤惹了她,她哪裡會主動招惹梁坤,更彆提罵人了。
“這個小兔崽子,老娘就不該饒了他”武大娘把圍裙一扔,抄起掃帚就衝了出去,“老娘這就找他家,不把他的蛋黃子打出來,老娘跟他姓”
金祥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倒把武大娘招出來了,嚇得死死堵住門口。
“大娘彆生氣,都怪我多嘴”他一手攔著門,一邊虛虛地打了自己兩下嘴巴,“都怪我沒照看好梅姑娘,回頭我準去罵梁秀才大娘,梅姑娘,咱們正事要緊,還是先去看鋪子吧”
武大娘這要是衝出去打了梁坤,那梁家能饒了武大娘嗎,梅娘他們一家更不是好欺負的,哪裡肯吃虧
兩家要是打起來,誰還顧得上看鋪子他這生意還要不要做
金祥雖然瘦得跟小雞仔似的,可死死扒著門框不撒手,武大娘扒拉他好幾下,他都沒動。
武大娘罵了他幾句,自己也撐不住笑了“你個鬼精鬼精的猴崽子,今日要是不跟著你去看鋪子,你連門都不能讓我出吧”
金祥笑嘻嘻地說道“我這不是怕大娘生氣嗎大娘,梅姑娘,您二位消消氣,等看完鋪子回來,您老要去西天取經,我都不帶攔著的”
“你娘才去西天”武大娘罵了一聲,又看向梅娘,“梅兒,你怎麼說”
被金祥這麼插科打諢,梅娘也忍不住笑了。
“既然鑰匙都拿到了,那咱們就去看看吧。”
武大娘大手一揮,一家人把手裡的活計放下,浩浩蕩蕩去了花市。
武大娘一邊走,一邊丈量著路程,到了鋪子見這裡離燒餅店不過一百多丈的腳程,心裡就有了三分滿意。
梅娘卻不忙著看鋪子,隻在附近尋找水井。
古代沒有自來水,水源可是非常重要的,雖說做飯煮茶的水可以讓賣水的人送,可平日裡洗碗擦地的水還是要自己去打。
南城這附近多是苦水井,用作日常洗涮足矣。
梅娘聽金祥說約莫三十丈遠的地方就有一口苦水井,才跟著金祥進了鋪子。
這裡原本開的是一間茶館,分上下兩層,一樓是大堂,二樓是雅間,從一樓後門出去就是後院,後院東西各有五六間房,可以放雜物也可以住人。
茶館顯然剛退租沒多久,桌椅家什還沒搬走,地麵散落著許多雜物,不曾好好打掃。
梅娘看了一圈,除了廚房有些小,一些門窗等需要重新油漆修繕,她對這鋪子還算滿意。
武大娘看見後麵有空屋可住人,就越發喜歡這裡了。
梅娘看過了鋪子,就問金祥“這鋪子租金多少”
金祥小心地看了武大娘一眼,說道“房主要一個月一百兩銀子。”
“什麼一百兩”
聽到這個報價,武大娘果然暴跳起來。
“金祥,我就說你是個小黑心肝的,你當我們是冤大頭啊”
金祥被噴得無處可躲,隻好可憐巴巴地說道“大娘有所不知,這鋪子的房主有些來頭,您瞧前麵就是南城兵馬司,能在這條街上開鋪子的得是什麼人再說,這鋪子雖然貴了些,可是足有您家十幾個大,所以”
他一個勁兒解釋,梅娘卻隻是搖頭。
“這花市雖然熱鬨,可前有崇文門大街,後有北市口,這裡算不上什麼繁華地段。”
武大娘忿忿道“我們在這兒活了這麼多年,還不知道這地段是什麼價兒嗎”
武家雖小,卻在胡同口,又臨著北市口的大街,位置是極好的。
武家這店鋪要是租出去,一個月也就七八兩銀子,這裡雖大,位置卻不夠好,因此一百兩銀子的價格的確是貴了。
梅娘對金祥說道“金大哥,你做了這麼多年牙人,當知道這地段這麼大的鋪子該租多少錢,我並不想占房主的便宜,隻要個公道的價格,你什麼時候能把租金講下來,什麼時候再來找我。”
聽了這話,金祥便知道梅娘是看中這鋪子了,忙答應了下來。
這金祥不愧是做牙人的,不知怎麼勸動了房主,果然把價格降到一個月八十兩銀子,隻不過要簽五年的契約,一次交一年的租金。
對梅娘來說,簽五年的契約倒沒什麼,隻是交一年的租金有些為難。
一個月八十兩銀子,一年就是九百六十兩,梅娘和武大娘手裡的銀子湊一湊倒是能湊出來,但是交過了租金,餘下的錢就所剩無幾了。
梅娘把之前得的那些布匹和首飾通通當了,也不過當了五十兩銀子。
這五十兩銀子,就是她的啟動資金了。
她托金祥去尋原來開茶館的人,花了二十兩銀子,把桌椅都買了下來,那人正愁這些東西沒地兒處置,知道梅娘要買頓時大喜過望,又把廚房的灶具,後院的半屋子柴火,各種零七八碎不值錢的家什都白送給了梅娘。
梅娘花了三兩銀子定了個牌匾,鋪子取名為,梅源記。
交了房租,拿到鑰匙那一天,韓向明和娟娘就搬到店裡去住了。
不用梅娘交代,兩個人打了水,把這樓上樓下,桌椅板凳,通通擦了個乾乾淨淨。
武大娘舍不得小石頭跟著去吃灰,便把小石頭留在家裡,好在這些日子小石頭跟武月和雲兒已經處得極好,娘親不在身邊也不鬨,倒是省事得很。
梅娘又添置了一些廚具,砌了幾個小灶,定了些食盒,買了些盤碟碗勺,以及米麵糧油。
這麼一路買下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梅娘要在花市開酒樓了。
鄧家的鐵匠不肯要梅娘訂廚具灶具的錢,隻說回頭去梅娘店裡吃飯的時候再抵賬。
彭大海哥倆把爐子砌得又快又好,郭家的木匠跑過來把壞掉的門窗都修理一新,卻都不肯要工錢。
豆腐店的張二兩口子主動問她要不要買豆腐做菜,月底結賬就行,同樣做的還有孫屠戶和何掌櫃。
王三哥和老六每日下了工都假裝路過花市,問韓向明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有一天還居然拉了一車柴送過來。
就連雙兒都送了許多門簾椅套之類的布製品過來,說是韋姑娘給梅娘開店的賀禮。
麵對這麼多的善意,梅娘隻覺得滿滿的感激。
偏偏他們還什麼都不肯要,說唯一的要求就是梅源記快點兒開起來,他們就可以早點兒來吃好吃的了
梅娘隻好化壓力為動力,一心撲在新店的開業籌備上。
新店開張三把火,梅娘知道梅源記的位置不臨近最繁華的大街,所以必須要靠品質取勝,她抓緊時間研製菜譜,經常做一些菜讓家裡人嘗嘗,最好提出意見。
比如今日她想起被譽為“天下美味”的北京烤鴨,就想做給大家嘗嘗。
取一隻五六斤重的肥鴨,取出內臟,切掉鴨腳和鴨翅,然後把鴨子內外清洗乾淨。
飴糖按照一比六的比例加滾水,用飴糖沸水澆燙鴨身,從上至下澆燙三四次。
已燙皮掛色的鴨子掛在陰涼通風處,使鴨皮變乾。
晾乾的鴨子放入烤爐,烤製一頓飯的功夫。
烤鴨出爐後,馬上在外皮刷一層香油,讓鴨皮變得光亮無比。
紅褐色的烤鴨一出爐,就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