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談生意,就不好在馬車裡了,謝明昌帶著謝華香去了不遠處的一間茶樓,讓梅娘直接去茶樓說話。
今日的咖喱雞塊賣得十分火爆,幾乎每一桌都要點,甚至還不止點一盤,好在這道菜並不難做,梅娘又準備了充分的咖喱粉,隻教了一次,學徒們就都學會了,大家一起上手,這才能勉強供應得上。
等到過了吃飯的高峰期,梅娘才去
了謝明昌說的那家茶樓。
她對謝明昌沒興趣,對謝皇商所說的有一樁生意要談,倒是有幾分興趣。
誰也不是傻子,還能把銀子往外推。
謝明昌倒是沉得住氣,等了將近一個時辰,還是心平氣和的。
見梅娘進來,他起身拱了拱手。
“久聞梅姑娘秀外慧中,心思精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梅娘瞟了一眼一旁的謝華香,這才笑著說道“謝老爺過獎了,謝老爺的聲名如雷貫耳,梅娘也早已聽聞。”
兩人今日不過才第一次見麵,對彼此的印象自然都來自謝華香。
謝明昌察言觀色,見梅娘對自己不冷不熱,言語間多有疏離,便猜測謝華香隻怕是用自己的名頭沒做什麼好事。
他打了個哈哈,笑道“小女年輕不懂事,若有得罪之處,還請梅姑娘海涵。”
謝明昌上來就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梅娘也不好步步緊逼,笑了笑說道“謝老爺客氣了。”
三人落座,謝明昌親自為梅娘倒了一盞茶,又恭維了幾句梅娘的廚藝,方才切入正題。
“老夫還是數年前嘗過咖喱製成的菜肴,又千辛萬苦,方才得到海外的咖喱粉,誰知京城內竟無人會做,今日嘗過梅姑娘做的咖喱雞塊,當真是驚為天人,沒想到我朝能人輩出,梅姑娘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成就,前途定是不可限量,不日定當名震京城”
梅娘微微一笑,不為所動。
“謝老爺過獎了,方才謝老爺說有生意要談,不知是什麼生意”
不是她心急,主要是謝明昌上來就吹了半天彩虹屁,卻不肯說正事,讓她覺得有些不耐煩了。
謝明昌哈哈一笑,說道“梅姑娘果然爽快,不瞞你說,這咖喱的調料,說到底還是出自我們謝家,既然梅姑娘有心推出咖喱菜肴,我們不妨可以合作。”
“我這裡有一些天竺菜式,配合梅姑娘所做的咖喱粉,把這些菜肴在南華樓一一推出,以及我介紹來的貴人以及客商,定會讓南華樓天天滿客,日進鬥金”
梅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道“謝老爺,你在說什麼”
謝明昌隻當她是驚喜萬分,得意洋洋地說道“你放心,有我這層皇商的身份,你這道菜說不定還會有得見天顏的機會,梅姑娘他日騰飛,莫要忘了我的提攜之恩就好。”
當初史家巴結了他多久,又是送禮又是奉承,他才勉強答應給醉仙樓介紹客人。
正因為有他這些關係,醉仙樓才能賺得盆滿缽滿,在京城這麼多年還屹立不倒。
既然梅娘擠垮了醉仙樓,那他這些人脈關係就正好挪去南華樓,反正跟誰合作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至於分成,就算做五五開好了,梅姑娘畢竟還是年輕,老夫總不能落個欺負後輩的名聲。”
聽到這裡,梅娘終於確定自己沒有聽錯,謝明昌說的就是要來跟她分成的生意。
她都氣樂了,笑
過之後才說道“謝老爺的意思是,用我做的咖喱,在我的酒樓裡賣菜,然後你白得五成的銀子,這就是你說的生意合作”
謝明昌皺了皺眉,覺得梅娘說得似乎有些奇怪。
梅姑娘,話可不能這麼說,這咖喱本就是我謝家拿出來的調料,你照葫蘆畫瓢,才能做出咖喱的菜式來。”
“再說,京城老百姓哪有幾個吃得慣咖喱的,還不是我要來幫你介紹外來的客商和那些貴人,去你們南華樓吃飯嗎要是不跟我合作,你以為你的咖喱菜能賣得了幾日”
聽出謝明昌言語中的威脅之意,梅娘不由得俏臉一沉。
“謝老爺慎言這咖喱乃是我親手秘製的調料,怎麼到謝老爺口中,就成了你們謝家的了”梅娘冷笑一聲,朗聲說道,“而且,謝姑娘可是親口說過,這是謝家從海外得來的調料,並不是謝家調配出來的”
“若是謝家能做出咖喱粉,不妨拿出來,跟我做的比較一番,看看是不是同樣的味道。”
謝明昌和謝華香聽了這話,父女都是啞口無言。
他們哪裡會做咖喱粉,哪怕是咖喱粉送在他們手裡,他們也不會做咖喱菜。
再說謝明昌吃過天竺菜,當然知道梅娘做的咖喱根本就不是來自天竺的味道,而是經過了自己的改良和創新,反倒比正宗的咖喱還要好吃。
現在梅娘給他們挑明了話,他們家裡雖然有咖喱粉,也不可能拿出來跟梅娘做的相比。
謝明昌惱羞成怒,說道“梅姑娘年少氣盛,難免會意氣用事,你應該聽說過一句話叫和氣生財,梅姑娘這番做派,就不怕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梅娘冷哼一聲,道“和氣生財,也要看是對什麼人,對於某些想要空手套白狼的人,請恕梅娘不能從命了”
虧得謝明昌說得出來,用她的調料用她的酒樓,居然想用空話來分她的銀子,還真是厚顏無恥到了新高度。
“至於不該得罪的人,不知謝老爺說的是誰”梅娘看了一眼謝明昌,又掃了一眼謝華香,“我開著門做生意,做得正大光明,做得堂堂正正,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沒有平白無故欺負人的道理”
梅娘說完這番話,便站起身來。
“謝老爺若是想跟人談生意,就請拿出些誠意來,這種空口白牙,什麼都不付出就張嘴要分銀子的事,往後還是少做些吧”
早知道謝明昌提出的生意竟然是這麼一個法子,她就不該來,真是浪費她的時間。
謝明昌氣的臉上紅白交加,眼睜睜看著她拂袖而去,硬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這個小廚娘,當真是不識好歹
謝華香全程被嚇得不敢說話,直到梅娘走了,才小心翼翼地看向謝明昌。
“爹”
謝明昌重重地拍了一下茶桌,臉頰的肌肉不住地跳動。
“不識抬舉的東西,真是給臉不要臉”
連他謝皇商的麵子都不給,這個武梅娘可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區區一個南華樓而已,她還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連他謝明昌都敢不放在眼裡
他隻要略微使些手段,就能讓她從雲端跌落到泥地裡,到時候她就知道誰才是不能得罪的人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第二批學徒正式考核的日子。
說起來,這一批學徒不如第一批學徒那般出類拔萃,尤其留在梅源記的那些女孩子,眼見得一同拜師的同齡人有的早早被提拔去了南華樓,有的跟外頭做生意賣鴨血粉絲湯賺了不少銀子,有的已經要準備辦女學,自己卻還留在梅源記給人打下手,個個兒都羨慕無比,也越發努力。
再說,聽說梅娘馬上就要開始招第三批學徒了,要是她們再不抓住機會,前麵有一批表現優異的師姐,身後又是一批新人,她們夾在中間,隻怕就更沒有出頭之日了。
在娟娘的幫助下,這次考核的流程更加規範,從最基礎的看火候和刀工考起,接下來是紅案白案,最後再每人做一道拿手菜,讓娟娘和梅娘等人品評。
之前招來的第二批學徒中,最有天賦的邵蘭穆燕等人也是最先被挑走的,後來因為南華樓太忙,梅娘又選了一次人手,如今留下又能成功通過考核的,全都是靠著自己勤奮努力,基本功紮實而成才的。
這次梅娘又選出五個學徒,其中三個準備帶去南華樓,另外兩個則成為梅源記的廚娘,給娟娘和雲兒做副手。
餘下的人,就隻能留在梅源記了。
臨走之前,梅娘對大家說道“廚藝一事,有的人靠天賦,有的人靠努力,能憑借天賦出頭的人畢竟寥寥無幾,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努力和堅持的結果。”
“有一個詞叫熟能生巧,哪怕你沒什麼天賦,隻要有一道拿得出手的菜,日複一日地做下去,總會有一天會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得到梅娘的鼓勵,那些沒有通過考核,依然是學徒身份的女孩子,也紛紛重燃希望。
梅源記和南華樓已經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了,如果她們在這裡都學不到手藝,那麼離開就更找不到去處了。
梅娘說得沒錯,隻要她們肯努力,肯堅持,總有一天會有出頭之日。
有了新來的廚娘,邵蘭和穆燕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專心開始投入創辦女學堂這件事來。
因為早就有了這樣的心思,兩人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又有金戈在外頭幫忙,辦女學堂的計劃開展得很順利。
辦女學堂的地方很快就確定了,衙門裡各種手續也都辦理得十分順遂,又因梅娘要招徒弟的風聲早就傳了出去,而且百姓們聽說這次招收的人數很多,還要教識字算賬女紅等技能,報名的人蜂擁而至,邵蘭和穆燕忙得腳不沾地。
唯一一件讓她們為難的事,卻是招教書的女先生的事。
本來梅娘對女先生的要求並不高,隻要識字就行,左右她隻需要女學徒們能讀會寫,不至於當睜眼瞎,什麼詩詞歌賦,四書五經,這些學徒根本就不需要。
偏偏顧南簫提前把這件事兜攬過去,說什麼梅娘要辦女學堂,女先生可不能大意,一定要找個德才兼備的先生才行,要不然教壞了學徒,還是梅娘吃苦頭。
梅娘想著顧南簫出身世家,對這些文人的事肯定比她有經驗,便把這事兒交給他了。
顧南簫得此重托,自然不肯辜負梅娘的期望,上來就把目標定得很高,向京城那些有名的女大家放出了消息。
偏偏這些才女大家都有些傲骨,再聽說顧南簫叫她們去教的不過是些市井小民家的女孩子,便多有托詞,都不願意來。
畢竟對於她們來說,給多少束脩並不重要,重要的可是自己的名聲。
於是這件本來並不難的事,就被這麼陰差陽錯地拖了下來。
梅娘倒是不急,反正女學堂那裡還有收拾整理,年中能正式開課就算不錯了,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想來總能找到女先生的。
學堂的女先生還沒找到,她自己就先成了彆人的女先生。
程丹娘等人跟家中商量了這些時日,終於得到了家中的同意和支持,讓她們跟著梅娘學廚藝。
畢竟如今梅娘在京城已經聲名鵲起,不管這些千金小姐能學到多少,回頭隻要說是師從梅娘,定會讓旁人另眼相看。
而且梅娘還答應可以上門教她們,這些閨閣少女不用出家門就能學廚藝,她們家裡人也放心不少。
於是程府很快就送來了正式的拜師帖和各種禮物,定下讓梅娘每五天去程府一次,教眾位小姐廚藝。
今日是梅娘第一次去程府的日子,一大早上,她就坐上了程府派來的馬車,往東城而去。
之前梅娘便想過,教這些千金小姐們廚藝,就不能像教女學徒那樣以實用為主了,不管是這些小姐如今在家中,還是日後嫁了人,能親自下廚的機會都是少之又少,所以她的教導重心應該放在教她們做一些精致的吃食,能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又好看又好吃的菜肴。
她到了程府,程丹娘的丫鬟便出來迎接,引著她去了一處雅致的院落。
這院子已經被提前布置好了,從爐灶到鍋盤全是簇新的家什,各種食材一應俱全,又有幾個粗使婆子和丫鬟伺候,顯然程府對梅娘的教學十分看重。
畢竟,這事可是跟他們家這些小姐的終身大事有關。
程丹娘等人見了梅娘,連忙迎上前,個個都恭敬地稱她為師父。
梅娘一一微笑回禮,客氣了幾句便帶她們進了廚房。
在程丹娘等人殷切的注視下,梅娘走過各種食材,最後拿起了一顆白菜。
“今天第一次教你們做菜,我們先來做白菜。”
“做白菜”
聽到這個名字,幾個小姐的臉上都難掩失望之色。
她們原本想著一展身手,學到誰都不會的菜肴,以後可以藝驚四座,誰知梅娘居然要教她們做白菜
那白菜隨處可見,農家的人甚至還會用白菜葉子來喂豬喂
雞,有什麼好吃的
可是她們已經拜了梅娘為師父,這又是第一次上課,誰都不敢提出質疑,隻得苦著臉跟在梅娘身後。
算了,可能是梅娘第一次教她們,所以想從最簡單的菜肴開始,也能試試她們的實力。
做白菜就做白菜吧,就當練手了,反正以後還可以學其他的菜。
本以為梅娘要直接切白菜,誰知梅娘拿過一顆大白菜,便開始一層一層地剝菜葉。
偌大一顆白菜,很快就隻剩下一塊小小的白菜心。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連話都說不出來。
這麼大的一顆白菜,難道就隻用這一點白菜心
隻見梅娘剝好了白菜心,便放在一旁,又取了雞鴨、乾貝、排骨和火腿蹄肉等食材開始熬湯。
不是做白菜嗎她怎麼又開始熬湯了
熬湯就熬湯,怎麼還放了這麼多的食材
這麼多肉熬出來的湯,會是什麼樣的滋味
眾人紛紛被勾起了好奇心,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梅娘做菜。
在等待熬湯的過程中,梅娘又叫她們也來學著剝白菜,把一整顆白菜層層撥開,隻留下裡麵微黃的嫩芯。
那一鍋高湯足足熬了一個多時辰,這還不算完,梅娘又取了幾塊雞胸肉,剁爛至茸狀,再灌以鮮湯攪成漿狀,倒入鍋中,吸附湯中的雜質。
如此反複吸附兩三次之後,鍋中原本略濁的高湯便變得入開水般透徹清冽,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鮮香。
再把白菜心用水稍微焯一下,再用清水漂冷,去掉菜腥味。
接著用“開水”狀高湯一遍遍澆淋菜心,直到燙熟。
燙過白菜的清湯棄置不用,將燙好的菜心墊在盤底,倒入新鮮的高湯。
經過如此繁瑣的一遍流程,程丹娘等人早已看得目瞪口呆。
梅娘望著眾人驚詫錯愕又掩不住驚豔的目光,微微笑了起來。
“這道菜,就叫做開水白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