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拍岸(下)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拍岸(下)

第九百八十六章 拍岸(下)(1 / 2)

大周的兵將自下而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持續十數年、數十年麵對著北方強敵威脅的經曆。大部分人還是遭受兵災禍害後聚集起來,以中原漢兒特有的堅韌重新組成軍隊,與蒙古人殊死搏殺過的。

他們的傷口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痊愈,而傷口帶來的痛苦,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們要準備與蒙古人的廝殺。日常出入中都都元帥府的武人們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不斷推斷蒙古人南下的路線,預算兩家廝殺的種種場景。

針對蒙古軍的軍事應對,汪世顯腦海裡存著的方案不下數十個。郭寧這麼一說,汪世顯就知道皇帝在東北方向打算采取何等策略。

汪世顯轉而再看站在外圈的李雲,李雲向著皇帝微微躬身。

大周建立數年來,對東北內地的異族軍頭甚是優容,在財力物力上都給予了大量支撐。不過,拿了朝廷那麼多好處,總得有回報的時候。眼下蒙古人的第一手,是以相當的力量威脅東北內地,而皇帝也正好需要東北的軍頭們出力,黏住蒙古人的兵力。這兩廂的想法,是恰好撞到一塊兒了。

汪世顯的心思隨即轉過,指了指輿圖上一點:「陛下,蒙古軍此番發動,挾裹了無數來自西域的敗兵潰卒,所以一開始必定聲勢煊赫,引發北疆處處烽火。不過,那成吉思汗是知兵之人,他很清楚自家的弱點和急需。所以,第二個受威脅的要點,是宣德州……嗯,說的精確些,是宣德州以西深山大壑裡的天城、懷安等地。」

「蒙古人是要煽動躲藏在這些地方的蟊賊?那就得動用精銳騎兵長途突進,連續越過多處前哨屯堡扼守之所。」

「我以為,蒙古人不缺這點膽量,更不缺敢於冒死突進的勇士……這本也是他們的擅長。」

「這些山區裡的賊寇,值得蒙古人這麼做麼?」

「賊寇大都是老行伍出身,此前與我軍有過衝突的記錄。雖說戰鬥範圍小,規模也小,但甚是激烈。前一陣還有個都將在作戰時輕敵前出,結果中了埋伏,戰死了。蒙古人要在各處造成聲勢,要在最短時間內摸清我們的防禦體係,最好的合作者就是他們。」

「賊寇的數量約莫多少?」郭寧問道。

這一類的情報每月都有彙入,但一時間倒是想不到這麼精確。汪世顯指了指後頭靠牆木架上某一格的文書:「待我取文書來看。」

他正待舉步,靖安民出列稟道:「大同府以東的山間,大股賊寇六家,小股三十餘,合計四五千家,分布在七個縣的範圍。他們自身早就沒了與我方為敵的膽色,但若插旗引路、呐喊助威,倒還有幾分作用。」

「老靖,我記得年初時不是說,在清剿了麼?」

「賊寇們的作派素來光棍,一看我們的兵鋒就逃。從年初開始,我帶人分塊劃定山區範圍,一步步壓縮他們的活動範圍,另外也下了大力氣招降。便是這樣,才將他們逼到七個縣裡,不連續的山區裡。本打算壓製他們獲得糧食的途徑,待到冬季一舉迫降的。」

和金國治理邊疆的時候相比,大周麵對草原的綿延邊境上,已經沒有哪個部落敢於公開與大周敵對了。許多在地形複雜險惡的地方盤踞數十年的山賊惡匪,也或者被招撫下山為民,或者被周軍打得不敢冒頭。

但蒙古人的入寇,對中原的摧殘實在太可怕。那種有組織的破壞,抱著滅絕一切文明產物,而把土地化作草場的目的,比漢家史書所載任何一種兵災都要酷烈得多。大周建立以後,麵對著數以百萬計家園被毀的百姓,難免有處置不及或者失當的時候。其中許多人滿懷怨憤,成了邊境上新的不穩定因素。



最新小说: 樊不多奇聞怪談 南錦兒墨沉淵 最後一個鐘馗傳人 全民動漫傳承:我選擇六道帶土! 空降鮫人崽崽,保鏢小姐被團寵啦 娘娘有孕,皇帝香火續上了 封天武神紀 在下崇禎 重生之最強戰神 從華山劍奴開始,簽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