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留守(上)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留守(上)

第二百八十六章 留守(上)(1 / 2)

扼元!

能站在這個廳堂裡的,除了一個杜時升,其餘的個個都是徒單鎰的心腹。

眾人皆知,數月前徒單鎰一手翻覆局勢,將寶座上的皇帝換了人。眾人也都知道,新皇帝完顏珣的才能,確實遠勝過此前那一位庸人,可麵臨當前的嚴峻形勢,新皇帝的做法,卻有極不妥當的地方。

最簡單的一條,新帝上台,正逢蒙古軍南下,那麼所有人對皇帝的期待,無非是激勵諸軍,選將授權,與敵惡戰,在中都城下穩住堂堂大國的威風。

先把台麵上的事情做好了,把新帝即位以後的外部局勢穩住了,然後你要從重臣手裡收權,要在大政上頭有所伸張,乃至在對蒙古軍的策略上有什麼想法,這都正常。身為皇帝,隻消威望到了,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

畢竟京中的近支宗室凋零,重臣們就算想另起爐灶,也沒有合適的。皇帝和群臣之間,完全可以緊密合作,各取所需。

可皇帝的做法,卻偏偏是反過來的。

蒙古軍的威脅近在眼前,他本該選將練兵,授以全權,實際上卻把精力放在權衡領兵諸將的地位,以權術手段迫使諸將彼此牽製。

當日他即位的時候,有推舉之功的武將有郭寧、術虎高琪、仆散端、仆散安貞、張柔、苗道潤等十餘人。這其中,郭寧隨即領兵出外不算,其餘眾人,各有所長,皆非無能之輩。

術虎高琪是宿將,領有原本縉山行省的餘部,兵力最強;仆散端資曆最深,兼得軍政之長;仆散安貞英銳有為,是女真貴胄們一致看好的新秀;張柔和苗道潤,則一頭跟緊皇帝,一頭籠絡河北豪傑。

這幾人,無論皇帝看好誰,想重用誰,不說打退蒙古軍,至少穩定中都周邊形勢沒有問題。

可皇帝約莫是缺乏了點安全感。他看上去對一個個將領親厚無比,實際上卻又並不真的托以心腹之任,短短數月間,便重新拔擢了完顏承暉、完顏弼、烏古論慶壽等十餘人,皆為方麵之將,彼此更無統屬,諸事皆統於皇帝。

皇帝本人難道是宿將、名將?當然不是。

他有能力指揮諸軍,正麵對抗蒙古軍麼?當然沒有。

中都周邊的戰局,在皇帝的操控下,可謂從稀爛走向更稀爛。自從北京留守、老將烏古孫兀屯在涿州戰敗,朝廷在西山的軍事據點也遭蒙古軍強力拔除,由此失去了西、北兩麵的屏障。

可皇帝仍在不斷地封官許願,拆分軍權,以至於旬月間中都城裡自都統至謀克,不啻萬餘,人人腰間都掛著金銀牌符。然而人人都不敢、也不能出城與敵一戰。

到了此刻,蒙古遊騎已經大搖大擺地巡行中都城外,以至城中樵采艱難,農田荒蕪,漕運斷絕。軍事形勢已經惡劣到了極點,中都的糧價已經翻了五十倍,城中開始有百姓易子而食了!

這時候,大金國的皇帝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他說,一來中都缺糧,百萬軍民已經難以支撐;二來因為中都與周邊各地隔絕,導致中樞對地方的掌控能力不斷下滑……要不,咱們向蒙古乞和吧?乞和成功以後,我就帶著大家躲到南京開封府去,不在中都受苦啦!

怎麼樣?各位覺得,我這個想法如何?

此話一出,朝中真有人歡喜讚歎。

可包括徒單鎰在內的、較有眼光的重臣,無不暴怒。

今日聽到徒單鎰轉述的在場眾人,也都個個覺得荒唐。

乞和、遷都這兩件事,尋常的小臣可以談談。朝廷重臣執此意見,以備萬一時有所轉圜,也不是不可以。但大金國的皇帝怎麼能公然提出這樣的主張?

大金國建國的基本,不是修己文德、遠人來朝,而是實實在在的武威。大金國的皇帝,更必須保證己方的武威不墜。何況山東那邊,已經打過勝仗了,明擺著,蒙古人也是會輸的!

國都不動,鑾輅不動,大金國的武威就還在,域中之主的體統就還在。哪怕眼前的局勢再艱難,隻消蒙古人稍退,朝廷總能緩過氣,騰出手,總有重新收拾地方的可能。

可如果皇帝都不敢待在中都城了,遼東、河北、山西的大片疆土上,無數官員將士會怎麼想?皇帝都怕了,官員將士們難道反而不怕?皇帝都跑了,官員將士們哪還會戰鬥?

這是明擺著的,皇帝一動,大金國的疆域內千千萬萬的人心就跟著散了!

漢兒的史書上,倒確實記載過不少避敵遷都的王朝。比如此時的南朝宋國,就是中原易手後,九王趙構渡江建立的。

那是因為趙宋在江南尚有廣大疆域,億兆子民,就算丟了北方半壁江山,猶不失為大國!

大金如果丟了東北、河北等地,還剩下什麼?對了,山東地界現有楊安兒造反,那個沒造反的郭寧,也沒安好心!

更不消說南麵的宋國、西麵的夏國,他們會作何反應?那後繼的可怕情形,簡直叫人不敢想!

退一萬步來講,皇帝本人怯敵避戰,這算什麼?

諸多文武冒著那麼大的風險換了新皇帝上台,就是為了讓你作出這樣的決定?這事情完顏永濟不會乾嗎?便是往皇帝禦座上放一個傻子,他也會乾!

非得你完顏珣出麵嗎?

這樣的情形,使得徒單鎰整夜整夜地睡不著。



最新小说: 鳳溪殷十方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從六丁神火開始的逆襲 貪財煉丹師 身嬌,貌美,但是龍傲天 女帝歸敖晴 開局省狀元,我選擇北電! 樓外樓 開局軍工廠,鷹醬你彆哭 敖晴蘇昀 美食締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