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夜戰(下)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夜戰(下)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夜戰(下)(1 / 2)

扼元!

韓煊點了點頭。

兩百多人能潛伏到這裡,也差不多了。距離最近的蒙古人營地,隻有七八十步而已。這個距離,勉強也夠發起突襲。

幾名士卒用緊張和期待的眼神看著他,他沉默了好一陣。

在將士們麵前,韓煊儘量保持著鎮定自若,但實際上,他比所有人更清楚,這場突襲,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放縱蒙古人橫掃野外而困守城池,一定是要輸的,但此刻提軍夜襲,稍有不慎,更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樣的危險,韓煊麵臨過很多次,但是擔負這樣的責任,對他來說,此前從未曾有過。

夜色中,風向忽然變化。從東南海麵吹來的風,猛烈掀動著蒙古人的帳篷,營地間錯落豎立的火把,也猛烈晃動。

風向一變,蒙古人的喧鬨呼喝仿佛猛然響了很多,而定海軍將士們行進的腳步聲便傳不到蒙古人的方向。韓煊翻過身,後背靠著斜坡,滑落到下方,對左右的將士道“運氣不錯……跟我來,咱們再靠近些。”

少量兵馬的突襲掩殺,是過去十數年裡,北疆界壕沿線金軍與蒙古軍最常見的戰鬥模式。

蒙古人的疆域廣闊,部落分布零散,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聚集大軍廝殺,長期和金軍糾纏的,始終就是邊境的幾個部落。

而在金軍這邊,隨著界壕駐軍漸漸衰頹,吃空餉的軍官、不能打仗的老弱殘兵越來越多,所以偶有幾個英勇的將軍,都樂於采用這種小規模戰鬥攫取戰功。雖然他們敵不過蒙古軍的主力,殺一批草原上的老弱婦孺請功,也是好的。

韓煊是昌州烏月營的驅軍後代,也就是當年遼人的奴婢,按照慣例,凡戰必驅為前鋒的。故而參與過許多此這樣的突襲,單以這方麵的經驗而論,他足和駱和尚相比。

通常來說,夜襲並不是對付蒙古人的好辦法。

或許是因為草原水土,或者彆的什麼原因,蒙古人在夜間的視力,普遍比中原人好些。漠南山後一帶又多平曠地形,將士若策馬逼近,很容易被蒙古人提前發現,若步行,又及不上蒙古人策騎遠揚的速度。

但烏月營這種關鍵的軍堡,世代鎮戍本地的將士極多,他們熟悉周邊地形,遂能尋瑕伺隙,找到潛近伏擊的可能。韓煊在昌州,是此道老手,在蓋州,依然如此。

韓煊在得到郭寧提拔之前,做了整整二十年的大頭兵,半輩子都在軍營,今年才驟然被提拔為遼海防禦使,執掌一方軍政。在郭寧的立場,自然是多方權衡,覺得韓煊的能力和忠誠,都讓人放心。

但在韓煊自身看來,他依然是當年那個北疆卒子,實在不覺得自己哪裡就有執掌一方的能力。所以他自從駐紮蓋州,時時勤勉,其它的公務姑且不提,還按照自家做小卒的習慣,紮紮實實地踏勘蓋州左近地形。

這一樁事,可不輕鬆。幾個月裡,他但有空閒就東奔西走,幾次在山間迷路,幾次陷入沼澤,以致狼狽。到最終告一段落,他整個人都黑瘦了一圈。

到如今,論及對每一處山頭,每一處溝壑的了解,便是久居此地的之人,也超不過他。就隻蓋州建安縣城周邊,從甲字到丁字二十四個大小聚落,他便是閉著眼,也能在周圍安穩走幾圈。

這樣辛苦,是有回報的。

當他對地形的了解達到諳熟的程度,己方兵馬如何行動,乃至蒙古軍遠道而來,會如何布設營地,他也就了然於胸。

兩百名勇士,人人持弓負失,挎刀帶劍。為了便於潛伏,每個人都不披甲,而且把武器也用粗布包裹,避免磕碰出聲或者反光引起注意。他們半彎著腰,魚貫跟隨在韓煊身後,就如一條麟甲翕張的巨蛇,在草野之間蜿蜒前進。

溝壑兩旁,偶有疏林和灌木,大都是空曠的,隨著眾人前進,時不時響起窸窣響聲,是夜行的小獸被驚動了。

行進的路線並非筆直,而是一條斜向的曲線,待眾人再度止步的時候,韓煊聞到空氣中傳來大量牲畜聚集的臭氣,還有馬匹咀嚼草料時有節奏的細碎聲音。

鐵灰色的天空下,雪粒仍在灑落,看不清平地上頭具體是什麼,不過,韓煊滿意地向左右點頭。

就是這裡了,沒錯。



最新小说: 網遊之帝魔之路 開局被重生者刺殺,我立地成神 諸天之我不是道祖 俞神 大魔主 都市驅邪人 創業帶著狗 京都烽煙錄 且聽風厭雨 溶脂手印溝通世界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