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星(下)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星(下)

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星(下)(1 / 2)

扼元!

崔俊文全然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轉折。

他看看李雲,再看看那名站在馬前的契丹將軍,實在想不通究竟發生了什麼,腦袋完全湖塗了。

其實李雲也是一樣的驚訝。

他驚訝的,是高麗人如此氣勢洶洶,軍隊卻如此無用;是他們數萬兵馬宛如豆腐,把身在中軍的金國使者硬生生送到戰線上。

不過,現在不是嘲笑高麗人的時候,既然高麗人全不濟事,那就還得李雲親自出馬。

其實李雲不止驚訝,也很害怕。

在耶律乞奴去喝停契丹騎兵的時候,李雲其實哪有那麼鎮定?他知道武人在戰場上殺瘋了的情形,那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隨便怎麼樣都不帶停的。在契丹騎兵現身的那一刻,他後背的衣服都被冷汗浸透了!

李雲隻是強撐著場麵,去試一試。如果耶律乞奴被他的同族一刀砍翻,那什麼也不用說了,他立即撥馬就逃。隻可惜自家二十餘騎如果遭幾百個契丹人追逐,死傷一定不少。

好在耶律乞奴居然成功。

這當然不是耶律乞奴的威風,而是郭元帥殺出來的威風!就算郭元帥自己身在中都,遠隔千裡,也足夠替李雲撐腰了!

外人無以體會,李雲是專門對著東北諸族的,深知郭寧的定海軍勢力和契丹人的關係,一向有些微妙。

百年前大遼覆滅,契丹人立即遭到女真人的強力壓製,絕大多數契丹人被女真人強製分為兩股,遷出了鬆漠地區。

其中地位較低的一批,連帶著當時放免的遼人驅口,大致被安置在昌、桓、撫三州,用在金國與蒙古諸部對峙的界壕沿線。他們有個專門的名頭,喚作“驅軍”。

這些人在北疆生活百年,與地方通婚,早就已經沒有明顯的民族認知。以定海軍中出身昌州烏月營的三名將帥為例,郭寧和仇會洛是從內地簽軍而來的漢兒之後,韓煊卻是驅軍的軍卒,說不定便有契丹人血統。但因為他姓韓,又或許和當年大遼的韓姓巨族有關係?這就是大家嗬嗬一笑的談資,誰都說不明白了。

猶自保持契丹姓氏和風俗的一批,大都在蒙古軍攻入漠南山後的時候投降了,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桓州出身的耶律阿海、耶律禿花兄弟,還有撫州出身的石抹明安。

這些都是蒙古的死忠,定海軍在與蒙古軍的廝殺中,也不曉得殺死了多少。

另一批比較強悍的契丹人,則被遷往東北內地的上京路、胡裡改路等地,用來填補女真猛安謀克大舉湧入中原後的空缺,和東北內地其餘各族彼此製衡。這批人,便是後來跟隨耶律留哥起兵造反,一度大舉南下盤踞廣寧府,阻斷遼海通道之人。

這些人主要依附的對象,先是蒙古的按陳駙馬,後來又跟隨木華黎。等到定海軍向遼東發展,他們被木華黎丟出來墊了刀頭。鹹平府的黃龍崗一戰,郭寧以兩三千的鐵騎縱橫,摧枯拉朽,一日之內連續擊潰了女真叛軍、蒙古援軍和契丹人的主力。

鐵骨朵起落之下,契丹人血流成河,多少名將、猛將成了血肉模湖,多少勇敢的戰士欲哭無淚,兩腿戰栗;而在當晚,被許多人擁戴為遼王的耶律留哥竟然生生被李霆胡亂施放的熱氣球嚇死,死得過於荒唐,又過於輕易。

此戰之後,這支契丹人的餘部分成了兩股。

一股在戰場上留得性命,毫不猶豫地投降了定海軍,因為他們畢竟比其餘野蠻部落要文明些,還有墾埴的經驗,所以成了蓋州第一批的屯墾民眾。此前哲彆率軍入寇,他們奮起反擊,得到了遼海節度使的獎賞。

隨同李雲前來的耶律乞奴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股卻奔回遼西,繼續跟從蒙古人。

倒不是說他們過於愚蠢。很多事情從結果倒推,一眼就知對錯,當時當地,身在局中,卻真的不好判斷。

這種世道,一個選擇不止關係自己身家性命,也牽扯闔族的未來。契丹人們畢竟一度依托蒙古人的力量複國,許多人覺得,雄踞草原的蒙古總比隔海來向遼東伸手的定海軍更強些,那也情有可原。

可惜他們錯了。

這批最後的契丹人跟隨木華黎深入中都,然後就眼看著木華黎本人狼狽逃竄,而木華黎的上司成吉思汗的戰敗,還在木華黎之前。

此時,一部分契丹人終於認清了形勢。他們以耶律克酬巴爾為首,投降了定海軍,從此以後不再強調契丹人的身份,而隻作定海軍下屬的尋常軍將。但還有一些人,到底意不能平。

畢竟有大遼的輝煌在前,畢竟耶律留哥兩年前還是遼王,那是契丹人的政權!複興的希望明明是很清楚的,一下子什麼都沒有了!



最新小说: 九爺終於對我下手了 快穿之反派宿主很迷人 凡本為仙 修仙從改變他人命運開始 神農奇兵 穿書洗白成團寵,反派獸夫圍著哄 繁華儘處,繁花不儘 民間鬼故事短篇合集 我在80年代當村長 重生:和親公主要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