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虎嘯(上)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八百九十六章 虎嘯(上)

第八百九十六章 虎嘯(上)(1 / 2)

扼元!

斥候騎兵們確實辛苦。

田雄帶人替換前隊之後,他的部下們就以五騎為一組散開,彼此輪番更替,最遠要哨至兩百五十裡以外。

出哨的騎士辛苦,田雄也沒閒著。他帶著直屬部下徐徐前進,用狼煙和鳴鏑指示自家方位,同時不斷接受折返的哨騎,彙總他們稟報的消息。每隔一個時辰,他用文字和圖示把情報編集起來,發往本隊。

周軍哨探距離,比中原廝殺時候要遠得多。草原各部鐵騎奔走,動輒長驅百裡、數百裡,本方哨探不辛苦些,實在難以保證對周圍局勢的把握。

尋常的中原漢人軍隊,缺乏經過專門訓練的軍官,也壓根做不到這程度。周軍始終把北方草原當作主要的作戰方向,才會製定具備針對性的操典,極度重視戰場情報的彙總和傳遞。

因為一邊策騎趕路,一邊收發命令,一邊要帶著部下作記錄和歸納,田雄身上的衣袍很快就濕透了,嘴唇反倒是處在乾裂的狀態,哪怕他不斷喝水也是一樣。

在隊列外圍,幾個向導正商議隊伍下一步的行進方向。

其實周軍本身就有詳細的地圖。這幾年裡商賈們明裡暗裡往返於漠南山後各地,已經探查除了很多信息。

可地圖是死的,也未必一定準確。田雄等人行進的道路,要供給後方大軍本隊使用,對地形、水源等等都有要求。把向導的建議和地圖結合起來,才能保證不會選錯路。

他們討論了幾句,心裡有了點數,於是重新彙入到行進的騎隊裡,耳邊立刻就充滿了蹄聲、武器磕碰聲和輕甲甲葉抖動的錚鳴。

斥候騎兵們突出本隊甚遠,所有人都必須保持最高程度的戰備,所以人皆雙馬,弓刀甲胄在身。因為已經趕了很久的路,將士們幾乎全都汗流浹背,汗水又和風卷起的塵土砂礫混合在一起,在臉上、脖子上結成厚厚一層。

但是沒有人離開隊伍去喝水,沒有人抱怨。

經驗豐富的騎士都知道,講話越多,消耗的唾沫越多。廝殺的時候,說不定多消耗的這一點水,就會讓人少一點力氣,所以也沒有人多說話。

隊伍前進的排序,馬匹的控製,或者其它什麼瑣碎的事情,都隻需要有眼神交流就可以了。有些將士已經預定了將要夜晚出動,去頂到斥候覆蓋的最外圍。他們就把氈毯鋪在馬脖子上,抱著馬脖子一邊行進,一邊蓄養精神。

就算向導們不諳軍旅之事,也能從這些細節感受到軍隊是何等訓練有素。

他們都是經常往來北疆的熟手,經過野狐嶺的時候,和田雄所部打過好幾次交道。平時見這些將士,因為天高皇帝遠的關係,難免有點鬆散。可一旦戰事將起,他們打起精神以後的姿態簡直判若兩人。像是尋常看家守戶的狗子忽然成了猛獸,讓人感覺有點害怕。

向導們彼此交換了眼色,讓他們中間年紀最大的一位,去稟報田雄。

「都將,咱們現在到了這裡……」

向導用粗糙的手指點輿圖,然後往北劃一下「剛經過了黃蓋淖,北麵是白塔淖。穿過這裡加速北行,一百五十裡外就是狗濼榷場,咱們的人在那裡會遇見金蓮川方向來的同袍。」

向導轉而向西指點,再往東北比劃「這一條,就是大金修建的界壕,趙瑄將軍所部,便是沿著這條路線且戰且退,今天應該就到烏沙堡。蒙古人的大隊正緊緊追著。」

田雄看著輿圖「關鍵就在這裡。我們得在這一線盯緊蒙古人的動向,他們的兵力如何分布,每一個千戶到了哪裡,每一個千戶可用的力量如何,尤其是黃金家族所屬的主力將如何行動,全都要打探清楚。」

「那都將你不妨去往霍泊爾,也就是堿淖附近。這裡水澤豐富,地形複雜,正好用以掩護

咱們的哨騎出入,另外,萬一有廝殺,可以把蒙古人的小股騎兵引到水澤周邊,然後……」

向導做了個掐脖子的動作。

用漢兒騎兵監控蒙古騎兵的動向,乃至伏擊小股的蒙古遊騎,在幾年前,是全然無法想象的事情。蒙古人來去如風,難以追蹤,不同的部族又不用旗號標識,在外人看來沒法分辨;他們的機敏狡詐,也足以避免一切粗糙的謀劃。

所以金國對著蒙古草原,長期處於睜眼瞎的狀態,隻能調動巨大的民力修建漫長的界壕,無數的屯堡和關隘,把自己包裹起來。光是世宗、章宗兩朝,先後征發百姓修建界壕,就達十五次之多。

這種征發實際上徒然消耗金國曆代的積累,防禦體係做得再完善,全程眼瞎耳聾、被動挨打,被攻破也是遲早的事。

但大周和大金不同,大周擁有龐大的騎兵隊伍,擁有足以供養這些騎兵的物資,騎兵們還接受了充足的訓練,普遍具備了高超的戰術素養。

「霍泊爾?」田雄稍稍遲疑。

張鵬策馬過來,手裡拿著一個時辰前緊急繪就的精細地圖「霍泊爾的地形大致如此,四麵出口很多,適合騎兵奔走,內部牧草和蘆葦茂盛,也很適合我們潛藏。」

「可以,就這樣定了。」

田雄把輿圖小心地收在懷裡,想了想,對張鵬道「你拿著霍泊爾的詳細地圖,先去那裡安排營地。在界壕沿線的打探,由我親自負責!」



最新小说: 猛擼野生大虎,你真不是德魯伊? 塵風神隱劍 神探楊威 都市:開局打臉戰神贅婿 回到1929我曲線救國 大膽僵屍,吃我一記閃電奔雷拳 顧醫生你節操掉了 活玉生香 一念破碎 唐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