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姨。”胤祚眼眶通紅,攥緊了雙手。
果然即使當了皇帝也不是萬能的,十二年前,他沒留下額娘,現在又要送彆慧姨。
伊哈娜輕輕一笑,“本宮已經過了古稀之年,按照民間的說法,也算是喜喪,早些走也好,如果渾渾噩噩地過許多年,本宮寧可不活。”
她沒告訴兩人的是,在她清醒前,她做了一個夢,那個夢裡,自己也是年少入宮,帶著科爾沁族人的期盼,想要在宮中有一席之位,可是因為她的身份,皇上並不碰她,隻見她當成一個貴重物件放在後宮。
在一年又一年的忽視下,不過兩年她就死了,她找遍了夢境的所有地方,但是沒找到佟安寧,然後她就清醒了。
茉雅奇握緊了她的手。
次日,康熙也從暢春園回來,看了看她。
然後已經出宮的惠太妃、榮太妃、宜貴太妃等人都來了。
三日後,伊哈娜用為說不多的力氣,將胤祚、茉雅奇招到身邊,將準備好的盒子交給他們,“這裡麵都是我的遺囑和體己,就留給你們了”
她說的有些急,最後有些氣短,開始急促的喘氣。
茉雅奇連忙給她順氣。
最終伊哈娜嗓音沙啞,唇角掙紮出一個弧度,“你們都要好好地我去找安寧”
說完,拉著茉雅奇的手一鬆,垂了下去。
茉雅奇瞪大眼睛,抬頭就看到伊哈娜緩緩闔上眼睛。
殿內眾人頓時悲聲漸起。
一月後,伊哈娜也被葬入東陵,陵寢和康熙的陵寢挨著。
茉雅奇站在陵寢前,環顧四周,麵上滿是疲憊和憂傷,她又送走了一個長者。
額娘說過,成長就是不斷離彆的過程。
如果可以,她想永遠當額娘的小女孩。
瑾和二十二年。
七月流火,曬得人都快化了,京城皇城的貴人大多都到西郊避暑。
康熙帝已經去世兩年,這兩年京城的變化不可為不
大。
瑾和帝三年前,將京城又重新規劃了一下,皇城和紫禁城為了統一樣式沒有大改,不過內外城則是進行了重新規劃。
經過這些年,京城的滿人和漢人早已分不清,當然也有一些八旗地區比較極端排外。
情況就變成越是滿漢混雜的地區,反而越繁榮,那些喊著口號,所謂要保持八旗子弟的榮光,堅決不受漢人腐化的地區,對比京城彆的地區可能不算貧窮,但是和周圍那些滿是亭台樓閣、建築風格統一,高樓林立、街道整潔的區域一比,就成了華服上的補丁,顯得格格不入,越是宣揚滿漢有彆,越是削弱了自己。
胤祚也不苦口婆心地勸,他們現在這麼硬氣,無非就是有宗人府幫忙墊底,高喊著祖宗之法。
他倒要看看,看看他們什麼時候投降。
位於京城西郊的各色園子中,三阿哥和五阿哥的園子挨著,這下出來避暑,榮太妃和宜貴太妃經常抬頭不見低頭見,在紫禁城中鬨了一輩子,出來後,兩人反而和解了,惠妃也經常和她們聚會。
有時候三人會聚在一起聊一下年輕時候,做的那些惹人發笑的事情。
七月初九,正好是宜貴太妃的壽辰,她沒讓人大辦。
這人年紀越大,就有些怕過生辰。
要說不大辦,五阿哥肯定是不願意的,哄著宜貴太妃,表示不用她招待客人,隻需要好好坐著就行。
宜貴太妃由著小輩給她磕頭賀壽,自己就端坐在主座上。
中午的時候,皇後娘娘也派了女官送了賀禮,宜貴太妃帶著眾人謝恩。
宜貴太妃讓人給她和惠太妃、榮太妃單開了一桌席,沒讓其他人打擾。
五阿哥叮囑道“您這把年紀了,不要多喝酒,肉也少吃些。”
“越老越囉嗦,本宮聽說老九來了,你快去看看,彆讓他搗亂。”宜貴太妃趕人了。
五阿哥歎了一口氣,向一旁笑眯眯的惠太妃和榮太妃拱手告彆,示意伺候的嬤嬤要勸住人。
嬤嬤一口應下。
等到五阿哥帶著人離開,宜貴太妃看著他的背影笑罵道“都管到自家額娘頭上了。”
“本宮看你是挺高興的。”惠太妃夾起一筷子菜。
“哼口是心非。虧在宮裡時,太上皇還誇她性格爽快,說話直爽。現在太上皇走了,就把本性暴露出來了。”榮太妃哼哼道,“你看你這段時間胖了不少,也不注意些。”
“本宮不過胖了一些,你胖的比本宮還多,本宮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宜貴太妃給了對方一個白眼。
她們五十步笑百步,她最近是心寬體胖一些,但是榮太妃絕對比她胖的多。
“都這把年紀了,你們兩個既不能安分些嗎天天吵,也不覺的煩。”惠太妃無語道,順便給了榮太妃一個警告的眼神。
今日是宜貴太妃的壽辰,彆將壽星給鬨生氣了。
榮太妃見狀,眼珠子轉了轉,開始用她們之間常談常新的話題轉移注意
力,“對了,今兒我看到康熙客棧的大管事也過來了,她也走了幾十年了,若是她活到現在,肯定會折騰出更多的花樣吧。”
宜貴太妃也是麵露懷念,其實當初入宮時,本宮就將她當成一個可有可無的貴妃,既不想為敵,也不想投靠。畢竟她的病情heihei”
當然也會心生嫉妒。
現在轉眼大半輩子過去,再回望年輕時候的自己,覺得有些可笑。
榮太妃抿了一口酒,“糊弄什麼呢,當年大家都一樣,夢裡都想著她死,可是人真的走了,本宮卻覺得沒意思了。”
“咳咳”宜貴太妃一下子被酒水嗆住,連忙看了看周圍,沒好氣地狠瞪了榮太妃一眼,“你是覺得大家現在的日子太好過了,她的兒子可不是好脾氣的人。”
“本宮可不向你這麼虛偽,你看惠太妃不是沒說什麼嗎年輕時候的那點心思,皇上就算不知道,也能猜出來。現在大家的態度都擺在這裡,皇上也不是小氣的人。”榮太妃嘴上說著,聲音卻壓低了一些。
宜貴太妃
惠太妃歎氣“你們兩個啊,就不能好好說話嗎孝懿仁皇後都去世二十多年了,咱們估摸著也要下去見她,難道到了她麵前,你們兩個還要吵。”
“咦。”榮太妃被她的話惹得打了一個寒顫,“說的這麼嚇人乾什麼,去年大喇嘛說本宮能長命百歲。”
宜貴太妃也是嘴角直抽,抖著手,“本宮算是看出來了,你們兩個是故意的,就不想本宮過好壽辰。”
惠太妃和榮太妃齊刷刷地看著她,笑意滿滿。
榮太妃用帕子遮著嘴角的笑,“哪敢啊,您可是貴太妃娘娘”
宜貴太妃暗自磨了磨牙。
也是因為這樣,這兩人就聯合起來對付她。
傍晚,惠太妃和榮太妃都回去了。
在回程的路上,惠太妃坐在轎子裡,原先打算直接回府的,可是仰頭看到遠處的康熙客棧和路易客棧的高大建築,聽著隔壁街道嘈雜熱鬨的聲音,讓人轉了方向,去了康熙客棧。
到了康熙客棧門口,客棧管事早就得到消息,將人請到了頂樓的觀景台,在這裡可以眺望小半個京城,當然這種說法是幾十年前的,這些年京城不斷擴建,比原先都大了一倍。
惠太妃站在西南方遠眺,正好能看到紫禁城的宮門。
那是她年輕時去的地方,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現在她熬出來了,今後不止有多少女子對這座紫禁城趨之如騖。
不過
惠太妃又想起第一次見到那人的樣子,唇角微翹,感慨道“她應該是個例外吧”
對於剃發留辮這事,其實胤祚也不怎麼介意,留了那麼多年的辮子,輕易割了也有些不適應,但是留辮子他覺得不方便,尤其京中滿漢對立時,動不動就拿這個說事,惹得他煩躁。
什麼祖宗禮法,不說百年後,即使幾十年後,他也是祖宗禮法。
後來廢除留辮推行時,發現許多人不配合,一下子起了逆反心理,就開始加大力度。
隻能說,若是當初朝廷的大臣能說些軟話,說不定胤祚就允許一些人保留辮子了。
後世的學者後來研究瑾和帝時,對於他為什麼要廢除剃發留辮的原因,有許多解釋,奈何無法和本人對話,也不知道他當時的想法。
不過其中有一種說法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中都有相關記錄,就是孝懿仁皇後當年認為女子裹腳和剃發留辮都是惡習,對此深惡痛絕。
孝懿仁皇後早年時為了廢除女子裹腳,花費了大力氣,瑾和帝為了實現母誌,就廢除剃發留辮。
不過也有學者覺得這種說法不對,應該當時的讚成者為了堵住反對者,用“孝道”堵口
總之各種解釋都有
當事人佟安寧
她當年可沒有這樣想過,純粹覺得醜罷了。
就欺負死人不能開口是吧
濯濯韶華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