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界海。
浩瀚無邊,宛若一片蒼茫無垠的海域。
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海域,隻是雲霧彌漫,彙聚如海,故而以海來命名。
在那遼闊浩瀚的雲海上,則有一座座島嶼盤踞。
“總數有島嶼一千零八十座。”
陳鋒自言自語說道。
這是元山神王所給予的地形圖顯示出來的。
一千零八十座!
不算很多,但其實也不少。
因為每一座島嶼儘管有大小之分,但,最小的也是十分遼闊,按照頂尖巔峰神王的極限速度來定義的話。
最小的島嶼,也需要兩刻鐘時間才能橫穿。
那麼最大的島嶼,甚至需要三個時辰才能橫穿。
當然,對極限神王來說,速度更快,時間也會更短暫。
若是至強神王,無疑速度會更快。
元山神王有問詢陳鋒,是要入小隊還是單獨行動。
入小隊,人員較多,各有配合,能更好的對抗邪神王使等等。
但壞處就是所獲得的功勳會有分配。
單獨行動好處在於功勳全部歸自己。
壞處則是無人互相配合、互相協助,遭遇邪神王使所承受的危險更大。
陳鋒選擇後者……單獨行動!
主宰不出,誰可奈何自己?
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自信。
當然,也是陳鋒本身比較習慣單獨一人行動,何況,自己正需要大量的功勳來兌換虛元丹。
“一千功勳兌換一顆虛元丹。”
“等於擊殺一個十級邪神王使能兌換一顆虛元丹。”
陳鋒自言自語說道。
換言之,自己至少要擊殺七千多個十級邪神王使才行。
當然,若是擊殺十一級邪神王使的話,一個就值三千點功勳,十二級邪神王使,一個是值五千點功勳。
若是能擊殺等於極限神王的大邪神王使的話。
那就能得到十萬點功勳。
若是能擊殺等於至強神王的邪神帝使,則可以得到一百萬點功勳。
當然,大邪神王使和邪神帝使不是那麼容易擊殺的。
一則數量少。
二則實力強。
七千多顆虛元丹,那就等於七百多萬點功勳,堪稱海量。
但至少讓陳鋒看到了更快鑄就造化神魔的希望。
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更有成就感。
兩界海內。
島嶼有一千零八十座。
被萬神宇宙文明聯盟徹底占據的則是十三座。
分彆建造了十三座戰爭堡壘。
除了總堡壘外,便以建造的先後順序來命名,從一號到十二號。
每一座堡壘的存在,都是為了讓萬神宇宙的人可以休息。
同時,也能夠以功勳來兌換各種資源、寶物等等。
陳鋒從總堡壘離開,循著路線,往三號堡壘飛掠而去。
兩界海的空間相對紊亂,因此,虛空傳送的手段不敢輕易使用,唯恐遭遇不測,墜入虛空亂流深處。
那種後果,哪怕是極限神王也不願意承受。
甚至至強神王也不願意承受。
因為那有可能會身死道消,就算能扛得住,最終流落到何處也是一個未知數。
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自身速度趕路。
又或者乘坐各種寶物趕路。
如飛梭、飛艦等等。
陳鋒並沒有爆發出全部速度,因為那是至強神王級的速度。
對兩界海,陳鋒現階段隻是初步了解。
或者說,僅限於理論狀態。
還需要親身體驗才能知曉更多、更為深刻。
換言之,先低調行事。
等有足夠的了解之後,再高調也不遲。
風馳電掣。
陳鋒也將劍感釋放,籠罩八方四極。
感知敏銳到極致,超乎一切,任何神王都無法比擬,哪怕是萬神宇宙文明的至強神王,在感知上也和陳鋒有極大的差距。
任何細微之處都被陳鋒的劍感所捕捉。
期間,陳鋒也有遭遇到其他神王。
不過並沒有任何招呼。
因為互不相識。
一段時間後,陳鋒便抵達目的地——三號戰爭堡壘!
相對於總堡壘,三號戰爭堡壘的規模的確要小,差不多是一半左右,但就算如此,也依然極其雄渾,就像是一座萬丈山嶽般的屹立。
其上布滿了獨特的紋路,縱橫交錯鐫刻如永恒。
陳鋒的劍感彌漫而去,便能感知到一股仿佛堅不可摧的驚人強韌氣機蘊含著於其中,那是一種縱然星辰破碎也不可動搖的穩固。
“在我的感知中,此堡壘足以抵禦住我的攻伐。”
陳鋒暗暗思索道。
這不是錯覺。
而是劍感所帶來的一種感知、直覺。
意味著三號戰爭堡壘極其強韌,難以擊破。
也就是說,足以抵禦住主宰分身的攻伐而不破。
真不知道鑄就這樣的一座戰爭堡壘,要耗費多少的物力、財力等等,放在混沌原始宇宙內,估計是無法鑄就的。
而這樣的戰爭堡壘,這裡足足有十三座之多。
尤其是總堡壘,給陳鋒的感覺更是非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