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出其不意,牌手猝不及防。
從天而降的刀尖迫使他本能向後一仰頭,藤牌向上一抬,去擋右刀。
廖三娘快他一步,刀尖向下一戳,緊接著手腕向上一提,刀尖上挑,豁開敵人嘴唇,直劃破右眼球,左手刀擦著藤牌邊沿撤回。
牌手一聲慘叫,右眼一黑,失去視線,惶恐之下,身體後縮。
廖三娘快速撤回弓步,防敵人反擊。
腳步不停,欺敵眼傷,進步侵入敵人右側,右刀一領敵人腰刀,左刀在敵右膝處一掃,刀刃拖帶,將膝部外側的腓側副韌帶割斷。
關節受到攻擊,牌手失去平衡倒地。
兩處負傷跌倒,牌手進退失據,盾牌打開,像張開的蚌殼。
廖三娘前進一步,當心一刀,將他戳死。
三步三動,三刀殺人。
心中默數六。
樹後一閃,三名敵人一起出現,一把腰刀,一柄倭刀,一杆短槍。
三人見近前三具屍體,不遠處俯臥一具,同時一愣,目光有些呆滯猶豫。
十人中已死六人,超過半數,敵人必感恐懼,喪失戰心。
他們會逃走,廖三娘想著。
下一刻那三人互望,目光一凝,分成丁字,將廖三娘圍住。
廖三娘眉梢一挑,有些驚訝,令人意外,暗歎一聲,女子無威懾之力,讓人看輕。
雙刀的刀尖虛抵,兩刀搭成水平銳角三角,護住胸前中線,廖三娘退後一步,倚在一顆樹上,護住後背。
嗚咽風聲,幾枚彈丸自敵人身後的林中射來,有陶彈,也有鐵彈,射速極快。
廖三娘看彈道來向,心知是小八子。
古時無y形結構的皮筋彈弓。
彈弓以竹為木,造型與普通弓無異,弓力為兩個半勁,一勁為舊時的九斤十二兩,彈弓難以及遠,不能破甲。
彈弓有兩弦,弓弦上覆有竹子製成的竹弦,可以抑製弓弦顫動。
弓弦上有一碗狀彈兜,彈弓不似弓箭,不須用箭尾缺口認弦,可打快。弓手在手中握彈兩到三枚,彈丸扣入彈兜,扣彈即發,連打快放,射速很高。
鐵彈為模具澆築,陶彈為白鱔泥燒製。
陶彈大小近似龍眼,光滑圓潤,摔地不碎,一旦擊中無甲目標,輕則淤青,重則骨折。
箭杆粗大,一壺隻能裝箭二、三十枝,不易攜帶。
布袋斜跨,一兜可裝彈子數十,隨身攜帶,適於行走。
十彈連發,三名敵人隊形一亂,各自尋找樹木作為掩體。
廖三娘繞到樹後,向離自己最近腰刀漢子衝去。
雙刀長度以雙手握刀自然下垂,刀尖不擦地為宜,短於單刀、倭刀。
刀短,要快速貼身,走動中殺敵。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雙刀舞動易互相乾擾,協調極難;雙刀與下肢協調更難。
身後兩名敵人從後麵追來,廖三娘不為所動,高速衝向麵前敵人。
廖三娘來勢洶洶,男子心中緊張,後退一步,手中腰刀兜頭立劈。
先向前、後回撤,弧形運刀為劈,從上往下為砸。
廖三娘左刀往斜上方橫擋,隨敵人腰刀收刀之勢推舉,將敵人持刀右臂架起。
矮身、低頭,從敵人的腋下衝身鑽過。
兩道身影倏合乍分,刀身拖曳一道橫光,二人錯身而過。
鑽入腋下刹那,右手刀隨前進腳步,在敵人腋窩處水平一拖。
整段刀鋒拖過腋窩,刃口銳利,刀鋒到處,皮肉翻卷,深可見骨,手上傳來利器暢快切割的快感,敵人持械手臂幾被齊肩切斷。
轉到敵人背後,左手挺刺,一刀紮穿後腰。
廖三娘鋼刀抽出,甩落一串血珠,腳步不停,折返衝向身後兩人。
小八子自樹後現身,彈弓連射。
撒放弓弦瞬間,持弓手向外翻腕,否則射出彈丸會打在弓背或持弓手上。
挽弓錚鳴,弦聲翻響,前手定臂滾腕,後手彈傾如雨。
對麵二人中彈,彈丸將二人前後分開。
廖三娘與短槍手同時出手,對麵迎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