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年跟著他出去闖蕩,中老年在家裡養殖海帶給他收購掙錢,婦女又在他作坊殺魚掙工資。
還真的是全村都捏在他手上,全依托在他身上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咋的,搞著搞著就變成帶領全村致富,向政策靠攏了。
本來就隻想著小家的,後麵卻慢慢的轉變,稀裡糊塗的,一堆人都要跟在他後頭到處跑著賺錢。
其實這種感覺還挺不錯的,被全村人信賴。
自己也成就感滿滿。
畢竟也是生他養他,從小長大的村子,他也希望自己村子越來越好。
“你們村乾部還挺聽你的話啊?你說種,還能發動全部一起?”
去年收海帶的時候,接觸還不多,沒有多聊,去年下半年在舟市遇到了才有多接觸,但是已經過季了,也沒有談起這個。
這會兒,俗人還真的挺好奇的。
“那還不是我領頭收購,並且還給了保證,而且還給找了專門養殖的人,小船都貢獻了兩條,就差把飯喂到嘴裡了。啥都鋪墊的好好的,這還能不同意,乾脆全村都喝西北風去吧。”
“那也是,什麼都給安排好好的。”
“對啊,什麼都給整好好的,還不按我說的乾,那我也不用管他們了。”
所以,先進青年,就該是他的榮耀。
還得再給他評一個,帶領全村發財致富的典型。
還欠他一份榮譽呢。
他可是掏心掏肺的對自己村子。
“那他們都聽你的也算正常了,幾百號人都能跟著你出門。”
“主要是能掙錢,什麼都沒有賺錢重要。”
“那我等差不多月中了,要返程了,就提前給你打個電話。”
“好。”
葉耀東招呼了一個小弟,讓他去拿紙筆,然後給俗人寫了店鋪的電話,還有家裡的電話。
家裡電話也是前幾天才剛牽的線,他出海收貨去了,都是阿清在家裡安排的。
俗人接過他的紙條,折迭了起來,放到胸口的口袋。
“我電話本在車上,等上車了再抄一遍。”
“好,掉了再跟我說,反正你還會再來拉一車吧?”
“會的,來的前一天提前知會你。”
“好。”
兩人商量好後,等裝好半車的海帶,跟500斤的魷魚絲,貨款現結了,俗人就立馬又開著車走了。
葉耀東算給他的價格跟周老板一樣。
忙活完這邊的事後,他才又回家去。
還好俗人也是早上過來的,忙完都還沒到中午,此時他騎摩托車回去,大家還能趕得上晚飯。
林秀清原本想等他回來,跟他講一下俗人來市裡了,畢竟他前幾天一直念叨。
等他回來才知道已經遇上了,還把貨賣了十噸。
“還挺乾脆的,一次就拉走了10噸,也不知道都賣哪裡去,那麼快的嗎?”
“大概也是二道販子轉一手,畢竟開大車一路出來,肯定也有路子,咱們遇上有人要的情況,不也是幾噸幾噸的賣嗎?”
“那你跟他說好了,要上去嗎?”
“說好了,定的月中,他大概月中返程,我想著趁著這小半個月,把家裡的事安排了。正好爹應該在這上半個月也會回來,大船的貨解決一下,等下一次出海再回來,應該到下個月了,我到時候回來肯定趕得及。”
“一定要上去嗎?”林秀清皺著眉頭,有些擔心。
“肯定的,今年人會更多,光我們自己的工人,還有17條租我們船的人,加起來都有近百號了,還有自家兄弟朋友。臨時不好安排,也混亂,太分散著住也不安全,把那邊的空地利用起來安頓最好,還能賺一筆租金,立馬回血。”
“那你有沒有問他,回去後再什麼時候出來?能不能順便再搭車?”
“這倒是還沒問,反正去肯定是要上去的,回來的路子多的是,你不用擔心。”
“這怎麼能不擔心?去年是一大幫人幾百個一起上去,現在你是要一個人先上去。”
“誰說我一個人上去的?到時候也要帶幾個人上去,就當做請上去當監工,有什麼事給我打電話彙報。”
“好吧,那我提前給你準備一下嗯。”
葉耀東已經計劃好好的了,上頭也有認識的人,去年也幫助過人,找人幫忙把地整治出來,順便多看著點,問題也不大。
“兩天不在家,海帶收的怎麼樣了?”
“每天都在收,這兩天收一下應該就差不多了。”
“多少噸了?”
“是去年的三倍差不多,去年總共才收30噸不到,今年到現在已經收了八九十噸了。周老板那邊拉了20噸,部隊裡拉了10噸,今天俗人那邊又10噸,市裡我爹那也不知道賣多少,我也沒空問。這兩天收一下,可能再收個十幾噸吧,反正家裡是沒地方放,到時候收了,還是用船運到市裡去吧。”
除了頭幾天數量沒有很多,直接派拖拉機運到市裡,後麵數量太多了,隻能等葉耀東算好時間,一船運到市裡,然後再開出去收貨。
“市裡每天也能賣一兩噸,還有個彆的一些小批發商,這半個月也有賣了三十多噸,俗人說過幾天再過來拉個十噸。這要是算一算,八九十噸也沒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