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沒管兩個小丫頭咋商量的,提著籃子就出門了,一上午他都在來回來回的走路送禮。
等下午他就往鎮上去了,不過這一去就被洪文樂留到三更半夜才回來。
次日又馬不停蹄的往市裡去,連軸轉了七八天,他才把所有的事都辦了,溫市也跑了一趟。
所有的賬也算了,工資全發了,工人都接回來了,連工人的年禮也全發出去了。
差點沒把他累壞了,回來這麼多天,他也沒睡兩天好覺,一直都在奔波的路上。
閉上眼睛都是當天的賬,都是錢。
要不是惦記著一定要在農曆三十前回來,他可能都還在外頭。
而在外頭奔波了這麼多天,他壓根也沒洗過澡,每天都在匆忙的來去。
回家癱坐在椅子上,被老婆圍著伺候,心裡頭才鬆快了,等洗刷乾淨才覺得身心都舒服了。
“哎,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啊。”
林秀清給他將洗澡水倒了,順便進來把臟衣服也收了,“要賺錢沒辦法,好在忙完了。”
“是啊,忙完了,從年頭正月十五忙到大年三十。”
葉耀東拿起床頭剛剛解下來的手表看了一眼,“哦,不夠嚴謹,還有半小時才到大年三十。”
“忙過了就好了。”
“三個孩子什麼時候才能長大?踏馬的,累死老子了,孩子生晚了,我應該十七八就結婚的。”
“那大概老婆不是我,也沒有家裡這三個,指不定是村裡的哪個同齡婦女。”
“那也是,你也彆忙活了,帶回來的東西明天再收拾,都大半夜,明天一早起來還要殺雞殺鴨的忙年夜飯。”
“嗯,我就把你臟衣服鞋子拿出去,明天洗。”
“老太太的壽辰是定的初五?”
他一直在外忙活,這是他打電話回來的時候,阿清電話裡頭跟他講的,定在了初五。
“對,該租的桌椅板凳碗筷什麼的都已經說好了,到時候提前一天去搬過來,菜單爹跟大伯二伯也聯係廚師定好了,到時候提前預定好海鮮跟肉,當天早上開拖拉機去拉回來就行。”
“過兩天有去市裡頭,就提前大蛋糕訂幾個,當天讓人提前去拿。”
“還要蛋糕啊?”
“當然了,反正小孩子也喜歡吃,你也喜歡吃,老太太還沒吃過,鬆鬆軟軟的又甜甜的,老人家吃了也合適。”
“行吧,你看著辦唄,明天問一下誰還在市裡,早點去訂,不然初五可不一定開門。”
“嗯,帖子都發了沒有。”
“都發了,親戚朋友的都送過去了,洪文樂那也給了,市裡乾爹那邊也送了,你看一下還有沒有誰要通知的?”
林秀清也就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又躺下。
這幾天兩口子都各忙各的,葉耀東也在外麵沒在家,倆人還有挺多話交流的。
他們兩人先聊著,一塊核對了一下要請的人,沒有漏掉的才放心。
而就他們這保守隨便算一算都得幾十桌,加上鄰居朋友,都得上百桌了。
老太太畢竟88歲了,子孫滿堂。
葉父那一輩的,三兄弟加老婆,還有一個姐妹,就有一堆親戚。
而葉耀東這一代的更多,堂兄弟姐妹少說十幾個,而堂兄弟姐妹的下一代人數更不得了了。
老太太玄孫都有不少,就是沒在跟前,她自個也不認得,頂多認識幾個曾孫輩啊。
大多隻認識孫輩的,彆人給她說,都得說是哪個孫子的兒子女兒,哪個孫子的孫子……
絲毫不誇張,以前人又結婚早,老太太88歲,開枝散葉都開出了5代人。
也就葉父排行小,最大的孫子葉成海也才20歲,但要是結婚早的話,此時葉父也抱上曾孫了。
而老太太要是過壽的話,一些有人情往來的朋友肯定也是到場的,往少的說,大半個村子人都得來。
葉耀東給她算的都有點懵。
“那少說得五六十桌?”
“當然了,得六十幾桌吧,這是總數,爹說了,給老太太過壽這個錢他出,不用咱們出。他跟大伯二伯按各自的親戚分攤,多少桌到時候按實際分配,按比例分攤,人情也各收各的,共同的親戚教到公中,也請了一個賬房先生專門收人情記賬。”
“我不是說我給辦嗎?大伯二伯那邊肯出錢?”
“肯啊,當然肯,畢竟人情也能收一筆啊,扣掉支出指不定還能賺呢。再說了,這幾年幾個堂哥堂姐夫他們跟著你在上麵也沒少賺,隨便分攤一點,也沒什麼壓力。而且咱們都說要給老太太辦壽了,他們敢說不辦?”
“這倒是。”
葉耀東滿意了。
“所以爹一說,他們就應下了,難得和諧的很,沒有意見不一致。”
“那就算了,誰讓我這段時間都不在家,沒空管,讓爹他們去辦了。既然已經商量好了,那就這樣,等下一次百歲大壽了,我們自己花錢給老太太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