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了快月中,海上的那些漁船才因為初春的驚雷閃電不得不陸續返回休整。
遠洋號在海上頭尾也算是呆了快一月了,東升號期間倒是有回來過一趟休息。
趁著這回漁船全部都回來,人員也都難得齊全,都在營地。
葉耀東也跟他爹商量一下,做一波人員調整,該提拔的提拔。
經驗豐富一些的都調到遠洋漁船上,跟原本上麵的退伍兵一起共事。
經過半個月來的磨合跟學習,這些退伍兵也已經熟悉了日常海上捕魚的工作。
他再做一波調整,也是為了後麵要去深海做準備。
這次調整完就給他們磨合,接下去就不打算輕易調整了。
而他也讓他爹彆出海了,漁船就交給船老大掌舵,收鮮船照舊每天出海收一批貨。
不一定每條船都薅一遍,隻要船艙快滿了就可以呼喚收鮮船去收一波。
他要去魔都一趟,送貨的活得交給他爹,現在陳寶興已經是得力乾將了,有陳寶興幫著他爹,他也能走的放心。
就是葉父苦著個臉,一臉的不情不願。
“乾啥這樣子好像上刑一樣,派你去收錢還不快樂?”
“收的又不是我的錢。”
“那總比你在海上好吧?”
“那可難說,在海上不用腦子,不用跟人打交道,給你送貨得跟那些人打交道,煩死了,還得賠笑臉,我普通話都講不清楚,還不如就呆在海上。”
“有那麼難嗎?”
“你說呢?我普通話都講不利索,還得讓我跟人家寒暄,難為死我了,我寧願對著一堆的死魚,也不要對著那些老板。”
“誇張了,我很快會回來,頂多一個禮拜。”
“懂了,那就是要半個月。”
葉耀東滿臉的一言難儘,“咋不相信我呢?我說一個禮拜,那就一個禮拜。”
“你壓根就沒有按時回來的,說好好的都往後麵推,隻要出了這個門,你都有各種理由。”
“那也是事情沒辦完,放心了,這一趟快的。這麼久沒在,我也必須得去看一下那邊漁船造的怎麼樣了?好幾條船,100多萬壓在那裡,怎麼也得上心一點。然後加工廠也得擴大規模,也得再去訂機器。還有買的那些土地也得去看一下,報紙上麵看到有政策頒布了,得去看一下什麼情況。”
葉父驚訝的睜大眼睛,“什麼政策發布?”
“浦東大開發啊,去年不是跟你講過了,乾爹那邊聽來的消息,現在好像已經落實了,新聞都出了。”
“我操,他娘的,真開發啊?那不得征地?那征地是不是給錢啊?給多少錢啊?”
“不知道啊,我人還沒去看過,我哪知道。前段時間派兩人過去看著那邊的地,順便聽聽消息,說是從東到南,從西到北。剛開始圈地,怎麼個征用賠償都還沒章程出來,但是開發是肯定要開發的。”
葉父猛拍了一下大腿,“那征地肯定不能讓老百姓虧了吧?虧錢大家肯定不同意,土地跟房子可是命根子!那你買的那些地不得賺了?”
“還沒輪到我們買的那裡開發,我們買的算是處於中間的了,肯定沒那麼快,得過幾年後吧?”
“哎喲,那早知道買比較靠近那條江的,靠近那條江的肯定比較早開發,畢竟那條江直接通浦西了,兩個地方就隔著那條江。”
“晚開發有晚開的發的好,該操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會不會有人不甘心,我們買的那些地,到時候會不會有糾紛?不過現在還沒有到那時候。”
還沒真正開發到跟前,老百姓誰都不確定會開發到哪個程度,會開發到浦東哪個位置。
現在隻會觀望,並且在心裡期待,再燒香拜佛的保佑趕緊開發到他們跟前,直接把浦東的破房子換浦西大房子。
“糾紛?啊,那怎麼辦?”葉父頓時有些害怕了,“我們這些外地人肯定搞不過他們本地人。”
“怕什麼?現在是法治社會都得講道理,講法律。這不是你操心的事,而且也不是現在該關心的問題。你就幫我送幾天貨,反正有寶興給你當助手幫忙,有啥事他會安排頂上,你就收錢就行。”
“行吧,那你記得早點回來。”
“嗯,等會兒我就買船票,明天走。”
“你多帶兩人,一個人不安全,你現在也不比以前了,身價那麼厚,現在認識你的人也多。”
“有,今天調整了一波人員,安排了兩個身手比較好的退伍兵跟著我呢。”
反正都是給他乾活的,來了就得聽他的,打魚熟悉怎麼打就行了,現在他要去辦事,得先跟著他出門先。
葉惠美等了大半個月,終於等來了他說去魔都,連忙讓他多買張船票。
“你再不去,我都想著是不是自己跟阿光去,把孩子先交給爹看著。”
“至於嗎,能賺多少錢,搞的孩子都不要了。”
“你想象不到我現在想賺錢的火熱的心。”
“阿光缺你吃缺你喝了嗎?賺的錢不都也給你了嗎?”
“那總歸是不一樣的,自己能掙錢當然更開心了。”
“行吧,彆廢話了,收拾一下東西明天一早走。到了我可沒空陪你逛,到時候指兩個人給你。”
“嗯,知道你忙你的,反正讓寶國還是誰跟著我就行了。”
葉耀東沒跟她多說,反正通知了時間就行,他也得回去收拾一下行李,多裝點錢。
正好上來這一個月又賺了大幾十萬,不過因為他現在量大,有幾個關係好的加工廠也開始給對方收賬欠款了。
這也避免不了的,誰讓他現在出貨量大,一些大工廠吃的貨多,肯定結賬就沒那麼乾脆了,總得給人掛一筆欠著慢慢結。
除非他不想供貨了,關鍵是他不供貨不行,量太大了,小廠吃不了多少,大廠隻要能吃下,欠著就可以欠著,慢慢要就是了,總比爛在手裡強。
所以彆看他今年遠洋號多了好幾條,實際到手的錢也就比去年多了一點,一部分都被幾個廠欠著,每個月要一點。
而他也迫切的想自產自銷,這樣就不用受人牽製了,就不用煩惱貨太多了。
這個月剛入手的一筆錢,他正好直接拿出去,投入到加工廠,多整幾台機器擴大規模,增加品種當中。
反正阿清手裡的錢就當做老底了,他手裡的就隨他折騰,敗也敗不到哪裡去。
彆看他折騰的凶,投入大,實際都是掙的拿出部分或一半投資,都有保證底線,不會傾家蕩產的都拿出去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