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跟遠洋1號的工人們說了一聲出發,大家就都動了起來。
黎明的海港籠罩在青灰色的薄霧裡,鹹濕的海風卷著柴油與漁網的氣息撲麵而來,吹散了最後一絲困倦。
他爬上了舵樓,站在“遠洋一號“的駕駛艙前,深深吸了一口氣,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嶄新的舵輪。
這是他的船,他的船隊,今天又開始新的航程了。
身後,5艘漁船,“遠洋二號“到“五號“,還有一條40米的收鮮船,還靜靜地泊在碼頭,黑黢黢的船影在襯著岸邊來回的漁民格外的渺小。
幾條船都是同樣的規格,所以租的停泊位是連在一起的,也更方便一些。
船身隨著潮水輕輕搖晃,纜繩繃緊又鬆弛,發出低沉的吱呀聲。
碼頭上零星亮著幾盞昏黃的燈,還未滅掉,其他船上的船員們還在忙碌著,他們正忙著最後一遍檢查漁具、纜繩和冰艙。
“東哥,都準備好了。”
二副陳石在甲板上仰頭喊道,聲音在寂靜的清晨格外清晰。
這幾年陳石也算是練出來了,七八年間,他早就從憨厚結巴的小夥子,成長為老實可靠的青年。
也不怎麼結巴了,除非語調說的太快,才會帶一點,他也在每一次調換人員的時候,也都會提拔他一次。
葉耀東點了點頭,目光掃過海麵,走進駕駛艙,抓起駕駛台上的銅鈴鐺搖了三下。
這是老輩傳下來的規矩,“一響敬龍王,二響保平安,三響魚滿艙。”
船頭,大副老肖正帶人往海裡倒半瓶燒酒和一把白米。
碎浪很快卷走了這些祭品,隻留下幾縷消散的酒香。
“坐標鎖定了!”輪機長從底艙探出頭吼了一嗓子,“東經123度28分,咱們順著黑潮走,三天準到!”
“起錨!”
他沉聲下令又走進駕駛艙內,操控著海事電台,開始調頻,聲音沉穩有力的傳送到頻道內。
“各船報告準備情況。“
“遠洋2號準備就緒,引擎正常,漁具檢查完畢。“
“遠洋3號一切正常,隨時可以出發。“
“遠洋4號準備完畢。“
“遠洋5號就位,等待指令。“
“收鮮船也一切正常,等待指令出發。”
“嗯,出發。”
他應了一聲,手指輕輕敲擊著舵輪,目光掃過前方平靜如鏡的海麵。
鐵鏈嘩啦啦的響聲陸續響起,蓋過了碼頭上的嘈雜聲,6艘漁船的引擎同時轟鳴起來,黑煙從煙囪裡翻滾而出,混入晨霧之中。
船身緩緩離開碼頭,海水在船首處被劈開,翻湧出白色的浪沫,又在船尾拖出長長的尾跡,如同六把鋒利的刀,劃開了沉睡的海麵。
葉耀東回頭望了一眼漸漸遠去的碼頭。
岸上,他爹跟幾個相熟的漁民還站在防波堤上,沉默地目送他們離開。
葉父此時也正在直歎氣,“嘿,這孩子膽子太大了,管不住,管不住,太能折騰了……”
“像阿東這樣,折騰折騰就發財了,你該高興才是。”
“你該驕傲才是,你家老三才多大,就敢帶著幾條船去深海了。”
“後麵怎麼接貨,安排好了沒有?”
葉父點頭,“東子都安排好了,這會兒出發收鮮船先帶一條跟出去,以防去的太遠,信號不好,接收不方便,不知道位置。”
“提前帶出去,等到目的地開始作業了,到時候收鮮船收完貨再返回來,然後再不停的往返收貨卸貨。”
“這樣穩妥一點,畢竟是第一次去,作業的位置得先看好定下來,後麵再去有個詳細的坐標也就可以了。”
大家都附和,“這樣好,這樣穩妥一點,畢竟去的太遠了,還是第1次。”
“阿東太厲害了。”
“他這樣漁船都是自己的,都在自己手裡挺好的,隔個幾天就能有消息,也方便。”
“對……也不知道收鮮船這一趟什麼時候回來……”
葉父嘴裡叨念著,心裡卻滿是擔憂。
沒有平安回來,任何時候他都放心不了。
養兒100歲,長憂99啊。
等漁船看不見身影了,他才滿是憂心的跟著大家一起回去。
船隊駛出港灣,風漸漸大了起來。
清晨的海麵並不平靜,浪頭一個接一個地推來,船身開始輕微搖晃。
葉耀東調整航向,讓船首斜切著浪湧前進,避免橫浪拍擊。
然後讓漁船按照既定的軌跡正常航行,自己又拿出了一張泛黃的海圖,吩咐剛走進來的大副,這是他二姨家的表哥,大他十幾歲。
“老肖,把六分儀和羅盤再檢查一遍。”
他手指在海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停在了一個被鉛筆圈出的位置—DYD海域。
至於為什麼選這一處海域,也是因為他上輩子就是在這一處海域乾的,比較熟悉。
現在帶著幾條船,早幾十年過來,當然也是首選這一片,降低風險,安全第一。
他要是沒有上輩子的經驗,就憑這輩子的經驗讓他直接跑深海,他也是不敢的,寧願安逸的呆在近海,那也是穩穩的掙錢。
“早調好了!“大副老肖拍了拍固定在艙壁上的磁羅盤。
“航向東南,偏東15度,順著黑潮支流走,省油又省時間。“
葉耀東點點頭,但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1990年的遠洋漁船可沒有GPS,導航全靠經驗、羅盤和六分儀測星定位。
他展開海圖,再次確認航線和坐標:
舟市沈家門(北緯29°56′,東經122°12′)
第一轉向點:東極島以東(北緯28°30′,東經123°45′)
第二轉向點:進入黑潮支流(北緯27°10′,東經125°20′)
目標海域:DYD附近漁場(北緯25°44′,東經123°28′)
他拿起筆,在海圖上畫出一道粗重的弧線——這是他們未來三天的航跡。
又確認了一遍航線後,他才放心了。
老肖笑嗬嗬的道:“出發前,你都召集大家討論過兩回了,還不放心呢?”
“當然了,我不隻得為自己負責,也得為你們負責,肯定得再三確認,保證萬無一失,畢竟怎麼都是第1回,萬事開頭難。”
“那是,其實我覺得吧,近海也挺有的捕撈的,也夠賺了,等到撈個精光再做打算也可以啊。”
“還撈個精光呢,想的美,國家能看你們這麼多漁船霍霍嗎?黃魚都沒幾條了,烏賊魚漁汛也沒了,我看帶魚也快了。”
“哎,你還真彆說……這幾年帶魚確實少了,在這裡撈了三年,今年感覺一網下去,量比前兩年都快少了一半。”
“那麼多船無休無止的捕撈,魚長得都還沒你們撈的快,個個都還是絕戶網。”
“那沒辦法,大家都這樣。”
“這一趟也可以當做先探探路,看情況,反正最晚七八月份也就回去了。”
“哎行,你是老板,你說了算,大家都聽你的,你說咋乾就咋乾。”
葉耀東笑笑,“這麼相信我啊?”
“那可不,不相信你相信誰啊?你都能賺那麼多錢,買了那麼多船,你做事肯定有你的道理。”
“可以。”葉耀東滿意極了。
雖然有吹捧的成分,但是聽了就讓人打心眼裡高興。
“你先去後麵船艙休息一會兒,這也有我看著,反正航線都確認好了,按照劃好的線路走就行了,順利的話兩三天能到,有事我再喊你。”
“行。”
葉耀東把海圖合上,放到操作台上。
他也沒有立即去駕駛艙休息,而是站到甲板上,打算吹吹風,現在天暖起來了,海風吹著也舒服。
他們到DYD大概180海裡,按10節計算,180海裡的航程理論上需要18小時。
不過,他們肯定不是到那邊,那裡的海域爭議大,可能涉及中日漁業協定管控範圍,需注意避免進入爭議水域作業。
他說的到DYD附近捕撈,其實也有一定距離。
實際航行中,漁船也不會直線行駛,需繞行部分海域或調整航向避開風浪。
還有夜間可能減速航行,確保安全,或者遇到惡劣天氣,如大風、大霧,可能需要繞行或暫停航行。
這就不止18小時了,可能還不止兩三天,要是現在快船,比如海警船的話,一天就能到了。
漁船速度相對較慢,而且他們還是好幾條船的船隊出發,肯定得顧忌幾條船。
葉耀東順手也給自己點了根煙。
剛出港不久,船隊兩側就掠過一群銀光閃閃的小魚,它們像被無形的鞭子抽打一般,突然從水下竄起,又齊刷刷地紮入海中。
甲板上有長工也看到了,喊道:“是鮐魚群!”
“看這架勢,底下肯定有大家夥追它們!“
葉耀東也朝海麵看去,果然,幾秒鐘後,一道青黑色的背鰭劃破水麵,又迅速消失——是海豚!
緊接著,三四隻灰白色的身影從浪花中躍出,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又鑽入水中,它們追逐著魚群,時不時發出短促的鳴叫。
他嘴角微揚。
老一輩漁民說,出海遇上海豚是吉兆,說明這片海域魚情不錯。
何止是不錯啊,這裡是四大漁場之一。
沒一會兒,那一群鮐魚就消失了,不知道是藏到水底下,還是已經被吞沒,又或者被漁船甩在了最後麵。
葉耀東等點完了兩根煙,煙頭扔到大海裡,才回到駕駛艙休息。
過了東極島,海水陡然變深,幾乎成了墨藍色,和近岸的渾濁水域形成鮮明對比。
那是大陸架的邊緣。
再往前,就是真正的深海了。
陽光無法穿透幽暗的海水,船下的世界變得神秘莫測。
偶爾,水麵上會浮起一串細密的氣泡,又很快消散。
葉耀東剛從休息艙出來透透氣,就看到不遠處的海麵下,一道巨大的黑影緩緩遊過,長度都快有漁船的一半了。
那黑影不緊不慢地擺動著尾鰭,在深藍色的海水中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