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正在清洗大車,他一叫立馬匆匆的跑過來。
“東子,啥事啊?”
“爹,我打算元旦的時候,把那17條小船都給折價賣給那些租的船老大了。”
“這就賣了?”
“我都講了好幾年了,你們一直攔著,現在真覺得留在手裡有些雞肋,而且每個月到手的租金都在減少,那些人大概也都不樂意月月交那麼多。”
想也是,一條船才多少錢,但現在的市場行情,大家也就攢個一年左右,自己就能買個新的了,乾嘛還要被他薅羊毛。
自己定一條雖然要掏一年的收入,但是好歹接下去不用再月月掏錢給他。
有的人已經另外單獨買了,租他船的同時,又單獨訂了一條給家裡的兄弟子侄開,然後自己再給這些兄弟子侄開工錢,自己能賺的更多。
他現在基本上也處於不賣不行的狀態。
不賣吧,租金月月都在少交,再拖長時間,大家大概也都不乾了,而且還不會記著他的好,還得在背後罵他。
說他隻會拿餅吊著大家,說會把漁船折價賣給大夥,結果賣了幾年,也沒有賣出,還一直捏在手上源源不斷的收錢。
現在離過年又近了,又快一年了,怎麼也得處理了,兌現他的承諾。
葉耀東把自己想的也給葉父講了一下。
葉父雖然有些舍不得,但是也知道他說的是對的。
早就說會把漁船優先價賣給租船的,現在也都收了這麼久的租金了,再不折價賣了也說不過去,今年又快到頭了。
“可惜了,雖然收上來的錢越來越少,但是架不住船多,一個月也有萬把塊。”
他給東子乾一年都沒有這麼多錢。
東子隨便多收一個月租金,就比他一年賺的還多了。
葉耀東道:“彆什麼錢都賺了,也賺的差不多了,想當初這新船才2000來塊錢,二手的才千把塊,現在都得八九千了,漲得太嚇人了。這幾年也幾十倍賺回來了。”
“那確實,好多人都拍大腿後悔當初沒有買,結果現在越漲越高,反而不舍得掏錢買了,好不容易才攢下的錢。”
“是啊,工資才翻了一倍,這些生產工具都已經翻了三四五倍了。”
“那你這個價格要怎麼定?現在新船要八九千,我們那個船也就開了七年,而且都是全新的拿過來租給他們,可以說那個船基本都是他們從新船就接手在開。一直在他們手裡,對他們來說就跟自個兒買來的新船也差不離了。”
“你說的對,但是咱也不能按新船賣,畢竟這船一條當時多少錢,大多數人都心裡有數。而且我也說了,按市場價折價賣。”
“那怎麼個折價?幾折?5折?那得四千來塊了。”
葉耀東拿著筆在桌上戳來戳去,“我想著就按當時的買入價,2600塊左右賣吧。”
“當時是2400吧?哪來的2600,但是現在賣2000多也太低了吧?外頭新船可都得八千多了,我們打5折都得4000塊……船還那麼新,而且也都是他們從新用到舊,也沒有讓彆人用……”
“我當時買的時候是2200,不過大哥他們後腳去就2400了,彆人晚兩個月再去就2600了,都是同一年,就按2600賣吧。”
葉父聽了直點頭,“這樣好,還能多幾百塊差價,反正大家都隻知道當時價格就在兩千多左右,有的人確實是2600買的,咱就說2600也不會有錯。”
“不對,現在2600也太低了吧?要不直接4000?反正造船廠賣八九千,還得等好長時間。”
“你賣4000給他們,他們也占了大便宜,已經打了5折了,更何況新船也一直都在他們手上,也沒有被彆人開過,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手船。”
葉父本來就舍不得買,結果還賣這麼低,心裡都難受了,他都想一口氣包圓過來。
“已經賺夠了,不用再賺船的錢了,往上加了四百塊就當做他們昧下的租金,也可以了。”
“差太多了,這跟白送給他們也沒區彆了,頂多也就三個月不到的租金,直接就買斷了這條船。”
“租船的都是表兄弟,要麼表姐夫們,都是能搭著邊的親戚,當時也是想著便宜自己人,都是給自己人租。現在這便宜也沒給外人占,就這樣,就當扶持親戚一把了,反正我也沒虧,該賺的都賺到了,現在隻是少賺那麼一點。”
在彆的地方他都大賺特賺了,也不差這點小錢,全部都折價給出去換個好名聲,也能省點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家夥兒也幫他賺了這麼多年的錢,基本大頭都他拿了,剩下的一半他們都還得付油錢工錢,實際也就隻賺他的一半,隻有拿了1/4。
“現在要散夥了,大方一點,好聚好散吧。”
都這麼說了,那葉父也沒話說。
“行吧,你說的也有道理,反正你也不差這點錢,那就這樣決定吧。”
“嗯,正好這個月底把賬給算了,等元旦就歸他們了,元旦也1991年了,新年新開始。”
他也是想著新年新開始,才決定元旦散夥。
“要不要提前把風聲放出去,省得有的人背後嘰裡咕嚕的念著?”
“不用,算賬的時候直接講就好了,心裡有小九九的人反而會羞愧。”
“那行,那就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背後講究人卻被你打臉。”
“嗬……”
葉父又關心他的新船,“你那千噸的新船什麼時候回來?之前不是說就元旦左右,最晚年前嗎?”
“快了,說是調試一下,沒問題,那元旦能交,有問題的話,再整一整,也儘量年前交。”
“你就說了等於白說。”
“那人家是這麼回複的我,得抽空去看一下,估計看了也是差不多這麼個回複,除非調試完了,沒問題才會給你一個準確的說法。”
這種單位沒誰敢給準確的話,不然客人就會逮著這個時間點拚命的催促。
“那你就抽空去看一下,這個是大事情,上百萬的船,整個碼頭都沒有幾條。”
“嗯。”
“叫啥名字啊?定下了嗎?”
“定下了,想好了,叫東漁號。”
裡頭有他的名字,也有東海的意思,名字非常貼切。
這也是他用自己為數不多的墨水,絞儘腦汁想出來的新名字。
考慮了兩天,越想越滿意,才通知造船廠刷上去,他自己也都還沒去瞧過,也打算最近抽個時間去看一看。
ps:補昨晚的更新,等會兒看情況再寫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