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沌沌,渺渺冥冥的幽暗莫測似包容一切蘊藏萬象於其中。
一切不可見不可聞的道貌超然存於虛無,眼前所見卻唯有一座高聳層疊而起的法台。
周遭一片安寧靜謐,給人以一種發自內心的自在解脫,無憂無患之感。
林玄之抬眼望去,便見這法台通體玄黑非金非石,形製八麵,層有十二,每層高度皆有九丈九尺九分九寸,一層一層拔高而去,麵積卻逐漸縮小,儼然一座寶塔形狀。
最下一層麵積最廣,八麵皆有生動浮雕,或敘說著塵世苦厄,或歎息於求道之艱。
第二層浮雕畫麵愈發密集多樣,卻也在演化著諸般爭鬥、求而不得、勾心鬥角等等。
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等等畫麵皆是活靈活現,自有韻律旋即,讓人望之便欲沉淪其中一般,不得解脫,不得意外,永墮苦海,厄業纏身,災劫不斷。
林玄之神色凜然,目光深沉一斂。
“金丹、元神、雷火風三災、四九重劫……”
“更上麵便是天人五衰,以及合道?!”
此處仙識儼然作用有限,但林玄之放眼望去,卻也勉強可看出十二層法台頂端靜靜陳列的一具棺槨。
“這是象征著自身關關難過關關過,曆經磨難考驗,超脫自在,得證大道?”
“不過,此處確實是此方天地真正的樞紐所在!”
林玄之目光幽深,異彩連連,自是感知到了這法台之中諸多晦澀神妙的道種文字與天地內外呼應,統攝太虛,勾連陰陽諸界無儘眾生共同組成了一座規模稱得上極為宏大的齋醮科儀,以此渡得己身。
“此為羅天法台,超拔己身,渡厄救苦,享自在清淨!”
就在林玄之洞破其中玄機之時,一條蜿蜒隱晦的階梯悄然自法台上浮現。
林玄之眼皮微垂,沉默少許方手搭涼棚仔細審視起這條似乎不太好走的道路。
“周真君求道之心毋庸置疑,手段也算見識過了,由此推斷,此處大概率已是成功了。”
“當然,其真正渡過天人第五衰的可能倒還有幾分,煉虛合道,凝結大道功果必然隻是設想。”
“升華道路,改換根基,徹底擺脫了冥府在其身上留下的隱患了?”
“酆都以及各方鬼帝的真正目的怕是就在那太上九幽通明渡世寶筏內了。”
念頭飛轉間林玄之霍然抬腳,直接踏上了陡峭的階梯。
幽光浮動,道妙自然流轉招攝之力降臨,林玄之卻是腳步微頓,便快速蹬梯而上。
““金丹”乃堅定道路之難,我早已渡過,自可無視其中考驗。”
““元神”一層的明心見性,堪破生死同樣如此……”
數息功夫,林玄之身影便已攀登兩層,雖覺有無形道妙籠罩己身,內觀自持之下,也並未有什麼明顯影響。
哢嚓哢嚓!
隨著踏入第三層雷災一關,林玄之頓覺體內似有雷光炸響,震得元神一陣酥麻,更引得法台浮雕上無數雷雲顯化,轟出各色劫雷席卷。
林玄之輕輕搖頭,隨手輕推發冠,便見一重黑白混雜,生死晦明的雷雲瞬間擴散,直接將第三層法台籠罩!
幾聲沉悶的雷鳴之後,黑白雷雲倒卷而歸沒入丹田,隨之熔爐轉圜,便有無儘陰陽樞機之造化流轉周身,便是元神都再次得了雷災洗練一般。
然而林玄之不喜反驚,神色明顯慎重許多。
雷火二災他已然渡過,應對起來或許容易,但接下來風災、四九,天人無衰他走的過去?
這位雖然不可能弄出貨真價實的災劫來,但其中已然頗得幾分真味。
沉吟之中,林玄之目光緩緩堅定起來。
此為考驗,可又何嘗不是造化?
“火災”輕鬆渡過,其中火毒陰損,元神之內一點陰渣便可爆燃,但卻也被其輕鬆化解,功行借此愈發精進幾分。
林玄之眨了眨眼,望著一層之隔的“風災”毅然決然踏入其中。
刹那間,耳邊便一陣陣或陰或陽,或剛或柔,五行風雷隨應而顯得各類“神風”自四麵八方吹襲而來。
外風勾動內邪,氣機紊亂,法力滯澀,元神顫動清光搖曳,通體更似有如千刀萬剮一般,諸多法寶竟也無用,神通寶光接連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