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帝國!
曾經灑下的火種,如今漸漸冒出新芽。
事實證明,荒人與公民沒有任何區彆。
荒人缺的隻是個相對公平的機會。
當囚籠的鐵壁被打開一個放風的缺口後,長期壓抑的荒人迸發出來的潛力是極其驚人的。
其實任重做得不多。
他隻是給了荒人們一個相對安穩的居住地,成本價的裝備,相對合理的墟獸資源采購價,以及收費合理的訓練場所,一座穩定運行的醫院,班車體係等等,僅此而已。
這在任重的時代,是非常基本的社會供應,甚至不值得稱道。
但這些荒人們卻自發地沸騰了起來。
他們不但對任重感恩戴德,更拿出了全部熱情來麵對新生。
唐古集團專家開啟的狩獵培訓班受到了空前絕後的歡迎。
報名人數太多,以至於鎮裡根本找不到可以用來授課的教室,最終不得不將授課放到鎮裡的大廣場上。
烏泱泱多達五萬餘人在廣場裡擁擠成堆。
如果不是到後來馬達福被迫做了篩選,要求必須是職業者亦或是具備職業者天賦的人才能聽課,怕是得來個十萬人。
空中的巨幕投影要放大到長百米,寬三十三米才能看清。
專家講課時的郎朗之聲如同悶雷,擾得鎮子裡其他人互相說話都不太聽得清。
這是嚴重的噪音擾民,但沒人投訴。
台上的專家講課時,台下的荒人們全神貫注,目不暇視。
唐古集團的確夠意思,用兩天時間將精煉後的大量墟獸狩獵知識係統化地教了出來。
任重也在線旁聽了幾分鐘,倒是感觸很深。
這些東西與自己教出去的各種取巧辦法異曲同工,基本說的都是同一件事。
隻不過唐古集團的技術顧問團隊規模更大,建立了更龐大的樣本分析庫,對源星的墟獸了解更為全麵而已。
他曾在心中暗暗腹誹源星上的人做事都不愛動腦子,墟獸資料庫中把墟獸的各項特點都寫那麼清楚明白,但拾荒者卻依然不知道取巧,總愛頭鐵硬拚。
現在他懂了,有人做這事,隻不過這類“高端知識”在唐古集團內似乎還有一定的保密權限,沒有得到授權的人無法查閱。
並且品類繁多的墟獸一直在快速變異中,平均每隔個一兩年,便又要重新分析重新總結。
得由各地區的資源回收公司老板出資購買,才能隨時得到同步的信息庫,還會有專家帶著樣品來現場進行精準而詳細的講解。
星火鎮地處偏僻,又是等級較低的鎮子,隨時處在被淘汰的邊緣,楊炳忠的重頭戲又在異礦上,無心發展星火鎮的墟獸產業,早在很多年前便已不再續費,隻讓星火鎮荒人自生自滅。
上行下效,楊炳忠如此,當時有正式腕表,可上網查閱資料的職業隊也大多敝帚自珍,最終造成了任重剛來時看到的局麵。
兩天後,課程結束,在班車體係協助下,海量星火鎮拾荒者潮水般撲了出去,瘋狂掃蕩小鎮周邊各個區域,如風卷殘雲,蝗蟲過境。
星火鎮原本的荒人承載上限是四萬人。
在任重解決了白骨山穀、鼠崖山和捷徑山穀的弊端後,承載上限提升到了近八萬荒人。
但麵對此時共計十六萬荒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兩萬拾荒者,墟獸們還是有些不堪重負。
廢礦坑、白骨山穀、鼠崖山、鐵叢林……
甚至剛開發出來的捷徑山穀都遭了殃。
空前絕後的狀況出現了。
除了有三四級墟獸出沒而危險性較高的部分狩獵點之外,很多低級狩獵點都出現了“人比怪多”的盛景。
畢竟低級區拿來練手正合適,大部分剛來這邊,剛換了裝備,亦或是準備踏上拾荒者之路的萌新都傾向於在低級區活動。
一級墟獸們“不堪重負”,可惜不會人言,也沒辦法叫苦不迭。
但奇妙的是,鎮內幾乎沒有爆發一次因搶怪而發生的鬥毆,甚至還你我謙讓,場麵十分和諧。
造成這般現象有兩大原因。
第一,任重製定了十分嚴苛的管理規則。
第二,此時荒人們已經知道了孟都集團將星火鎮劃分為實驗區一事。再過不得多久,星火鎮周邊將出現恐怖的墟獸潮,到時候要多少墟獸有多少,何必搶怪?能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
現在搶怪的對手,到了那時候,將會成為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同袍。
後麵這一點,是鄭甜利用打散分配出去的狩獵團團員傳播開去的。
這些團員的出現,讓過去習慣了單打獨鬥亦或是小隊行動的野外拾荒者們見識到了大團隊行動的力量。
隻要配合夠默契,裝備夠用,堆積的人數足夠多,幾個二級職業者帶著一群一級職業者甚至可利用火力覆蓋、陷阱伏擊與定點集火殲滅四級墟獸!
在種種因素的奇妙乾涉下,荒人們的精氣神陡然大變,變得團結,並呈現出紀律性,又具備極高的行動力。
隻可惜由於孟都集團實驗區的緣故,導致任重的十餘項大計劃中的很大部分無法落實。
目前鎮子隻能在境內的墟獸資源開發上深度發力。
再次感謝楊總留下的豐厚遺產。
楊總的遺產很豐盛。
除了公司之外,由於多年來拾荒者力量的嚴重不足,鎮子周邊不少區域的三四級墟獸倒是囤積了不少。
在一二級墟獸不夠用後,臨時成團的拾荒者倒也能聚合在一起,又在鄭甜狩獵團團員的臨時指揮下,靠人多力量大來完成超跨階狩獵。
這種大型行動,通常要由數十上百人耗費動輒小半天的時間來仔細規劃。
任何一個臨時團隊敲定作戰方案後,還必須得將方案發送到鄭甜和陳菡語處進行快速審核,以確定可行性以及安全係數。
得到了鄭甜和陳菡語的同時批準才可行動。
在具體行動時,也得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這般既凶猛又精致的策略,倒也能消磨不少時間,讓小鎮周邊的三四級墟獸還能多堅持一陣子。
這其實是任重的要求。
任重曾經悄悄給鄭甜和陳菡語傳授了一句箴言。
“人海戰術不等於草菅人命。雖然狩獵難免傷亡,但每次行動前都把戰前準備做到完美,行動時都將驗證可行的方案精準執行到極致,每次事後都仔細總結。那麼人就能進步。最終,即便是一級職業者組成的團隊,也能無傷殲滅四級墟獸。切記,以人為本,不在無意義的戰鬥中發生無意義的犧牲。”
這句話,鄭甜和陳菡語不能說給旁人聽,但二人卻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下去。
另一邊,獨立成隊的白峰、文磊、於燼和歐又寧已經配合著原江開隊伍的其他四級職業者開始了廢礦坑深度開發計劃。
先製定完整規劃,然後各自帶領團隊,組建出多達二十餘個精銳大隊,狠狠撲入廢礦坑,以雷霆萬鈞之勢在兩天之內徹底肅清廢礦坑。
隨後,更龐大的團隊建立了。
大量低級職業者將活捉到的墟獸裝在各種各樣的克製性囚籠中,投放到廢礦坑的各個磁力線節點中,開啟了可能是源星上的第一次墟獸人工養殖。
至於這磁力線節點網絡的由來,任重倒是玩了個花活,似模似樣的讓狩獵團重新再總結了一次,避免暴露自己的舉一反三的智慧。
總之,深度開發廢礦坑這事倒也給不少實力不濟的底層拾荒者安排上了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