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這規劃時,眾人還能選擇慢放,並打開詳解,看到由任重模擬的自己本人的更細節的操作,甚至連心理活動都有考慮到。任重甚至還給出了心理建設參考,比如提前幾秒時注意什麼方向,並在心中模擬該方向襲來的是類似於什麼墟獸和武器的何種能力攻勢。那麼,先有了心理建設,在麵對這情理之中的“突發情況”時,就能做到有備無患。
總之,任重將這場戰鬥變成了一堂考試,並且還是給了標準答案的開卷考試,隻管抄作業即可。
沒有人知道,任重為了這一刻做了多少努力,經曆了多少次失敗。
他一直在碰壁,但每一次碰壁後,他都有吸收到經驗與教訓,並在下一次嘗試時進行細致微調,再一點點去改進,多往前走出一步,然後又撞牆,又失敗,又改進……
無論是是薄膜立場,還是無麵人,還是白球裡的無數種機關與防護裝置,這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摧毀了他和他的隊友上百次。
到如今,即便以任重的記憶力之超群,也得靠人為的記憶數字,才能記得住這究竟是第多少次嘗試衝關了。
這是第三千九百九十八次。
經曆過這麼多如此往複的失敗與嘗試,任重才終於將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拉近到觸手可及的地方。
十分鐘後,水滴穿梭機再度抵達白球正前方三百米的位置。
隨後,穿梭機頂部艙蓋打開,十三人輕飄飄地慢慢飛出座艙。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一點點往前推進,時速為每秒1米。
與此同時,重新合上艙蓋的水滴穿梭機又開始悄然往後退卻。
如今的水滴穿梭機具備的潛行性能已然達到整個源星文明科技水平的巔峰,僅次於白球。
由數萬個功率超低的超微單原子噴射器組成傾角引擎也能讓水滴穿梭機無聲無息地靠近與遠離白球。
時間又過去兩百秒,十三人靠近到白球正前方一百米處。
無須命令,眾人和任重同時全功率打開噴射引擎,往前電射而出。
下一刹那,白球突兀顯形。
但包括任重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暈眩感。
裝載在每個人的戰術頭盔裡的主動式信息流對衝裝置正在對外釋放信號,與來自白球的思維乾擾信息流進行對抗,恰如在平靜的水麵上同時投下兩枚同等密度與大小的圓球。兩枚圓球激蕩起水波,在圓球之間的直線上,分彆來自兩處的水波由於絕對相等的波長波峰波穀完美對衝,互相抵消。
隨後,依然無須任重的吩咐,十三人先稍微散開,隨後直奔右上角方位。
在那邊,圓洞已經出現,一杆黑洞洞的能量炮正從裡麵支棱出來,裡麵的光暈正在迅速由暗轉明。
此時,一道猛烈的光速從任重這邊陣中激射而出,正正命中那能量炮的炮管內壁。
這道光束來自於燼手中的九級重狙。
於燼開槍的時間甚至要早於那圓洞出現的時間,這是任重提前完成的安排。
命中後,光束並未能損毀炮管,而是繼續不斷反射著往炮管深處而去。
一點五秒後,炮管轟然晃動,灼目強光從裡麵往外放射。
於燼這一槍通過共計三十餘次反射後,精準地命中了炮管根部的聚能裝置,並提前引爆了即將醞釀成型的能量束。
同時,薄膜力場轟然出現,擋在一馬當先的於承德身前。
於承德卻早已將手中戰棍往前支去。
這戰棍一半在薄膜力場內部,一半在外。
於承德同步灌輸能量,戰棍開始如同齊天大聖的金箍棒一樣膨脹開來。
這並非虛空造物。
戰棍的中心處開始出現空洞。
在刹那之後,這戰棍變成了個邊緣薄如電鍍層的直徑五米的通道。
任重等另外十二人順著這通道往裡快速電射而去。
任重心裡想著。
“糟老頭子們,祖爺爺來了。”
其實他也記不得自己是第幾次在心裡念叨這台詞了。
但他知道,這次必成。
等其他人都成功入內,於承德也鑽進通道,並在完全通過後,又收回戰棍。
這戰棍的材質,正是由任重主導研發,紫晶礦業出品,耗費了大量庫存珍稀金屬,以及消耗了天量能源製作而成的黑科技液態金屬,與無麵人的軀體同樣材質,具備同樣特性,可以蒙蔽薄膜力場的感知!
前方,口含電控結晶體的馬瀟淩已經十分狂野地迎著液態無麵人而去,手中巨大的戰槍舞動得如同銀蟒當空。
一道又一道電漿激射而出,明亮如同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