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飛行器甚至根本沒有裝載武器,隻攜帶著最基本的通訊裝置,以及一個寂滅武器控製箱。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顛覆了哲羅的宇宙觀。
這留艘飛行器隻輕描淡寫地扔出寂滅武器微粒,然後在短短一刹那之後,哲羅的歸零武器全部轉化為了暗能量,消失得無影無蹤。
與此同時,坐鎮帝都南鄉星團的任重隻下達了一個命令,全麵反擊。
此後,在整個可觀測宇宙中,多達六百餘億個恒星係突然開始對外釋放出奇特的能量震動。
轉瞬後,這六百餘億個恒星係並未消失,反倒是變得更明亮了。
這是任重進一步深度開發大統一公式的產物,他修改了寂滅武器的作用原理,並使其生效過程從純粹地毀滅變成了隻摧毀原子量較高的實體物質,卻保留下了以核聚變物質為核心的恒星。
此後,群星沉寂,宇宙無音。
這場戰爭說不上壯烈激闊,甚至根本就沒死幾個人。
某種意義上,在絕對的技術驅動之下,所謂的戰爭仿佛高手黑客博弈一樣,是純粹的技術角逐。
哲羅是否就此完全滅亡,任重不確定,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可觀測宇宙中,從今往後,人類便是絕對的主宰。
人類毫無疑問是贏家。
並且,任重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未來。
當時間繼續往後無限推移,再走到下一個萬億年之後,人類必將完全統治可觀測宇宙,然後踏上更遙遠的征程,去持續追擊哲羅,乃至於去掃蕩曾經擊敗了哲羅的另一個強大文明。
人類已經注定了能與可觀測宇宙同壽。
在徹底否定了大爆炸理論之後,人類也已經不再畏懼宇宙的坍縮與膨脹。
或許,能毀滅人類的,隻能可觀測宇宙之外的整個大宇宙的毀滅。
但那究竟要多少年,沒有人知道。或許如果哪天有誰能去統計一下水母一生要經過多少次呼吸,便能有些大概的概念。
可即便水母死去,大海卻可能依然存在。
但是,任重自己卻算是輸家。
在這十億年過去後,他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沒有人可以忍受十億年的相思之苦,哪怕有冷凍沉眠來跨越時間,可隻要一醒來,就難免在心中疊加傷痕。
鞠清濛、馬瀟淩,甚至是陳菡語都不曾怪罪任重的消失。
她們都理解。
她們也知道赤鋒帝國向宇宙中廣播出去的消息,任重也都能收到。
但十億年真的太久,久到她們都不約而同地發現自己已經不可避免地在一次又一次蘇醒後漸漸老去之後,陸陸續續選擇了索性不再沉眠以偷生,而是更乾脆地擁抱了死亡。
……
任重一個人在重建的源太陽與源星上生活了很久。
久到他自己都忘了時間的概念。
他早已放下權力,在帝國內部推行了真正的帝製共和。
當他不掌控權力時,這種帝製共和便不是虛妄,而是隻存在於古人的烏托邦幻想中的真正的共和社會。
他完全廢除了貴族製度,也完全解除了權力與資源掌控權之間的綁定關係,將相對公平做到了極致。
但這新製度之下,有才能者,必能嶄露頭角。
作奸犯科者,必會迅速遭到懲戒。
赤鋒帝國裡最大的罪惡便是一些人利用製度賜予自己的權力去掐斷其他人的晉升之路。
這製度看起來簡直完美,唯一的缺陷正是任重本人。
隻要任重本人一天不死,子民們便會永遠記得這是一個帝國,所有人也都會永遠知道,自己這個文明最上層有一個無可違逆的永恒君主。
在帝國中,也總有無數人想要來源星成為任重的侍從,但都遭到了拒絕。
任重也已經不再參與帝國的科研進程,隻專注於自己的“小項目”,推進著尖端計算。
不是他偷懶,而是到如今,整個帝國的科學體係已經龐大到即便是他也沒辦法成為全才的程度。
他隻能找一個最重要的方向專注於此。
這方向正是對大統一公式的持續驗算。
無名之城總結出來的東西已經足夠高深,但任重認為其極限不該僅止於此。
任重認為,在宇宙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事情,都會在宇宙背景信息流中留下痕跡。
宇宙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任何一處的任何變化,都會在彆的任何一處有所表達。所謂風過必有痕,就是這道理。
結合上述理論,任重還認為,事實上,在宇宙中的任何一枚原子核裡,其實都裝載著全宇宙裡的全部信息。
隻不過,相距越遠的地方傳遞過來的信息,其信息深度便越深,檢測出來的難度便越大。
但隻要有大統一公式,並順著正確的方向不斷提高人類儀器的檢測精度,那麼總有一天,可以從哪怕一枚原子核中就看見宇宙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這不是梗概地“看見”,而是可以捕捉到一切的前因後果,並用這些捕捉出來的信息重建過去曾經存在過的一切。
真正意義上的大統一公式,應該能做到這一點。
在任重專注於學術時,無名之城中稍有變化。
按照城主原本的構想,到了現在這時間段,任重應該已經得著手考慮自殺的事了。
這才是合理的。
明明他已經失去了一切,也得到了一切,明明他對這世間不應該再有絲毫留念,應該早早來到死後的世界裡來,與自己這些人一起注視著人類。
但任重卻就是按兵不動,這讓城主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如今的無名之城也慢慢熱鬨了起來,早已不僅僅隻有十萬居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