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幕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亮了起來。
熟悉的活潑的女聲又開始響徹在天地之間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u主路小柒,這次我們來聊一聊東西方兩位女帝的故事”
此時正是傍晚,很多人剛從田裡勞作歸來,扛著鐵製的鋤頭,褲腿還挽著,正打算回家吃晚飯。驚訝過後,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衝回了家,然後一陣陣狂喜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鄉村
“是仙畫啊仙畫又開始了”
七八歲的孩子跟在自己父母身後,一臉茫然的大聲問“爹爹你等等我啊”
“娘,仙畫是什麼”
在各州縣的城鎮之中,剛剛歸家的人,在客棧和酒樓的人,書院中的書生,還在工作的人,也都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關門的關門,回家的回家,奔走相告。
不多一會兒,街道上甚至是屋頂上就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
大家都在占據觀看仙畫最有利的位置。
各個時空裡,一盞盞的燈被提了出來,有火把,有普通的燭燈,還有帶著玻璃罩子的煤油燈在逐漸沉重下來的夜色裡形成了星星點點的如河流一般的亮光。
就像是將黑暗照亮的文明。
哪些曾經經曆過仙畫盛景的時空裡,大家都在興奮的議論
“好多年都沒有見過仙畫了,我還以為它不會再出現了呢。”
“有十幾年了吧”
“有。那時候天幕的痕跡完全消失了,大家都以為它要永遠消失了”
有人甚至是抹起了眼淚。
“娘,你哭什麼”小女孩倚靠在自己娘親身邊,有些好奇和疑惑的問。
女子擦了擦眼淚,含笑溫柔道“娘是高興,要不是有仙畫,你娘可過不上現在這樣的生活待會兒你要好好的看著,裡麵教的,要全部記下來,知道嗎”
小女孩懵懂的點了點頭“知道了。”
除了民間,氛圍更加緊張的自然還有宮城以及京城的各大部門,除了輪值的官吏之外,稍稍重要一點的人物都紛紛出了門,有的是要趕去宮城,有的是要趕往自己擔職的部門內或者是同僚處。
要知道,仙畫每次出來都會掀起一陣陣的風波,然後接下來的整個社會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必須要嚴陣以待才行。
此時,在宮城之內,諸多帝王們皺起了眉頭
“女帝”
“女子稱帝”
“發生在哪一朝”
曾經受過仙畫啟蒙和熏陶的那些時空裡,大家的反應倒還好,現在女子都可以出門做工並且讀書了,還放開了一部分的科舉資格,如今聽到女子為帝,也隻是感慨一二。
甚至有一種“頭頂上的第二隻鞋終於掉下來了”的微妙情緒。
比如,秦始皇嬴政就隻是握杯的手一緊,淡淡的道了一句“若是女子才乾卓絕,為帝也並無不可。”
他在之前仙畫所展示出來的未來中學到了,女性占據了全天下一半人口數,是王朝擁有的珍貴的人口資源,不可輕視。如果能夠正確的發揮出她們的作用,大秦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這是君王由上至下俯瞰之時,所得出來的理性的結論。
隻不過,女人為帝嬴政的心中還是略略有些不以為然,不論是從視野還是從手腕上來看,這麼多年下來,也不過就一個宣太後而已。
逐鹿中原,治國安邦,始終還是男人更擅長啊。
旁邊記錄言行的筆吏糾結了一下,最終還是將他這句話寫在了紙上
“君言,若女子才乾卓絕,為帝也並無不可。”
天幕上,仙畫正在繼續
縱觀整個世界史,女皇其實都不算多,有人統計過,整個東西方加起來,大概有三十多位女皇,而因為文化等原因,她們大多出自於西方。
整個東方,寥寥幾位,我們的鄰國日本有過六位,而華夏文明中,受到正統承認的,也隻有唐朝的武則天一位。
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巍峨壯麗的洛陽神都正在舉辦新皇的登基大典。
武則天穿著威儀的帝王禮服行走在台階上,一步一步向前,向上,她的步伐雖然緩慢但是卻非常的堅定。
台階之上,是象征著天地間無上權力的殿堂,以及龍椅。
台階之下,是大唐的群臣、將士、以及來自於各個國度的使者。
他們對著她俯首,山呼萬歲。
呼聲震天。
六十六歲的武皇看著眼前的一切,眼角眉梢也露出了笑意,沉浸在這一片喜悅之中。
“眾卿,平身”
隨後,在明堂,武皇設宴慰勞群臣。
武皇的兒子與孫子們,李家的子孫們,李隆基、李成器等,為自己的祖母獻上樂舞。
萬邦的使臣和大唐的百官相賀,喝彩聲不絕於耳。
新朝,成立了。
武則天,以皇後和太後的身份成為皇帝,而無獨有偶,在幾百年後,另一個帝國裡麵,也有一個女人,以皇後的身份成為了皇帝。
那就是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也被稱為“葉卡捷琳娜大帝”。
沉重又繁複精美的宮殿大門被打開。
年輕的葉卡捷琳娜身披黑白相間的帝王皮毛大麾,頭戴著點綴了無數鑽石和一顆巨大紅色尖晶石的皇冠緩步走了出來。
她的一隻手上拿著權杖,另一隻手上拿著十字聖球。
她的藍色眼眸中帶著自信和從容。
她向自己的王位走去。
在旁邊站立著等待的貴族們在她走來後紛紛躬身行禮。
一東一西,有著相似經曆的兩位女皇,都在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刻的印記,如同星辰一般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兩位女帝的故事。
武周。
剛剛登基不久的武皇正在洛陽的宮殿裡宴請幾位心腹大臣,狄仁傑、李昭德等,在場的還有太平、武承嗣等備受寵信的皇室外戚。
這個時空在之前並沒有獲得仙畫的降臨,因此在一開始是經受了一番慌亂的。在確定了仙畫無害之後,殿中眾人這才逐漸的平靜了下來。
武則天讓宮女太監們將宴席擺到了殿外,顯得頗為從容。
“原來,朕登基一事,上天的確是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