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葉皇雖然實行開明,但本質依然還是封建主義,隻是給自己披上了一層華美的外衣。
她成立的立法委員會,並沒有真正的創建出一部新的法典,兩年之後就解散了。而她的那份法典起草指導書最終也被束之高閣。
不僅僅是因為它觸動了階級利益,也因為葉卡捷琳娜本身也自始至終在維護自己作為君主所掌握的權力。
那就是貴族的利益。
她從登基之後就非常清楚來自於貴族階級的擁護才是她最大的砝碼。所以,在她登基之後的土地法案完全傾向於貴族,這也一下子就讓她站穩了腳跟。
在氛圍有些緊張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
新皇登基,而貴族們舉行舞會的次數更加頻繁了,他們在舞會的掩飾下進入到有人看守的起居室裡,交換著彼此的意見。
有人認為新皇的登基是不合法的“雖然不流血,但這就是赤裸裸的篡位”
“她不過是個外國女人”
而在大家的不滿都快要到達頂點的時候,來自於宮廷的使者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女皇認為,貴族才是俄羅斯的榮耀與根基,她決定沒收教會和修道院的土地,將它們分封給有功的貴族。”
“除此之外,我們被允許以極低的價格來收購那些無主的荒地。”
奇跡般的,剛才的不滿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大家開始竊竊私語,討論自家在新政中可以得到多少的好處。
而與之相對的,是俄羅斯數以百萬計的在貧困與痛苦之中掙紮的農奴。
對,俄羅斯在15世紀到19世紀的時候,實行的其實是封建農奴製一直到1917年,農奴製才被徹底的廢除
農奴,和咱們理解裡的奴隸倒是不同,大概相當於華夏古代的佃農,但是和佃農相比,他們又要更慘,他們的人身權和自由權都由主人支配。
他們被綁定在貴族的土地上,沒有人身自由。俄國的伊凡三世法典甚至規定,隻有在尤裡節,也就是俄羅斯晚秋的某一個節日前後,農奴們才能從一個人轉到另一個人手裡。
這幾乎就是被當成貨物一樣對待了。
這俄羅斯的農奴製度看得人嘖嘖稱奇。
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姓,都滑過疑惑與不解“這全天下的農民如此眾多,難道全都是農奴不成”
誠然,本朝也有許多的佃戶,但這些佃戶除了租賃地主的土地之外,是擁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的,地主們並不能公然的限製他們的去留。
當然,用了一些卑劣或苛刻的手段讓他們難以維係生活,這另當彆論。
但不管怎麼說,佃農就是佃農,隻要是不欠租,他們來去自由。
民間的佃農們,有的對比起自己的處境,沾沾自喜“這過得比我們還慘咧”
似乎這樣就可以尋找到一些安慰。
而另外一些,想得更多的,不單單是佃農,還有自耕農、底層的百姓,臉上卻露出了嘲諷的神色。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有人忽然想到自己曾經聽到過的詩句,喃喃道。
尤其是那些經曆過仙畫,普及了一些教育的朝代
“這聽上去倒像是簽了死契的奴仆,可這種形式的奴仆本來就是少數。”太平公主皺眉道,即使是主家,對於簽了死契的奴仆也不是能隨意處置的。
她甚至十分“大逆不道”的說了一句,“那全天下的農民工都成為了奴隸,難道他們就不會反抗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華夏這將近千年,農民起義可不少呢。所以,但凡是明君或是想要成為明君的帝王,對農桑之事,對農民都是要很重視的。
旁邊的上官婉兒輕咳了一聲。
太平立刻閉嘴了。她偷偷的看了一下自己母皇的神色,嗯,很好,似乎沒聽到
在明朝,也有人如此問和自己交好的來自歐洲的商人們。
對方笑道“那片土地與你們不同,那些農奴會將所有的苦難和罪責認為是來自於上帝的懲罰,而將美好則歸結於沙皇的政策。所以農民起義是很少的。”
明朝士人“這倒是讓人想不到。”
心中於是對於來傳教的那些神父們更加深了幾分警惕。
而就在葉卡捷琳娜的統治時期,農奴製發展到了巔峰。
有史料記載,她一生之中賜予給貴族們的農奴達到了八十萬並且在法律上對農奴們的人身權利進行了更大的限製。
所以,在她的統治時期,農民起義是很多的,但也都被殘忍的鎮壓了下來。
她甚至還在原本沒有農奴製的新領土上推行農奴製
事實上,她在年輕的時候是能夠同情農奴的境遇的。
年輕的葉卡捷琳娜在徹夜的看書。
她越看越氣憤,拿起羽毛筆在自己的筆記上唰唰唰地書寫
“如此讚美奴隸製度那麼,作者自己為什麼不賣身為奴”
“俄國的土地貴族階層懷有倔驢一樣的偏見。”
她和世界上最頂尖的思想家們通信,她用當時尚未天真的看法設想了一個法案“我認為,隻要讓法律規定一宗土地被出售,那麼這片土地上的農奴就可以獲得解放。”
“隻要這項法律一直存在,那一個世紀之內,農奴製將不複存在”
但是,當她登上皇位之後,用一句網絡梗來概括,那就是屠龍少女終成惡龍。
因為她很清醒的知道,支持自己的是誰,是貴族她必須要維護貴族的權益。
其實在她執政前期還好,後期,當農民起義越來越多時,她意識到農奴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是相矛盾的,這些被她所同情的農奴,已經成為了威脅到帝國安全或者說皇位安全的危險分子。
當時,很有名的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到俄羅斯訪問,就對農奴表示了同情和憤慨。
狄德羅和葉卡捷琳娜會麵。
他們相談甚歡,但是在談到俄羅斯的農奴製時,兩人的觀點卻出現了極大的分歧。
狄德羅“陛下,恕我直言。俄羅斯的農奴將成為您開明的汙點。他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困窘與淒慘,他們沒有人身自由,沒有休息的權力,甚至連清洗自己身體的權力都沒有。”
葉卡捷琳娜有些刻薄而冷酷的回了一句
“既然連靈魂都不屬於自己,那他們何苦清理自己的身體呢”
最終,狄德羅與葉卡捷琳娜不歡而散。
她推行教育,但是在後期,她卻也表示了自己的矛盾心理。
已經老去的葉卡捷琳娜對自己的心腹道
“不應該讓平民受教育,因為等到他們懂得和我們一樣多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服從我們了。”
她的思想與她的統治有的時候是非常矛盾的。
這就是人的局限性。
在看仙畫已經“看膩”了的那些時空,比如秦始皇和漢武帝的臉色都很平靜,很淡定,或者也可以說是很麻木。
什麼封建主義、民主思想這些僅僅是稍微解釋了一下掀開了一點麵紗就足以讓統治者心驚膽戰的東西,他們早就聽過很多次了。
隻是心裡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氣又來了,這些大逆不道的言論,又來了
但這次,心驚膽戰的感覺可能更強烈一點。
站在秦始皇旁邊的李斯就忍不住道“所以,讓平民接受過多的教育本就不可取。”
這位葉卡捷琳娜說得太對了
百姓們接受了太多教育,勢必就會變得不那麼服從,朝廷的威信會大打折扣,而管理上的難度也會倍增。
當然,他也並不讚成商鞅那種純然愚民的思想,隻是覺得,平民接受教育到何種程度需要更多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