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想著這兩年的風聲,也不鼓動十二阿哥了,隻道:“就算是關門過自己的小日子,也不能被欺負了,弟妹那裡,你好好親近些,咱們滿人素來重姻親,你跟嶽家多親近些,沒有壞處。”
皇父對兒子隨心所欲,可是對臣子卻是顧及體麵,尤其是老臣,在禦前比他們這些兒子有體麵多了。
這也是老話。
十二阿哥訕訕點頭。
他也不想家裡太複雜,也是盼著長子嫡出,隻是沒想到罷了。
九阿哥不喜歡旁人插手自己的事兒,自然也不會對十二阿哥的家事兒指手畫腳,道:“當時你在小湯山不是也留地了麼?也該叫人拾掇出來了,入冬之前,你跟十三阿哥就該搬出來了。”
他在內務府待了幾年,曉得營造司修繕屋子的大致時間,一個月到兩個月。
不過戶外的工事,入冬之前就停工。
那樣的話,為了不耽擱明年十八阿哥挪宮,十二阿哥與十三阿哥最遲八月就要搬家。
十二阿哥點頭,道:“叫福晉陪嫁去收拾了。”
既是過來了,九阿哥就想起打算湊銀子養珍珠之事,道:“有不急用的銀子,你留出來,到時候我琢磨一下,想個開源的法子,不過細水長流,不會像小湯山那麼快,少說也要三、五年才能見回頭錢。”
十二阿哥猶豫道:“會不會太麻煩九哥?”
九阿哥搖頭道:“不會,不過估摸就這一回了,咱們兄弟都大了,也不好老攪在一起。”
反正養珍珠那個最後打算孝敬禦前,晚孝敬幾年,弄個海珠場,讓他們兄弟賺幾個零花錢,也沒有便宜了外人。
十二阿哥感激道:“那就麻煩九哥了。”
九阿哥曉得十二阿哥的家底,差不多四萬兩銀子左右,心裡不樂意他再錯過這個機會,打算到時候給他湊上幾萬。
十二阿哥被皇父無視冷待,他都看著,卻沒有為十二阿哥做什麼,心裡也有些羞愧,也想要力所能及地幫十二阿哥一把……
*
九貝勒府,寧安堂。
舒舒正在跟伯夫人說搬海澱之事。
伯夫人並不操心這些,道:“那就搬吧,總要過去的,今年天熱的早,現下不搬,估計也熬不到端午節。”
舒舒道:“阿哥所還是太小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修自己的園子。”
他們在海澱有兩個莊子,一個距離暢春園不遠,一個在百望山。
隻是其他人沒有修園子,他們也不好修園子,百望山那邊就是莊子,無法住人;另一處莊子,挖了兩個魚塘,養了不少魚。
如今府上的活魚,就是自家魚塘養的,有草魚、鯉魚、鯽魚、泥鰍這幾種。
偶爾過去釣魚還罷,卻不宜居。
伯夫人道:“你們拖家帶口的,皇上也都看在眼中,應該快了。”
老牌子王公在海澱都有王園,皇子們也不會少。
皇上素來護短,不會虧了兒子們。
舒舒道:“那就盼著了,要不然每次去海澱住阿哥所,動靜都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要是有了自己的園子,阿瑪、額涅過去也方便……
*
海澱,南二所。
進了院子,三福晉心裡沉甸甸的,就有些膈應,嗔怪三阿哥道:“爺真是的,北六所都空著,怎麼又住了這邊?這給太後請安要好幾裡地,也不方便。”
三阿哥看著他,道:“咱們巴巴地住到北頭所去,讓汗阿瑪怎麼想?年長的幾位阿哥,一直住這邊,就老實在這邊住著。”
三福晉蹙眉道:“也沒有人固定哪個院子歸哪一家,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還是小的呢。”
南五所這裡,之前每次住的是大阿哥家、三阿哥家、四阿哥家與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其他皇子過來海澱,多是住在北六所。
三阿哥道擺手將丫頭打發人下去,道:“不能太刻意,還有咱們要是去北頭所,那是占了老五的院子,皇祖母能樂意才怪,可是住在二所,沒有那樣的規矩。”
三福晉道:“那就住六所,把另一頭。”
三阿哥搖頭道:“五所、六所從修好,就是老九、老十住著,他們兩家現下沒過來,夏天也會過來,到時候騰院子費事,不騰院子,老九那個小心眼肯定要記一筆。”
三福晉垂下眼,想著逝去的長女,覺得心裡發堵。
她已經後悔來海澱了。
本想著皇孫們住在這邊讀書,接回來方便些,卻沒想到還要住在這裡。
三阿哥道:“住在這裡,去討源書屋方便,你不是跟太子妃親近麼,這裡給太子妃請安也方便。”
三阿哥沒有想到長子,倒是想到太子妃。
榮嬪封宮這幾年,三福晉每回入宮請安,都是跟太子妃、十福晉一起,直接往寧壽宮,因這個緣故,三福晉跟太子妃確實顯得親近些。
三福晉抬頭看了三阿哥一眼,道:“爺打算跟太子多親近親近?之前爺不是想要做漁翁來著,怎麼改了主意?”
三阿哥看著三福晉,隻覺得愚鈍,耐著性子解釋道:“太子爺是儲君,待太子爺恭敬那是應該的,爺也不是傻子,這個時候跳出來做什麼?外頭那些奉承你的話,聽聽就罷了,彆當回事兒。”
他是要做的是漁翁,本不必早登場。
隻要太子一日是太子,他就不會動的。
他守著禮法,禮法自然也守著他,這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立嫡、立長、立賢……
且長且賢呢……
早早跳出來,跟大阿哥似的,身上打了逆臣的印記,叫滿漢官員怎麼看?
到時候隻會成了靶子,或是成了鷸蚌相爭的河蚌……(www.101novel.com)